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颤百例」2. 房颤消融术后发热,你猜到原因了么?

 pharl 2018-01-12

房颤消融术后,患者突发高热寒战,病因剖析等你来!

【病史】

现病史

57岁女性,2个月前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悸,至我院被诊断为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心功能不全。胸部CT示双侧胸腔积液。予抗凝,利尿等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

5天前于我院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恢复窦性心律。出院后规律服用达比加群110 mg bid抗凝,以及接受控制心衰及心律失常等治疗。

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畏寒、寒战、高热,体温最高38.6℃,伴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憋气等,来我院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1.87 g/L,超敏C反应蛋白26 mg/L,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院。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10年,口服厄贝沙坦血压控制可。否认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病史。甲状腺功能正常。

家族史

其父生前患房颤,无猝死家族史。

用药史和过敏史

达比加群110 mg bid、雷贝拉唑20 mg qd、厄贝沙坦150 mg qd、托拉塞米5 mg qd、螺内酯20 mg qd;无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

已婚;无烟酒嗜好,无违禁药物使用史。

【体格检查】

T 36℃,P 93次/分,BP 104/87 mmHg,R 20次/分。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HR 93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11.87 g/L,中性粒细胞7.40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2.3%,单核细胞百分比6.6%,淋巴细胞百分比27.1%,淋巴细胞3.22g/L。

超敏C反应蛋白26 mg/L。

【诊疗经过】

患者因寒战、高热入院,追问病史有受凉的诱因,予以抗凝、抗感染、改善心功能等治疗。完善相关检查:①D-二聚体 560 ng/ml;②血培养未见细菌;③左房肺静脉CTA提示左房增大,心包少量积液,左室心尖部心腔内可见低密度充盈缺损影,大小约11.23 mm×7.52 mm;考虑血栓可能。遂加强抗凝治疗,改为利伐沙班20 mg/d。

入院第5天,患者晨起突发一过性言语不利,肢体活动不利,神经内科会诊考虑急性脑缺血发作。急查头部CT未见出血;头部核磁提示左侧顶叶、枕叶多发新鲜梗塞。继续抗凝治疗,加用保护血管药物。治疗1周后,复查心脏MRI、超声心动图未见明确心腔血栓后出院。

问题1:此患者突发高热寒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A 左房食管瘘

B 急性呼吸道感染

C 血栓栓塞

D 心包积液

E 感染性心内膜炎

正确答案是:C。

专家解读

1、左房食管瘘: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导致高热寒战的最凶险原因为左房食管瘘。本例患者,完善肺静脉CTA检查后排除该诊断。

2、急性呼吸道感染:感染是高热寒战最常见的病因。患者有受凉的诱因,心衰病史,但血常规提示白细胞稍高,无咳嗽咳痰等症状,肺部无干湿啰音,故不支持严重感染的诊断。

3、血栓栓塞:患者5天前行房颤导管消融术,且伴心衰,具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入院后肺静脉CTA发现左室心尖部可疑血栓,D-二聚体升高,考虑可能为血栓形成,导致重要脏器血管急性栓塞,引起高热寒战。

4、心包积液:超声心动图提示少量心包积液。结合患者心衰病史,考虑心包积液可能继发于心衰,且积液量较少,导致寒战高热的可能性不大。

5、感染性心内膜炎: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出现高热,要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但是,患者不伴有全身乏力、进行性贫血等;体检于皮肤、粘膜、甲床等处未见出血点;心脏听诊无杂音;血培养未见细菌;故暂不考虑该诊断。

问题2: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规律服用抗凝药物达比加群,但是发现心尖部仍有血栓,应如何调整药物?

A 加大达比加群用量

B 换用低分子肝素抗凝

C 换用其他类型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

D 换用华法林

E 换用其他类型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

1、达比加群已经达到标准用量,如加大用量,可能会导致不能预计的副作用。此外,如果患者对该药抵抗,加大用量也不能起到抗凝效果。

2、低分子肝素能起到短时的抗凝效果,但是不能长期口服应用,因此不推荐。

3、其他类型的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为Ⅹa因子抑制剂;而达比加群是Ⅱa因子抑制剂。两者作用方式不同。由于个体差异,有些患者对某种类型抗凝药物不敏感,故可尝试换用不同类型的抗凝药。本例患者换用利伐沙班后,心室血栓消失。

4、华法林是维生素K拮抗剂,自上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一直是唯一和不可替代的口服抗凝药物,广泛用于血栓性疾病与房颤患者预防血栓栓塞事件。该药本身及其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起效慢、治疗窗长、个体差异大、需要检测等。相较于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更稳定,受药物、食物等因素的影响小,不需要监测患者凝血指标来调整剂量,使用更为方便。

5、新型口服抗凝药不能与低分子肝素联用,会显著增加出血风险。

问题3:本例患者无心肌梗死、室壁瘤病史,为什么会出现左室血栓?

专家解读

心尖部血栓可伴发于心衰,其机制主要有心腔扩大、收缩力减弱、局部室壁运动异常使心腔内血流缓慢瘀滞,造成血栓形成;且严重心衰患者血浆粘滞度、纤维蛋白肽A及D-二聚体水平升高;同时心功能不全激活了凝血系统,引起一系列促凝因子活性增强。对于慢性心衰患者抗凝治疗的益处结论不一,至今仍未把抗凝治疗作为心衰的基础治疗。但是,本例患者已经出现心室血栓,且处于房颤射频管消融术后抗凝期,因此抗凝治疗是必需的。

【教学点】

1.左房食道瘘一般出现在房颤术后3~5天,是房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内膜炎症状。消融术后患者出现发热、呕血、白细胞增多或神经系统症状,此时应考虑是否存在左房食道瘘可能。

2.本例患者服用达比加群期间仍出现心室血栓,需考虑其对抗凝药的敏感性问题,可试着换用其他类型的口服抗凝药,而换用利伐沙班后数天心室血栓消失,也证明了其对该药敏感。

3.心室血栓最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心肌失去正常收缩功能,室壁运动异常等致使心室局部血流缓慢,形成涡流。此外,发生心衰时同样有以上发生血栓的高危因素,不可忽视。

病例提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刘畅 贾长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