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最近天气太冷, 你舌头都冻住啦? 还不快来活动活动—— 来,跟着小师妹一起念: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黑化肥发灰,灰化肥发黑 我说四个石狮子 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驴 …… 什么?你说这些跟诗词没关系? 来来来,看看苏轼温庭筠他们 都是怎么在绕口令界“笑傲江湖”的 汉语是非常特殊的,我们一直都知道 一笔一划,宛如图画,又似密码 形状千变万化,音韵也是波澜起伏 叠韵词、双声词,读来像音节一样优美 叠韵——韵母相同,比如“窈窕”淑女 双声——声母相同,比如“参差”荇菜 如果把双声词延长再延长 变成一整个句子都是同一个声母 就成了古代的绕口令——双声诗 它还有一个很接地气的名字,结巴诗 不信?一起来感受一下! 花间鼻祖温先生,出了名的才思敏捷 据说叉一次手就能写出一句诗(一韵) 所以,除了“庭筠”“飞卿”之外 他还有个不怎么美妙的外号叫“温八叉” 写双声诗这种事对他来说,真是太简单了 这首诗的颜值看起来非常不错 一如“玲珑骰子”“小山重叠”“蕊黄无限” 但是读起来么,大概就像是…… 一盘色香俱全,但是味道诡异的菜吧 “双声诗”这样的体裁,比起诗词 更像是文人之间无伤大雅的游戏 既然是玩,怎么少的了“老顽童”苏东坡? 苏轼在武昌西山九曲亭上看到一句话: 玄鸿横号黄槲岘 黑色的大雁在岘山上空,徘徊鸣叫 满山的槲叶,摇落如金 纯天然的双声句让苏轼脑洞大开,对曰: 皓鹤下浴红荷湖 这十四个字用宋代的语音读出来 都是同一个声母,可谓宋代版的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韩寒会画画 在座众人鼓掌:你好棒哦! 苏轼哈哈大笑,乘兴又写下了这首诗 56字同声,厉害了我的东坡! 民间传说的文学故事里 纪晓岚和苏轼一样,是最受欢迎的主角 据说他写过“飞入芦花皆不见” 也管乾隆叫过“老头子” 玩文字游戏这种事 他自然也是要掺上一脚的—— 你身边有过结巴的同学吗? 不懂事的时候,偷偷学过人家的口音 你你你你好啊我叫小诗诗诗诗妹 (再次划重点,不是小编,是小诗妹哦) 明朝这个结巴的举人(孝廉) 他收到的嘲笑有点特别,是三首诗 好吧,如此诗情画意的嘲笑 让口吃孝廉之名流传后世,倒也不负恩泽 牛郎恋刘娘,刘娘恋牛郎 让绕口令来得更猛烈些吧! 孩子讲话老分不清 l、n ? 多半是欠练,背几首诗就好啦~ 时光荏苒,一去不回 在岁月的淘洗之下, 像“双声诗”这样古老的文字游戏 渐渐沉睡,很少再被人提起 幸好,那些美丽的双声词、叠韵词,依旧 踌躇着,徘徊着,缱绻着…… ![]() ![]() 本文由“诗词中国”(shicizg)原创 图片来源:中华好诗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