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斟细语】竹篱茅舍自甘心(二)

 红楼心语 2022-04-13


编者按:

都说是一入红楼梦难醒,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对于《红楼梦》,太多的人读起来就再也放不下。一读再读之后,就会在心中产生千百种情愫,互相冲击,澎湃不止,对宝钗的敬,对黛玉的怜,对湘云的爱,对探春的赞,对凤姐的惧,对贾母的亲……还有对大观园的憧憬,那种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感觉,实在无以排遣的时候,你可以来这里——“红楼心语”!

“红楼心语·浅斟细语”栏目是每一位红迷朋友的家园,在这里你可以愉快地开启属于你自己的梦想航班,尽情地抒发你对《红楼梦》的喜爱之情。

“红楼心语·浅斟细语”

热诚欢迎你的加入


竹篱茅舍自甘心(二)

作者:火烧彤云

以德报怨

李纨选择了守节,可贾珠还有两个小妾,她们愿意守节吗?她们守节了吗?我们先来看看李纨妻妾三人的关系如何。第39回有一段李纨与平儿闲聊的一段话中给出了答案:

“你倒是有造化的。凤丫头也是有造化的。想当初你珠大爷在日,何曾也没两个人?你们看我还是那容不下人的?天天只见他两个不自在。所以你珠大爷一没了,趁年轻我都打发了。若有一个守得住,我倒有个膀臂。”说着滴下泪来。

从这段话里,我们大体可以揣测出贾珠的婚姻情况。李纨过门前,贾珠与这两名侍妾应该是也有过感情,各具恩义,但是娶了李纨后,贾珠的感情完全转向了李纨。李纨对那两名小妾如何呢?按照李纨自己的说法,她不是那“容不下人的”。这话可信吗?从李纨未嫁时所接受的教育和书里对她的形象的描写来,她的话是可信的。她虽然能“容得下”那两名小妾,但小妾们却“天天不自在”,因为贾珠的心只在李纨身上。

贾珠的小妾们“天天不自在”不是在“珠大爷没了”之后,而是在此之前。她们对李纨充满醋意,“天天不自在”,这当然是正常的人性表现,因为爱情的最大特点就是强烈的排他性,但在当时提倡妻妾和睦相处的普遍社会环境下,还是显得与众不同。

秋桐骨子里连凤姐都瞧不上,但是她只敢骂尤二姐,说平儿的坏话,在凤姐面前还得恭恭敬敬,不敢流露出对凤姐的不满。李纨偶尔察觉到贾珠的小妾的醋意,倒也很正常,但是她们在她面前“天天不自在”,公然敢于每天表现出对李纨的不满,说明李纨是多么的宽厚、多么的善良可欺!李纨在她们面前,根本不端正室奶奶的架子,由着她们耍性子。她们要不是小妾的话,那估计就会对李纨蹬鼻子上脸了。

读过《三言二拍》和《金瓶梅》的都知道,男主人死后,所有的小妾都成了正室妻子一个人的奴仆,是嫁是卖还是留着和自己一起守节,全由正室妻子决定。贾珠的小妾也不例外。贾珠在世时,她们“天天不自在”,没好脸色给李纨看。但她们毕竟是贾珠的小妾,碍于贾珠的情面,李纨或许不好把她们怎么样,现在贾珠去世了,李纨该好好出出这口气了吧?作为正室妻子,可以名正言顺对她们终身驱使,她们不敢也不能不从,这多解气!这是一般人的想法。可善良宽容的李纨没有这样做。她不但没有奴役贾珠的小妾,甚至没有要求贾珠的侍妾守节,而是“趁年轻都打发了”,把她们从贾珠小妾的名分下解脱出来,让她们另行婚嫁。

李纨守节是出于对丈夫深深的爱恋,李纨“打发”两个小妾是因为她发现她们不愿意守节,于是就不强迫她们守节。这说明李纨不认同封建礼教倡导的“好女不嫁二夫”那套说辞。她认为守节必须自愿,不想守就不要守,不能为名分所束缚而去守节。这在当时是非常有革命性的观点。所以,那些说李纨为封建礼教所迫害、所束缚的分析是不对的,李纨不认同封建礼教守节观,也没有为维护这套说辞做任何事,当然她也就没有被礼教束缚。她释放小妾去另行婚嫁的做法与她要人性不要礼教的思想观念一脉相承。

李纨以德报怨、不耽误他人青春的善举赢得了仆人们的敬意,兴儿的夸赞代表了奴仆们的一致看法:

“我们家这位寡妇奶奶,他的浑名叫作'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我们家的规矩又大,寡妇奶奶们不管事,只宜清净守节。妙在姑娘又多,只把姑娘们交给他,看书写字,学针线,学道理,这是他的责任。除此问事不知,说事不管。”(第65回)

“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这是多么高的评价!“第一个”也就是“最”的意思。在仆人眼里,李纨有着菩萨心肠,最为善良。

生活变化

贾珠死后,李纨的日常生活也发生了变化。根据兴儿所述,贾家的规矩是不让寡妇奶奶们管事,于是就让她来带领小姑子们学针线和读书。作为孙媳妇,她的生活的确比天天跟管家娘子们打交道的凤姐的生活要单纯得多,但是正如兴儿所言,她有她的责任,贾府“把姑娘们交给了她”,再加上宝玉,这些孩子们都是金枝玉叶,她得在她的生活圈范围内带好他们,保障他们的安全,不能伤着碰着,不能出意外,她得时时注意。当她听说宝玉和湘云商议着要吃生鹿肉时,她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

李纨等忙出来找着他两个说道:“你们两个要吃生的,我送你们到老太太那里吃去。那怕吃一只生鹿,撑病了不与我相干。这么大雪,怪冷的,替我作祸呢?”宝玉笑道:“没有的事,我们烧着吃呢。”李纨道:“这还罢了。”只见老婆们拿了铁炉、铁叉、铁丝蒙(同音代字)来,李纨道:“仔细割了手,不许哭!”(第49回)

当代人都知道,生肉中往往含有寄生虫,直接吃生肉极有可能生病。古人倒是没有这个常识,只是觉得吃生肉不文明不卫生。李纨先是以为他俩要直接吃生鹿肉,吓了一大跳。她管不了淘气的宝玉和湘云,只能提醒他们不要在她跟前吃生肉,别给她惹麻烦而已。后来知道他们要把鹿肉烧熟了吃,李纨又担心娇生惯养的他们割肉时割了手,又得提醒他们注意,心都操碎了。

从贾府安排众姊妹搬入大观园的那一刻起,大观园的人进人出和迎来送往就成了李纨的职责。于是,我们看到,宝钗回薛家睡觉,王夫人问李纨知不知道;凤姐忽悠着尤二姐进了贾府,来求着李纨先安顿在大观园里收留几天。还有,晴雯病了,宝玉要给她请大夫看病,得告诉李纨。在李纨的安排下,所有的年青女子提前回避,使胡太医进出大观园时完全没有见到一个年青女子。贾母邀请刘姥姥及众人游大观园,“李纨侵晨先起,看着老婆子丫头们扫那些落叶,并擦抹桌椅,预备茶酒器皿”,还亲自捧来一盘子菊花给大家簪花,忙前忙后。

除了操持大观园和照看宝玉等人,李纨还有一项重要的职责,那就是抚育她的儿子贾兰,这作为母亲的她最在意的事。那么李纨将如何培养儿子呢?前文已述,贾珠“梦里”都在追逐“功名”,他是个热衷科举的人。李纨与丈夫十分恩爱,支持和理解丈夫,所以贾珠死后,李纨禀承了贾珠的遗志,努力把儿子引向科举之路。

我们看到,宝玉基本上是不怎么去学堂读书,说去上学,贾政都笑了;贾环有时候也装病逃学,但是作者对贾兰却没有这方面的描写。贾兰和黛玉一样,也是五岁入学,从第9回他出现在学堂之后,给人的印象就是天天上学。小说中对以稻香村为背景空间的情节描写非常之多,稻香村举行过惜春请假讨论会,商讨过雪天作诗商议会,凤姐、尤氏、宝钗、湘云、探春等多人被描写来过稻香村,谁遇到过贾兰呢?贾兰只在节庆活动上、贾赦病了、宝玉生日之类的情节里出现过,说明他平时就是在学堂里读书。

同样是生活在公府豪门,各种吃喝玩乐、懒散惰学的诱惑对年幼的贾兰一点也不比别人少。贾兰能够做到天天上学,努力读书,全靠他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的意志力是不大可能的,他的背后离不开一个母亲的严格要求。

文体兼修

我们再回到第75回尤氏来到稻香村的这段故事来看看李纨对贾珠的学业的重视程度。

尤氏听了,便不往前去,仍往李氏这边来了。恰好太医才诊了脉去。李纨近日也略觉精爽了些,拥衾倚枕,坐在床上,正欲一二人来说些闲话。因见尤氏进来不似往日和蔼可亲,只呆呆的坐着,李纨因问道:“你过来了这半日,可在别屋里吃些东西没有?只怕饿了。”命素云瞧有什么新鲜点心拣了来。尤氏忙止道:“不必,不必。你这一向病着,那里有什么新鲜东西?况且我也不饿。”李纨道:“昨日他姨娘家送来的好茶面子,倒是对碗来你喝罢。”说毕,便吩咐人去对茶。

其实在前一晚的抄家情节里,作者就已经写到了李纨生病、服药。尤氏说她“这一向病着”,说明她已经病了一段时间了。她病得不轻,到了不思饮食的程度,尤氏来了,都没有点心可以招待,刚好李纹李绮她们头一天送来了一些面茶,李纨就以此来招待尤氏。“近日也略觉精爽了些,拥衾倚枕,坐在床上”这几句话描写了李纨身心疲乏、卧床不起的奄奄病态。

母亲病了,儿子侍候母亲天经地义。第64回里,贾母病了,就把宝玉留在床前侍候,祖孙俩因而缺席了贾敬的出殡丧礼。李纨病得这么严重,儿子贾兰理应侍候在床前,何况李纨也很想和人说说话。贾母病中都舍不得宝玉离开,李纨更希望儿子在旁,那是她唯一的儿子,最贴心的亲人。尤氏进屋根本没看到贾兰,贾兰根本没有在床前侍候母亲,说明李纨丝毫不让儿子耽误学业,病得再怎么重,也要儿子按时去上学。

李纨对儿子的培养还不仅仅着眼于文化学识。第75回里,贾珍在宁国府里搞起了习射活动之后,贾赦贾政也命贾琮、贾环、宝玉和贾兰每天也来习射一回。身娇肉贵的少爷们来参加体育活动,非常难得,但是对于贾兰来说,这可不算什么,早在第26回贾兰就搞过习射了。

只见那边山坡上两只小鹿箭也似的跑来,宝玉不解其意。正自纳闷,只见贾兰在后面拿着一张小弓追了下来,一见宝玉在前面,便站住了,笑道:“二叔叔在家里呢,我只当出门去了。”宝玉道:“你又淘气了。好好的射他作什么?”贾兰笑道:“这会子不念书,闲着作什么?所以演习演习骑射。”宝玉道:“把牙栽了,那时才不演呢。”

贾兰回答得很清楚,不上学的闲暇,他就演习一下骑射。毫无疑问,这是李纨默许的,甚至有可能是李纨叫他去习射的,否则贾兰哪来的小弓箭呢?贾兰边追边射,比宝玉割鹿肉危险多了,真是有可能摔伤。宝玉比贾兰大上好几岁,宝玉割鹿肉的时候,李纨还提醒他小心割了手,却不担心儿子猎射小鹿受伤,多鲜明的对比!

按说贾兰是李纨唯一的儿子,李纨更应该把贾兰宝贝一般地捧在手心里,不让他有一点危险才对。可她偏偏不是这样,她不娇生惯养儿子,要求儿子文体兼修,除了不放松学业,也要求他锻炼身体,哪怕摔着碰着。李纨的教育理念在惰于学业、四体不勤的公府侯门真是独树一帜!李纨禀承亡夫的遗志教育儿子,其苦心没有白费,造就了“到头谁似一盆兰”的光辉景象,贾兰最终成为贾府少爷中唯一一个文体兼修、走向科举的人,他为贾家增了光!

我们再来看看守节给李纨个人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一场大雪把大观园变成了美丽的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煞是好看。众人也纷纷穿上大红的冬衣,形成了一幅艳丽的图景。这其中有三个人的服色与众不同,一个是薛宝钗,她穿了件莲青色的花纹鹤氅;一个是史湘云,她穿的是贾母送给她的黑灰色大毛褂子;还有一个就是李纨,她穿的是一件青哆罗呢褂子。史薛二人虽然没有像别人那样穿红衣裳,但是她们的衣服都非常有特点,李纨的衣服显然是有意选择了素色的衣服。这就是告诉读者,李纨平时的服饰就是素色的。

贾府有每年给大家做新衣服的制度,这事由凤姐安排。凤姐出于李纨的寡妇角色考虑,在李纨的服色上避免了艳色。李纨身为高官之女,陪嫁到贾家的四季衣服里,肯定也有艳色的衣服,但随着贾珠的去世,这些衣服也就只能压在了箱底,不再见天日。虽然寡妇可以涂脂抹粉戴红花,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不能打扮得太艳丽。

封建礼教对寡妇的制约不是不存在,这点我们也必须看到,只是不要将此扩大化。

作者简介:

火烧彤云,湖南省长沙市人,建筑工程造价工程师,自幼喜欢《红楼梦》,爱思考,爱写作,追求美好高尚的精神世界。

欢 迎 来 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