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历代许多名门望族大都有本家的家训家规,多代沿袭,形成世代相传的好家风,从而也成就了不少的历史名人。这些家规家训,应该说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精神文明的精华。尽管它们不可免的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但总的宗旨是进步的,教人向上的,尤其它们历经多代人的打磨修订,大都有着完整的思想体系,语言精练,易读易记,所以才被传承下来,这一个一个的家规家训,应该都属于国学精华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更深沉、能持久的力量。现在提倡不忘初心,就是要不忘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就要把它宣传开来,传承下去。为此,发掘优良的家训家规,把它宣传好,无疑也是传递正能量的正义之举。 在此之前,我曾经书写过《崔瑗座右铭》、《范仲淹家训百字铭》、《朱熹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韶山毛氏家族百字铭训》。如今又发现了《苏氏家规家训》,以自己的理解进行了“技术考订”,修订了释义,并把它书写了下来。 现在,苏东坡后世人均称“苏氏家规家训是融在苏氏子孙血脉中的骄傲,是苏氏先祖从一代又一代的生活中,总结出的家族风气,无论苏氏宗亲身在何处,处于何职位,都会遵循老祖宗定下的祖训、家规并严格执行。”可见其在苏氏后裔中的影响之大! ——武锋(一峰)
(四尺仿古描金龙纹宣书写)
(四尺蓝宣金字书写) 
凡我子孙,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夫正妇顺。 意解:凡是苏氏子孙,父辈要慈祥,子孙要孝顺;兄长要友爱,弟弟要恭敬。丈夫要品德端正,妻子要贤淑温顺。 内外有别,老小有序, 礼义廉耻,为人豪杰。① 意解:家内和家外要有区别,老人和幼童要懂得先后尊卑,尊老爱幼;要懂得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为人豪爽仗义。 士农工商,各守一业, 和善心正,处事必公。 意解:无论是大学士、种田的、做工的抑或经商的,都要恪尽职守,心存善念,本分守纪,遵纪守法,为人正直,秉公办事。 费用必俭,举动必端, 语言必谨,事君必忠。 意解:为人勤俭节约,行为端正;说话须谦虚谨慎,对国君(可引申为国家)必须忠诚。 为官必廉,乡里必和, 睦人必善,非善不交。 意解:当官的务必为官清廉,乡亲必须和睦;邻里必须友善,不善良的人不结交。 非义不取,不近声色, 不溺贷利,尊老敬贤。 意解:不义的资财不获取,不沉醉音乐和女色;不迷恋金钱和财物,尊敬老人敬爱贤俊。 救死扶伤,讦诈勿为, 盗偷必忌,不善者劝。② 意解:救死扶伤赈济贫困,不揭别人之过而利己,不欺瞒狡诈,自誉忠信而沽名钓誉;切忌偷窃抢劫他人财物,苟且为生,对恶人一定要劝诫。 不改之斥,凡我子孙, 必尊家规,违者责之。③ 意解:有过不改的人一定要斥责,凡是我苏氏子孙,必须遵守家规,违者必定惩戒。 注①:有的版本为“老小友序”,也可理解为:按照老、小、友的顺序,先老、再小、后友。 注②:有的版本为“奸诈勿为”,查讦诈语出北宋隐逸诗人林逋,原句为“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可见“奸诈勿为”系误写。 注③:我见到的版本均为“必尊家规”,按现代习惯应为“必遵家规”。 如果你姓苏,留言说说你的地址、字辈并在留言处互动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