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暑假,寒假总是太匆匆,很容易在吃吃喝喝中就过去了。大学是个小社会,有的人是刚进入,有的已经准备离开。别管怎样,大学一定不是你想象的那么轻松,而趁着这个寒假,你可以调整下状态。 你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浪费,当然也可以去利用。 无论这是你大学里的第一个,还是最后一个寒假,这里整理了寒假最值得干的7件事。 回望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好好想想这一年过的怎么样,是你上了大学,还是大学上了你?现实和期望的差距有多远,年初的目标实现了多少,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一下,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样度过这一年? 如果你说“就和现在一样啊”,那么恭喜你,你这一年肯定很有收获。 如果你说“妈蛋,我恨透了这一年”,也要恭喜你,毕竟你已经醒悟,也许你还有机会重新过好下一年。 归家之前,记得带一些当地的特产或礼物给父母。或许由于工作忙,在大一开学时,你的父母将你送到学校便匆匆离去,未曾有时间逛逛你的大学以及你所在的城市。不管东西是否贵重,给父母买点特产,作为自己的一份心意。相信你拿出东西的一刹那,父母会漏出欣慰的微笑,他们会感觉“孩子,终于长大了” 走之前可以先到图书馆去借几本书,专业书籍、散文小说都可以。毕竟经历几天吃吃睡睡后,你就会感觉到无聊,这个时候你不妨利用余下的时间多读几本好书。多读书,读好书,不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还能提升个人的谈吐和修养。毕竟我们无法亲身感受所有的事情,而读书就是感受世界另一面的最好方式。 不知道读什么?豆瓣和当当上有各种书单。 大学的课程都是你不得不上的,有没有哪门课、哪项技能是你自己特别想学的?比如PPT、吉他、演讲、素描、书法、英语等等,寒假正好是最好的机会。你难得有那么长的空闲时间,而且现在你有各种自学的平台,在Coursera、MOOC学院、网易云课堂、跟谁学上有各种牛人老师,把他们当成你的私人家教,尽情地去获取知识吧。 你可以听哈佛大学TalBen Shahar 博士讲什么幸福,也可以好好去学下该怎样化妆。 高中的时候,巨大的升学压力,你根本就不想走,大学毕业之后,你用自由交换财富。 说走就走,也只有在大学才可以这样任性。寒假不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远近都行,时间不限,一个人或者和小伙伴都是相当惬意的。旅行不仅能放松身心,还能让你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 走进大学,我们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有了自己新的圈子,周围也发生了很多新鲜事,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将自己新的生活状态,新鲜发生的那些事儿说给我们的老朋友听。因此,寒假中不妨多去参加一些同学聚会,你会发现那个她早已不是你心目中的“她”,再不是那个怯生生、说话紧张的小姑娘,现在完全hold住全场。好好和她聊聊,她的大学是怎么过的。 明年是不是要把四六级过了?要不要专升本、考研?是不是应该考个技能证书,是不是应该把驾照考过?或者你已经到选择的时刻,你是该勇敢杀入职场,还是继续深造呢?应该去实习,还是多在学生会锻炼技能?是不是要升级下自己圈子? 明年的事情今年就要想好,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去列个学期清单,才能保证你的大学是按照你设计的路往前走。 其实,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就是多陪陪家人。上大学让你远离家人,你一定学会了独立,你说你已经不再需要父母操心了。但是你不明白“不是你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你”, 利用寒假时间多陪陪父母,多尽点孝道,毕竟下次在回家或许要等到五一期间或者暑假了。 你的成长,就是看着他们慢慢变老。 -----下面请看另外一个同学的观点----- 眼下,各个大学开始陆续进入考试季。大学生的寒假很快就要到来了。 很多人每天看着日历,数着还有几天放假。 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你的寒假该怎么过? 很多学校的寒暑假短则一个月,长则将近两个月。这是整块的时间,完全由自己支配。有的人没有时间规划,想着趁寒假多看几本书,但书怎么背回家去的,又怎么背回学校,就像从前的我一样。后来我发现还有一些人,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充分社会实践,练就了多方面的能力,这些都为他们之后步入社会增加了砝码。 因此,关于大学生的寒假该怎么过,我想说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为什么将读书放在首位?因为对于大学生来说,读书还是首业。 平时在学校因为专业课、课外活动等占用时间,除了周末,整段读书的时间可能不会太多。但是到了寒暑假,就不一样了,你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这时就可以拿起那些你很久就想看却一直没时间看的书,认真读一遍。 比如四大名著,比如诺贝尔奖文学作品,比如世界名著,你总有想看的书。这种书大部分都是大部头,不像随笔、散文那么易读,读书时也最好不受干扰,所以寒假窝在家里,边读边记读书笔记,便是再好不过了。 放假之前,去学校图书馆借几本书,或者自己想收藏的,就直接下单到家里或者学校。如果这些都不想做,也可以用手机阅读app或kindle,但电子书阅读不太适合名著类书籍,这里不是很推荐。 把一两本书放在床边,随手看看,别让时间在刷朋友圈、微博中过去。 另外,还可以关注一些在线课堂,跟着耶鲁、哈佛、斯坦福等名校的教授学习,感受国外课堂气氛。 关于在线课堂、电子书app、演讲app等,我会另辟文章写,在此不展开。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 课堂上的知识,如果没有经过实践,很难内化为你自己的。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将知识运用到生活,才能让你真正学以致用。 比如你的专业是金融学,可以利用假期到银行、金融机构做短期的社会实践,你可以做最基础的工作,或者只是多跑几家金融机构,了解它们的日常工作状态怎样。当然,一般单位不喜欢招短期兼职,更何况是还没毕业的学生。但有时遇到促销或者做活动,需要短期用人,这样的就比较适合。比如你的专业是英语,可以去英语补习机构等地方问问有没有代班老师、助教等基础性岗位需要兼职人手。通过深入英语课堂,你可以了解英语培训的大致情况。 当然,你也可以找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行业不受限制,深入体会都能增加自己的阅历。 大一暑假,我曾到学校旁边的一家饺子馆做了半个月的服务员。虽然是服务员,但我在那段时间了解了很多平时我无法接触到的人,每天繁重的劳动也让我深刻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回去之后,我开始加倍努力地读书,也是受那个经历的影响。 所以,不管你的出发点是什么,也不管你选择的社会实践是什么,只要去感受一下不同的职业,体会一下不同行业的人,对你来说,都是一个有价值的经历。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再也没有哪个人生阶段能像大学时期这么自由,而到了寒暑假,你们更是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利用,那么,不妨约上几个同学,开始一次或长或短的旅行。 你一定会说:“我是学生,我没有钱呀。”上学时的我也是这么想的。大二之后,我通过做生意挣了不少钱,但到最后我也还是没有进行过一次旅行,这成了我大学生活的一个遗憾。 我为什么有钱也没有去旅行呢?因为没有旅行的概念。 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还不知道旅行对于一个的人意义,也不知道原来我只有大学时间可以拿上十天半个月去旅行。 上班之后,每年只有5天年假,一般都舍不得用,怕有什么事需要请假,往往年假都被一天两天的拆开去用了。能拿出半个月去旅行,几乎是天方夜谭。 没钱坐飞机,你们可以选择火车,几百块钱基本都可以到达你想去的地方。办一个护照,选择廉价航空,或者在航空公司促销的时候抢特价票。有时,几百块钱就可以往返东南亚。也可以关注尾单甩卖,前段时间有1900北京往返罗马的特价票。如果有时间,这真的是非常优惠。 个人觉得,国外相比国内,旅行的体验和性价比都更高。 相比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大学生寒假期间有充足的时间,因此尽量避开节假日等旅游高峰期,这时无论是机票还是酒店等价格都很便宜。可以选择住在青年旅舍,几十块钱就能住一晚,还可以认识五湖四海的志同道合的驴友。 一趟旅行下来,火车票或机票是最大的开支,其余的,丰俭由人。 寒假期间,同学们都陆续回到了家里。大大小小的同学聚会,就将一个接一个的来了。 同学聚会中,大家都分享各自学校的见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多和人交流,可以让你了解不同学校的学习环境,还可以了解大家都在学什么,考什么证。 与人交流不仅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还能够给你带来很多收获。比如有个学霸考了一个翻译证,或者一个同学考了导游证,等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向他们咨询。 师哥师姐作为你的前辈,有很多经验和教训。他们会在考研、工作、生活等方面给你很多有益的建议。 很多人都是如此,只有自己走过的路,回头的时候才顿时醒悟,但为时已晚。就好比现在我所写的每一句,都是经验或者说教训的积累。如果再让我过一次大学,我一定会这么过。但当时,没有人告诉你,你该怎样怎样。 所以,寒假的时候,多找人聚聚,聊聊天,他们一定会带给你很多收获。 在你完成自己的心愿list之后,把时间留给父母吧。 我们慢慢长大,他们却在渐渐老去。你掰着指头数还有几天放寒假的时候,他们也在每天看着日历,盼着你的归来。 回到家,多和他们聊聊你的学习、生活,不要嫌烦,也不要一两句话就应付过去。是的,他们老了,与你们产生了代沟,你们口中的新新词汇,他们都听不太懂,会一遍又一遍地问你。也不要在父母每天问你想吃什么的时候,不耐烦地说随便吧。为了你的回来,他们也许准备了一个月、两个月,想着你小时候想吃的东西,把它们都买回来。 而他们最开心的时候,就是看着你狼吞虎咽地边吃边说“真好吃”,就像你小时候一样。 你可能会说,又要读书,又要旅行,又要实践、聚会,我哪有那么多时间?其实,这些未必一件件做,你可以同时,或者选择性地做几件。这里是给你的寒假提出了建议,但别忘了,你有四个寒假,四个暑假,这些事,也未必在一次寒假就做完。 寒假就像你的大学,在开始的时候感觉时间好长,但一转眼,就过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