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剧作丨写三幕剧式结构时需要注意这4个问题!

 leee68 2018-01-12


三幕剧式结构有一大好处,就是它把一个2小时的故事划分成几个单元,使编剧更容易实行操作。你会发现这种将故事分段的方法非常有效,但是它并不能一蹴而就。


写作是一个不断锤炼的过程,你必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如何分段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以下是能帮助编剧构思三幕剧式结构的一些方法:


将每一幕都写成一段说明。


将整个故事写成一段说明,每一幕只用一个句子。

只用一句话,传达出某一幕所包含的主题意义。例如,《华尔街》的第二幕可以写成:“当一个人认识到他因贪婪而迷失自我并伤害了亲人时,这种认识就促使他改变了他的价值观,了解到自觉与亲情比金钱更重要。”



请注意这些主题句如何传递出复原型三幕剧式结构的戏剧动力。“促使”这个动作,恰发生在第二和第三幕、认知和复原之间。


建立及焦点 


各幕的建立必须采取渐进的方式。除非你故意要让观众的期望落空,否则你就应当将戏剧高潮一幕幕依序向上叠加。假如你的故事的第二幕及第三幕过于平板,很可能就是因为整个剧本欠缺渐进式的发展,也可能是第一幕透露了太多的情节。



每一幕的结构建立都需要依赖于焦点的建立。一般而言,每一场戏都应该具备两种功能。第一种功能是塑造人物和营造动人的情境,使观众投入到剧中;第二种功能是要推展剧情,特别是得把焦点拉到该幕的戏剧张力所在,并朝化解该张力的方向前进。


例如本杰明带罗宾逊太太去旅馆的戏,就把焦点拉到他是否会与她做爱这件事,更重要的是这场戏最终会使剧情朝着解决这件事的方向前进。



人物与动作合一 


在复原型三幕剧式结构中,动作线是一幕幕地循序渐进,而人物也是一步步地逐渐改变。如何使动作线的渐进和人物的转变在速率和时机上互相吻合,可能是创作三幕剧中最难做到的一件事。



以《华尔街》为例,有很多手段可以使巴德脱离杰寇,片中航空公司被收购的危机只是其中之一,而最直接的手段可能是将证管会的调查提前到第二幕进行。然而,只有航空公司被收购这个危机最能触动巴德内心的良知和脆弱的感情。因此,这个动作的发生才能真正吻合人物的转变。



我们建议你同时列出两条分幕线:一条就动作的发展来列,另一条则就人物的发展来列。一开始你可能会发现,两条分幕线很不一样。不过,当把它们放到故事里之后,你就会发现它们排列的顺序其实是相吻合的。这时你更会发现,用三句话描述的各幕动作说明中,也连带说明了人物在各幕的发展和转变。


第一幕和第三幕的关系 


在复原型三幕剧中,所有的事件都起承转合,铺排有序。因此,当故事在第三幕出现败笔时,往往可以在第一幕找到祸源。缺乏经验的编剧常会在第二幕结束的地方出现思路阻塞,无法创造出具有说服力的人物转变。


殊不知,编剧在第一幕就要埋下人物转变的潜质。观众在第一幕就看到了巴德对父亲的爱,这样进入第二幕后他们才能理解这份爱受到了怎样的伤害,以及此后人物为弥补此伤害做出的相应转变。只有经过这些仔细的铺展,第三幕的结局才会顺理成章。



方向性 


在复原型三幕剧式结构中,各幕发展方向相反。大致上,第一幕的高潮猛烈地倾向于上扬与外放。反之,第二幕的高潮则倾向于下倾与内敛。第三幕的结束则是个大合并——倾向上扬与外放,但不复猛烈。



假使你发现在你的剧本中各幕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那这个剧本可能就只有一幕了。稍后我们会讨论单幕剧式的剧本。而在我们现在讨论的范畴里,发生这种情形的原因很可能是你无意中丢失了复原型三幕剧式结构中的过渡性胜利(位于第一幕结尾处)和沮丧(位于第二幕结尾处)这两个情节点。


如果是这样,你的故事必定会显得冷漠而抽离。这时候,我建议你回头修正分幕线,在第一幕和第二幕的结尾再加点材料进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