分享

教程丨设计师的2018推荐书单

 nibana 2018-01-12

   成为一位出色的设计师,不仅要有鬼斧神工的创意,还要有经得起考验的基本功,扎扎实实的实践经验多多益善,充足的设计知识储备也是必不可少!


20本设计师必看的书籍


——《设计心理学》——


作者: [美] Donald A.Norman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0年


《设计心理学》堪称设计心理学的经典力作。作者唐纳德·A·诺曼,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计算机工程师、工业设计家。本书以轻松的笔调,将本能、行为和反思这三个设计的基本概念加以阐述,以此说明了情感在设计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书中最后所指出,我们都是设计师,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实际上都在与设计打交道。


——设计是什么?》——

设计是什么?伟大平面设计师保罗.兰德的一本书,贾伯斯评价为史上伟大的平面设计师,从商标设计到好设计的标准,道尽设计人该懂的所有事,所有设计人不能错过的大师开讲,里面有很多一针见血的参考经验。


——《艺术的故事》——


作者: [英] 贡布里希 (Sir E.H.Gombrich)

出版社: 广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08年


《艺术的故事》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贡布里希爵士,其殚见洽闻,斐然文采之作,往往寥寥数语就能阐发一个时期的整个气氛。他以这本书极为成功地教会了成千上万的人如何去欣赏前人的绘画,这是一部博学动人的精彩之作,也是有关艺术的书籍中最著名、最流行、而又最经久不衰的著作之一。

——《设计的法则》——


作者:威廉·立德威尔(William Lidwell) 等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10年


《设计的法则》的目录按照字母顺序和法则类别各自分类。每项法则都是两页对照的形式。左页包括法则简短的定义、进一步的描述、范例,以及法则使用的指导方针。注解列在文本的右侧,提供细节与参考资料。右页包括图例与相关图解,使读者对法则有更直观的进一步了解。



——《设计方法与策略——代尔夫特设计指南》—


作者:[荷]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院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4年


设计师的创作离不开直觉和创造力,同时也离不开设计方法。本书是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院50多年来对产品设计方法的经验总结。该书放弃了对设计方法的赘述,直接展示了72种核心设计方法、策略和技巧。其中,有些方法是代尔夫特独创的,且已广泛流传。每一种方法、策略和技巧均用单独的一页文字来描述,并辅以插图说明。


——《艺术与视知觉》——


作者: (美)阿恩海姆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1998年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认为,艺术似乎正面临着被大肆泛滥的空头理论扼杀的危险,近年来,真正堪称为艺术的作品已不多见了。它们似乎在大量书籍、文章、学术演讲、报告会、发言和指导等——这一切都是想要帮助我们弄清楚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创造了什么作品,他为什么或为了谁才创造了这些作品等等——组成的洪流中淹没了。在我们眼前出现的是一具被大批急于求成的外科医生和外行的化验员们合力解剖开的小小的尸体。由于这批人总是喜欢用思考和推理的方式去谈论艺术,就不可避免地给人造成这样一种印象:艺术是一种使人无法捉摸的东西。



——《认知与设计:理解UI设计准则》——


作者:[美]约翰森(Jeff Johnson)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


用户界面设计准则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规律。本书是交互设计领域的大师Jeff Johnson的新作,从简单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出发,辅以丰富的案例,将设计与心理学有机结合起来,阐明了一系列用户界面设计准则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


本书的第1版大获成功,深受专家和读者好评,第2版不仅更新了案例和研究数据,而且还增加了全新的章节讨论人类如何做决定,以及手眼协调的规律。


如果你在从事交互设计的工作,那么这本书必不可少。


——《世界现代设计史》——


作者:王受之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年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设计史论丛书》共分九章,对世界现代设计史的源流、发展及现状进行通论式的阐述,描述世界现代设计史上的各个时期重要流派、重要人物、重要作品,展现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基本轮廓、构建基本框架。


——《通用设计法则》——


作者:[美]威廉·立德威尔,[美]克里蒂娜·霍顿,[美]吉尔·巴特勒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


《通用设计法则》是第一部跨越各专业领域的设计著作,图片丰富,使用方便。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解说设计概念,且配有将概念用于实践的图示实例。从“80/20法则”、“意元集组”、“娃娃脸偏见”、“奥卡姆剃刀”、“自相似性”到“讲故事”等通用法则。读者可从这125条法则中,快速地吸收宝贵经验,避免致命错误,开启更多、更好的沟通与创意。


——《为真实的世界设计》——


作者:[美]维克多·帕帕奈克(Victor Papanek)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


《为真实的世界设计》通过为第三世界国家所做的产品与服务等这些最佳实践的例子,质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兴起的消费文化。此书预想了设计行业的未来,在保持自然和谐的条件下,他们实施教育来满足“大部分”世界持续增长人口的需求。对于设计与批判,帕帕奈克用语言强调了他对于工业设计自我限制的观念和拥抱所有被设计替代的人类行为的抨击,这具有重大意义。



——《让创意更有黏性》——


作者:奇普·希思/ 丹·希思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07年


设计师不能没有创意。如果想要把观点传播给他人,让创意直抵他人的内心,就应该让它具有强有力的“黏性”。国际知名行为心理学家希思兄弟在《让创意更有黏性》中指出让创意直抵人心的六条路径——简单:精炼核心信息;意外:吸引维持注意;具体:帮人理解记忆;可信:让人愿意相信;情感:使人关心在乎;故事:促人起而行动。



——《设计几何学——关于比例与构成的研究》——


作者:[美] 金伯利·伊拉姆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年: 2003年


作者金伯利·伊拉姆揭示了数学与美的神秘关系,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晦涩难懂的数学。《设计几何学——关于比例与构成的研究》用它的细节简图,不仅解释了测量科学怎样提供信息,甚至创造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的美,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这些技术在我们自己的设计中创造美。


——《IDEO,设计改变一切》——


作者:[美] 蒂姆·布朗(Tim Brown)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1年


《IDEO,设计改变一切》是IDEO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蒂姆·布朗的最新著作。在书中,作者带领我们认识“设计思考”。这本洋溢着活力、能够启发灵感的指南,是每位迎接今日挑战以创造明日机会的人不可或缺的宝典。


——《设计中的设计》——


作者: [日] 原研哉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6年


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先生,在本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考:设计到底是什么?先生从“re-design”21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出发,分析了日本设计的方方面面。并提及了关于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设计领域的再配置等等。原研哉先生认为,“设计”的意义定会超越技术的层面,为我们的生活观和人生观注入力量。



——《设计的觉醒》——


作者: [日] 田中一光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9年


田中一光,日本设计协会、AGI(国际平面设计协会)成员,日本卓有成就的平面设计家。作者以亲笔文字将读者带入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去体验与众不同的设计人生,进而认识一个真实、全面的田中一光。同时也能从中了解到日本设计的点点滴滴。


——《设计结合自然》——


作者:麦克哈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