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汇率为什么不能单纯用购买力来衡量呢?

 和静愚 2018-01-12

假如有一种商品,在某两国生产所需要的所有成本都一样,所得利润也相同,这种商品同时在两国售卖(以当地币种交易),A国卖5人民币,B国卖2美元,那按购买力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应该是2:5,但现实中汇率并不完全按购买力计算,是为什么呢?
2 个回答
理由在你的问题描述已经说明了一部分,
还有就是,PPP只是单纯地计算购买力之间的比值,而我们常用的汇率则是由外汇市场供需决定的货币价格,我们计算汇率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各国购买力之间的差别,而是为了进行货币之间的交易

    题中描述的汇率算法,也就是所谓“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的前提是“一价定律”:即对于一种可贸易品,由于其在各个市场之间可以自由流动,在针对这种可贸易品的套利行为作用下,最终该商品在各市场的价格趋同。一价定律的成立加上各商品价格的相互作用,最终使得“一价定律”适用于整个商品市场,这就是所谓“购买力平价”。一般而言,我们所说的“购买力平价”指的是“绝对购买力平价”:即汇率等于本国商品市场价格水平与外国商品市场价格水平之比。
   “购买力平价”成立是有严格的前提条件的,这些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实现,比如“一价定律”中重要的“可贸易品的自由流动性”就因为各国经济、政治原因难以实现,这是“购买力平价”不能完全适用于汇率的计算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即使“购买力平价”成立,汇率计算过程中不同的价格指数的选取(GDP平减指数、CPI等)也会导致不同的汇率水平,这使“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实用性大打折扣。
    另外,通过观察汇率实际水平与购买力平价计算结果就可发现,短期内汇率经常偏离购买力平价,这是因为各国对外经济交往中,除了商品贸易外,还存在大量的国际资金的流动,汇率水平也是在商品贸易与资金流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事实上,除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外,还有一些理论也被用于解释汇率的决定过程:利率平价理论,国际收支理论,以及在这些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理论(资产市场理论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货币分析法、资产组合分析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