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裴氏家规

 老朋友1945 2018-01-12

裴氏家规

 

 

 

     裴氏家规的形成经历漫长的历史沿革。北朝名臣裴良奉公之余,着手整理祖上口碑相传遗训,动笔撰写了《宗制》10卷。隋唐时期,河东裴氏发展到鼎盛阶段,其家规也日臻完善。明万历二十四年,裴氏五十五世孙裴濂修订《河东裴氏族诫》9条。一代代裴氏族人在先祖留下的家规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和充实。

  现存的裴氏家规最终修订于清末民初,有《河东裴氏家训》和《河东裴氏家戒》两大部分,内容十分广泛。其中,《河东裴氏家训》共12条432字,包括敬奉祖先、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协和宗族、敦睦邻里、立身谨厚、居家勤俭、严教子孙、读书明德、淳厚戚朋、慎重言语、讲求公德等方面内容。《河东裴氏家戒》共10条637字,它连立10个“毋”,要求子孙后代毋忤尊亲、毋辱祖先、毋重男轻女、毋事赌博、毋为盗窃、毋贪色淫、毋吸烟毒、毋酗酒好斗、毋忘本崇洋、毋入帮派。可以说,《家训》是要求裴氏子弟“必须怎么做”,而《家戒》则是要求裴氏子弟“不能怎么做”。

  除了河东裴氏的《家训》和《家戒》,广布于安徽、湖北、江苏、江西等15个省的裴氏后裔也都有自己的家规,但万变不离其宗,都与河东裴氏的《家训》和《家戒》一脉相承,其核心就是“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

 

 

 

 一、重教守训

 重教守训 

  “立志向善,做贤子孙。贻谋燕翼,勿忘祖恩。” 

  第一条 敬奉祖先:慎终追远①,木本水源。生事死葬,祭祀礼存。立志向善,做贤子孙。贻谋燕翼②,勿忘祖恩。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注释】 

  ①终:人死;远: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②贻:遗留;燕:安;翼:敬。“贻谋”意指父祖对子孙的训诲,“燕翼”意指为子孙后代谋划。语出《毛传》:“燕,安;翼,敬也。”陈奂传疏:“诒,遗也……言武王以安敬之谋遗其孙子也。” 

  【释义】 

  慎重追寻,水有源,木有本。生前侍奉死后安葬,祭祀之礼要遵行。一心向善,做一个贤良的子孙,使后代安定,不忘祖先的恩德。 

  “父母恩德,同比昊天。人生百行,孝顺为先。” 

  第二条 孝顺父母:父母恩德,同比昊天。人生百行,孝顺为先。跪乳反哺,物类犹然。况人最灵,孺慕①勿迁。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注释】 

  ①孺慕:孺,小孩子;慕,仰慕。 

  【释义】 

  父母的恩德,同比上天。人生的百种行为,孝顺第一。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动物都能做到这样,何况是世间最有灵性的人,要给孩子立下榜样不要改变。 

  “世间难得,莫如兄弟。同心同德,团结一体。” 

  第三条 友爱兄弟:世间难得,莫如兄弟。连气分形,友恭以礼。同心同德,团结一体。姜被①田荆②,怡怡③后启。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注释】 

  ①姜被:姜,姜肱;被,被子。 

  ②田荆:田,指田真兄弟;荆,紫荆树。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紫荆树》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析产,拟破堂前一紫荆树而三分之,明日,树即枯死。真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顦顇,是人不如木也。”兄弟感悟,遂合产和好。树亦复茂。后因以“田荆”为兄弟和好之典实。 

  ③怡怡:特指兄弟和睦的样子。语出《论语?子路》:“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释义】 

  人世间最难得莫如兄弟,连气分形。兄友弟恭,同心同德,紧密团结。就像汉代姜肱兄弟一样,得到后人赞扬。 

  “曰宗曰族,一脉相传。尊卑长幼,伦理秩然。” 

  第四条 协和宗族:曰宗曰族,一脉相传。勿事纷争,和谐齐贤。尊卑长幼,伦理秩然。远近亲疏,裕后光前。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释义】 

  同宗同族,一脉相传,不要遇事纷争,要和谐向贤者看齐。尊卑长幼,伦理秩序要分明。远近亲疏,引导后人光大前人的功业。 

  “毋忤尊亲” 

  第一条 毋忤尊亲:《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是故子女对父母长辈,应予孝顺,听从教诲,绝不许有违忤、伤害、遗弃尊亲。

  ——摘自《河东裴氏家戒》

  【释义】 

  《孝经》中写道:孝,天经地义,人之准则。子女对父母长辈必须孝顺,听从教诲,绝对不能做出违逆、伤害、遗弃父母之事。 

  “毋辱祖先” 

  第二条 毋辱祖先:木本水源,慎终追远,乃人伦之基本大道。《诗》云:毋忘尔祖,聿修厥德①。即常念尔祖,述修其德之谓。故为人子孙者,应修身明德,遵守正道,不敢为非,毋辱其祖先。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注释】 

  ①聿修厥德:继承发扬先人的德业。语出《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释义】 

  慎重追寻,水有源,木有本,这是人伦的基本的大道理。《诗经》中说:“你能不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如要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你就得先修持你自己的德行,来延续他的德行。”也就是常常怀念你的祖先,讲述和修行他的德行。所以说为人子孙,应该修身明德,遵守正道,不敢为非作歹,不要侮辱祖先。 

  “毋重男轻女” 

  第三条 毋重男轻女:天生蒸民①,本为平等,无分男女贵贱,是以父母长辈,不可有重男轻女之观念。教育、生活、男女一律平等,吾姓女子不得以之嫁人为妾,或溺女婴,抛弃女婴之事。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注释】 

  ①蒸民:众民、百姓。语出《孟子?告子上》:“《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释义】 

天下人人平等,不分男女,无论贵贱。作为父母长辈,千万不可有重男轻女之思想,在教育、生活之间男女要一律平等。我族女子不得为人作妾,或弃溺女婴之事。 

 

二、崇文尚武 

  “家庭教育,立人丕基。传子一经,金玉薄之。” 

  第八条 严教子孙:家庭教育,立人丕基①。诲尔谆谆,性乃不移。谨信泛爱,重道尊师。传子一经,金玉薄之。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注释】 

  ①丕〔pī〕基:巨大的基业。语出唐?张绍《冲佑观》诗:“赫赫烈祖,再造丕基。” 

  【释义】 

  家庭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基础。教诲不倦,坚持不懈。教育子孙在一切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要平等博爱,重视道德的培养,尊敬师长。留传子孙多一些经书,少一些钱财。 

  “人不读书,马牛襟裾。学而时习,其乐有余。” 

  第九条 读书明德:人不读书,马牛襟裾①。学而时习,其乐有余。一技专长,生计无虞。立达希贤②,典型规模。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注释】 

  ①襟裾:泛指人的衣服。语出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②希贤:仰慕贤者,愿与之齐等。语出宋?周敦颐《通书?志学》:“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 

  【释义】 

  人如果不读书,就和马牛一样不懂得礼节。学习的时候要经常温习,其乐无穷。人要有一技之长,生计就没有顾虑。向社会贤达看齐,争做典范楷模。 

  “吾家子孙,不可有忘本崇洋思想行动” 

  第九条 毋忘本崇洋:近世以还,崇洋泛滥。须知身、家、国、民族为其一体,而不可或分者,亦即人之大本。吾家子孙,不可有忘本崇洋思想行动,如在某种不得已之情况下,而入外国籍,亦须保持吾华固有之优良风尚习惯、语言、文字、及祖宗之渊源。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释义】 

  近世以来,崇洋思想泛滥。必须知道自身、家庭、国家、民族为其一体,密不可分,此乃为人之大本。我族子孙,不可有忘本崇洋思想行动,如在某种不得已的情况下,而加入外国籍,也必须保持我中华固有之优良风尚习惯、语言、文字、及祖宗之渊源。 

三、德业并举 

  “谨身节用,明刊孝经。谦虚自牧,喜怒不形” 

  第六条 立身谨厚:谨身节用,明刊孝经。武侯①谨慎,昭若日星。厚德载福,宽让能宁。谦虚自牧,喜怒不形。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注释】 

  ①武侯:诸葛亮谥号“忠武侯”。 

  【释义】 

  “谨身节用”,这句话明明白白地刊登在《孝经》里。像诸葛武侯,一生谨慎,其丰功伟业如日月星辰,人所共见。有道德的人能够承载更多的幸福,宽厚谦让的人心灵能够得到安宁。要谦虚谨慎,修身养性,不要把喜怒表现在脸上。 

  “朋友五伦,以德辅仁。益友损友,择游宜珍。” 

  第十条 淳厚戚朋:朋友五伦①,以德辅仁。益友损友,择游②宜珍。戚党姻亲,和洽如春。岁时伏腊③,晋接礼宾。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注释】 

  ①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②游:结伴出游,此处引申为朋友相处。 

  ③岁时伏腊:岁时,一年四季;伏腊,伏日和腊日。 

  【释义】 

  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应讲求品德和仁爱。好朋友和坏朋友,在相处时应谨慎选择,互相珍惜。亲戚朋友,如春天一样和睦相处。一年四季,接见宾客要以礼相待。 

  “同村共井,居有德邻。勿生嫌隙,有礼彬彬。” 

  第五条 敦睦邻里:同村共井,居有德邻。相维相恤,友助和春。勿生嫌隙,有礼彬彬。基层良风,家国亲仁。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释义】 

  同在一村共饮一井之水,居住要以有道德的人为邻。相互体恤,友爱互助,和睦相处。不要因猜疑或不满而产生仇恨和隔阂,要讲究礼节。在基层形成良好的风尚,家族国家都亲近仁人。 

  “置身社会,公德第一。爱惜公物,遵守序秩。” 

  第十二条 讲求公德:置身社会,公德第一。爱惜公物,遵守序秩。时时警惕,留心错失。祛除自私,免贻人疾。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释义】 

  在社会上生存,要把讲求公德放在第一位。要爱护公物,遵守社会管理秩序。时时保持警惕,防止无端错失。祛除自私自利,不要有害人之心。 

四、廉洁自律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秃惰奢靡,祸害无边。” 

  第七条 居家勤俭:勤能补拙,俭以养廉。丰家裕国,莫此为先。秃惰奢靡,祸害无边。惜时爱物,居安乐天。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释义】 

  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家庭殷实,国家富裕,无不把勤俭放在前面。懒惰奢靡,祸害无穷。要珍惜时间,爱护家物,居安思危,乐天知命。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圭玷可磨,言玷永伤。” 

  第十一条 慎重言语: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圭①玷②可磨,言玷永伤。驷不及舌③,语出须防。少说寡祸,发言有章。

  ——摘自《河东裴氏家训》

  【注释】 

  ①圭:白玉。 

  ②玷:瑕疵。 

  ③驷不及舌: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语出:《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释义】 

  一句良言,可以使国家兴盛;一句恶言,可以使国家灭亡。白玉如果有了玷污,尚可磨掉,但人的言行如果有了污点,那就没有办法磨掉了。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因此说话一定要有所提防。少说话祸害少,发言一定要有章法。 

李文:彪炳史册的精神力量

     “天下无二裴”,是对河东裴氏家族的不吝褒誉。两千年间,裴氏家族冠裳不绝,德业隆盛,形成了独特的家族文化现象。究其根源,裴氏传承千年的家风和家规无疑是其彪炳史册的内在精神力量,《家训》12条、《家戒》10条则是一脉相承优秀家风的集中体现。“训、戒”相互依存,引导族人“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成为他们坚守精神家园的不二规矩。所强调的“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协和宗族”、“敦睦邻里”、“居家勤俭”、“读书明德”等,核心就是要求家族子弟崇德尚德,以孝友立身,以勤俭持家,以忠义为本,以才学自立,以仁爱待人,做到廉洁奉公、忠心效国。这是裴氏子弟从裴潜俭素、裴侠廉洁,到裴宽孝友、裴度忠于国事躬行践履的结晶,反映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坚守和价值追求。裴氏的《家训》、《家戒》,千百年来谆谆教化后人,激励子弟成才,倡导干事立业,成就了“将相接武、公侯一门”的名门望族,其延绵千年的尚德、孝友、勤俭、才学、仁爱、廉洁、忠心效国,对今天良好社会文化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定将鞭策和教育一代又一代后人,修身立德,勤勉行道,明廉知耻,成有用之才,做有用之人。

  (运城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李文)

王振川:独特的清廉风范源自良好的家族教育

    闻喜裴氏家族人才辈出,名标青史,是非常罕见的文化现象,值得人们认真研究学习。现存的《家规》、《家戒》,是裴氏后人学习先祖事迹,结合儒家经典,反复总结提炼而成,不仅反映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裴氏《家规》、《家戒》最重视人的品德修养,从小家庭到大家族,从大家族到亲友邻里,乃至国家社会,都有一套切实可行的道德规范。以德行为基础,然后读书明理,学习一技之长,奉献于国家和社会,可以称是“以德为本,以才为用”。

  裴氏清官廉吏非常多。裴潜在外做大官,家人还需要编制壁障谋生;裴侠在西魏时号称“独立使君”,基本上也算“廉吏第一”;裴佗清白任真,不事家产,其宅第只有三十步大小;裴宽收别人一只鹿,退不回去,就把鹿埋于地下,一口不吃。这些特殊的清廉风范,如果没有良好的家族教育,如何能够做到?

  另外,像裴秀创制地图、裴頠(读wěi)研究哲学、裴松之补注《三国志》、裴政创制《开皇律》、裴世清出使日本、裴矩经营西域、裴行俭远征突厥、裴耀卿整顿漕运、裴度平蔡州之乱,裴氏家族的众多英才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才华,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功业,为后世所瞩目。如果没有良好的家族教育,如何能够做到?

  现在,像裴氏这样的大家族几乎已经不存在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是小家庭。而教育也基本上社会化,家庭教育的比重也变小了。但是,“以德为本,以才为用”的理念,还是应该坚持的。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王振川)

张英俊:持之以恒的家规教育形成珍贵的裴氏精神

    裴氏家族一贯重视对族人的家规教育,每条家规都充满了对裴氏后人的殷殷教诲,并代代传承,养成了良好的裴氏家风和裴氏文化,从而塑造了号称“南林北裴”、驰名中外的华夏望族。千百年来,裴氏家族代代都有族人从事《裴氏家传》、《裴氏世谱》和《裴氏家规》、《裴氏家戒》等一类族书的编撰修订工作。不论《家传》、《世谱》、《家规》,还是石刻碑文,都详细记载了先人的功德业绩和高风亮节。每逢年节清明,全族男丁聚于祠堂,由族长向后人讲述祖先事略,进行传统教育,要求后人严守祖训,开拓进取。裴氏子弟中有背离祖规者会得到严惩。众多杰出先辈的表率和影响,加之裴氏家族持之以恒的家规教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珍贵的裴氏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后人沿着前人开辟的成功之路阔步向前。

(闻喜县博物馆原馆长 张英俊)

 

裴建民:吾辈当令文种勿绝

    裴氏家规源远流长。早在魏晋时期,河东裴氏先祖为教育宗室子弟,根据儒家思想道德标准,制定了许多有关家规方面的训诫。如北朝裴良根据祖上口碑相传遗训撰写的《宗制》,北周裴侠根据九世祖裴潜的廉政事迹编写的《贞侯潜传》,唐代裴度临终遗言“吾辈当令文种勿绝”,明代裴濂修订的《河东裴氏族诫》,清代裴志灏撰《劝善戒不善文》等。历代裴氏族人在先祖留下的家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和充实,形成了今日的12条《家训》和10条《家戒》。其中《家训》注重正面的引导,《家戒》则侧重于戒饬惩处。这样正反结合,并行不悖,共同发挥着训育教化作用。可以说,裴氏一族人才辈出,各领风骚,除主客观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良好家风的熏陶。

  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现在的裴氏后人在启蒙时期就开始熟读学习《家训》和《家戒》,裴氏先祖人物事迹和诗文还被编印成册供小学生诵读,每逢重要节日祭祀的时候,有族内德高望重者向全体族人领诵家训。在家庭生活中,裴氏后人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长辈们率先垂范,后辈们躬身践行,相互影响,互勉互励,从而形成好的家风。

  (闻喜县裴氏研究会副会长、裴氏第78世孙  裴建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