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云烧鹿肉  -邓云乡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1-12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中写湘云吃鹿肉,是一大关目。且听她的议论:

“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的膻的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要说史湘云吃鹿肉,如果用现在的社会眼光来看,就觉得很奇怪了:放着猪、羊、牛肉不吃,怎么会想到吃鹿肉呢?难道是特地为了写贾府的豪华吗?我们从上述吃鹿肉的历史情况看,就可以明白作者是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并非是故意猎奇安排吃鹿肉的场面。即使当时鹿肉不能经常吃到,但也不是极为稀少的,只不过是一种季节性的肉食罢了。试看《红楼梦》第四十九回首先提到鹿肉的原文,是贾母看见端上来的菜是“牛乳蒸羊羔”说起的:“这是我们有年纪人的药……今儿另外有新鲜鹿肉,你们等着吃罢。”这话不但说鹿肉,而且着重提到“新鲜”二字。这在语气上,又像我们今天提到活鱼、大闸蟹一样,也是比较稀罕的。当时风干鹿肉、冻鹿肉比较普遍,而当场射杀或宰杀的新鲜鹿肉就比较少了。这里的“新鲜鹿肉”,是贾府内自己杀的活鹿呢,还是其他王府送的?是宫中鹿苑赐的呢,还是市上买的?(当时市上偶然也能买到鲜鹿肉。几十年前,同仁堂鹿园中养着鹿,有时通过关系,还能买到鲜鹿肉呢。)书中未写明,就不得而知了。再者,贾母和凤姐都只说“鹿肉”,而究竟是什么样的菜,是清蒸呢?还是红烧?或是别的什么做法,也未说明。这似乎是曹雪芹故意卖个关子,不告诉我们,而只让我们听湘云的话:“有新鹿肉,不如咱们要一块,自己拿了园里弄着,又吃又玩。”

这“又吃又玩”,怎么吃法呢?后文写宝玉忙笑道:“我们烧着吃呢。”接着就是“只见老婆子们拿了铁炉、铁叉、铁丝蒙来”。根据这些用具,我们可以想到,这“烧”,并不像西北的叉烧羊肉那样烧法,那恐怕是不需要“铁丝蒙”的。而这个“烧”就是后来常说的“烤”,即烤牛肉、烤羊肉的“烤”。宝玉所说的“烧”不过是“烤鹿肉”。肉尽管不同,但烤在火上,吱吱发响,焦香四溢,其引人谗涎的味道是一样的。所以探春姑娘说:“你们闻闻,香气这里都闻见了,我也吃去。”

只这一句插话,就把鹿肉的香味写透了,真是神来之笔,千钧之力。鹿是吃草的,瘦肉多,选嫩的瘦肉烤熟后吃,焦香鲜嫩;湘云同宝玉商量的“又吃又玩”,就重在这个“玩”字。而从这个“玩”字出发,自己动手的成分越多就越有情趣;这情趣就在于自烤自吃,颇有那么一些原始遗意,草原风味。

近世吃烤肉,是别人切好肉片自己来烤。肉片是专门切肉的掌案师傅切的,这是一种特殊的技术,据说是从山西传来的。五十多年前编的《旧都文物略》云:“切肉者为专门之技,传自山西人,其刀法快而薄,片方整。”

但是《红楼梦》写的却不是,第四十九回中叙述到李纨的话道:“留神,割了手不许哭!”又在文中叙述云:“三个人围着火,平儿便要先烧三块吃。”一曰“割了手”,二曰“先烧三块”,这就是说当时不但是自己烧,而且是自己切,或者说“割”。因为工具和技术的关系,这就不是切成薄片,而是割一块,割两块了。

史湘云等吃鹿肉,只提到“新鲜鹿肉”,没提鹿的其他部分。其实当年最讲究的,不是吃鹿肉,而是吃“鹿尾”。据元人陶宗仪《辍耕录》记载,元时的“八珍”,其中有“鹿唇”。但清代并不特别强调“鹿唇”,而普遍珍视“鹿尾”。王渔洋《香祖笔记》记云:“今京师宴席,最重鹿尾。虽猩唇、驼峰,未足为比。”

清代除重鹿尾之外,还重鹿舌,除风干之外,还有“糟”。宋荦《西陂类稿》中记他在江苏巡抚任内迎銮盛事云:“某日,有内臣颁赐食品,并传谕云:‘宋荦是老臣,与众巡抚不同,着照将军、总督一样颁赐。计活羊四只,糟鸡八只,糟鹿尾八个,糟鹿舌八个,鹿肉干二十四束,鲟鳇鱼干四束,野鸡干一束。’”

综上所述,可见清代重视鹿肉、鹿尾之一斑。说到此处,不免又想到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回过头来,还要先从《红楼梦》第四十九回文字说起。先引几句原文:只见李婶娘也走来看热闹,因问李纨道:“怎么那一个带玉的哥儿和那一个挂金麒麟的姐儿,那样干净清秀,又不少吃的,他两个在那里商议着要吃生肉呢!说的有来有去的。我只不信,肉也生吃得的?”……李纨即忙出来,找着他两个,说道:“你们两个要吃生的,我送你们到老太太那里吃去,那怕一只生鹿,撑病了不与我相干。这么大雪,怪冷的,快替我做诗去罢。”宝玉忙笑道:“没有的事!我们烧着吃呢!”李纨道:“这还罢了。”这段文字,如粗粗一看也就过去了,若仔细玩味其语气,就不免要产生疑问。李婶娘自不必多说,她由南方初来不久,不了解北方的生活情况,对吃烧鹿肉感到奇怪,以为是“生吃”等等,那是可以理解的;奇怪的是李纨和宝玉在对答中,把“吃生的”、“生鹿”说得非常实,非常肯定,这就产生了疑问:假如生吃鹿肉,要说根本不可能,为什么他们在语气中说得这样实在呢?

“生吃鹿肉”这一问题,是个很有趣味的问题,难道鹿肉真的可以“生吃”,或者当时真有生吃鹿肉的风尚吗?二十多年前,我在阅读杂书时,注意到一些有关《红楼梦》的民俗资料,在一本类似《柳边纪闻》、《龙沙纪略》的书中,看到一段讲东北某些少数民族生吃鹿肉的记载,说是把鲜嫩鹿肉切片蘸酱生吃,是很特殊的美味,像无锡、杭州一带的人吃“炝虾”一样,是极鲜美的,这段资料,当时曾择录下来,可惜早已亡失无存了。原来的书也没有了。书名也已忘记。近两年想再寻找这条资料,可是迄今仍未找着。只在乾、嘉时《燕台口号》中找到生吃鹿脯的记载,在《燕京岁时杂咏》中找到生吃鹿舌的记载,据此来理解李纨的话,那也就不感到奇怪,说明当时是有生吃鹿肉的风俗习惯了。我们甚至可以根据《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前后文来分析:当时湘云、宝玉在商量时,的确也提到“生吃”的事;李纨之所以着急,也正因为当时有生吃鹿肉的习俗。而宝玉等人,很可能好奇生吃。但他们身体较弱,吃了这种难消化的东西,胃里受不了,容易生病,所以李纨才出来说这些话阻拦。如果绝对没有吃生鹿肉的可能,那李纨也不会一下相信了李婶娘的话,出来说这些气话了。

历史变迁,风俗习惯也跟着变迁。现在不但“生吃鹿肉”的事听不大到,即使吃鹿肉,也是十分稀少的了。有人探讨《红楼梦》中的满洲风俗,我想这吃鹿肉和涉及到的生吃鹿肉的习俗,应该也算是《红楼梦》中所反映的满洲习俗之一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