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多万新生娃都有!听力筛查,深圳补贴8成!高龄妈妈更需要

 渐近故乡时 2018-01-13

铛铛铛~

新年的钟声已敲响


你家刚出生的娃

也听见这美妙的声音了吗


 

听没听见

检查下小家伙的耳朵就知道了

 

2017年1月1日开始

深圳就给每位宝宝发了个新年礼包


 

在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时,每名宝宝可减免8成筛查费用,家长只需自付20%。这波福利不分户籍,只要在深圳出生宝宝都可以享受,去年已有超过20万深圳宝宝受惠,查出超过1.5万阳性患儿。


 也许很多爸妈都会问

为啥自家娃做筛查时花了几百大洋

但“别人家的娃”却只花了几十块?




在此提醒各位爸妈

一些医院的听力筛查

如满月体检中的听力筛查、耳聋基因筛查等

是自愿选择的自费项目

和财政补贴的“听力初筛”不是一回事! 

 

 今年

“初筛”礼包还将继续发放

爸妈千万别错过了!

这3个理由

告诉你为啥听力筛查很重要!

 

01

有些娃2-3岁还不会说话

是因为听力有障碍

 

例如这个娃:

 

苗苗从小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可是她一直不爱说话,直到2岁了,别的孩子都能连成句,苗苗说几个字都很费劲。爸妈带她到医院检查,竟然是因为苗苗有听力障碍!

 

原来,宝宝出生后,一般情况下父母难以在1岁内发现其听力问题,多数孩子到了2-3岁不会说话时,才引起家长注意,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即使这时候进行干预,其言语—语言和认知发育水平仍会落后于同龄儿童。

 


02

新生儿听力障碍最常见

占全部出生缺陷的20%

 

先天性听力障碍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先天缺陷,约占全部出生缺陷的20%。


研究表明,新生儿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1‰~3‰,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2%~5%,早产儿发病率约10%。在我国,听力言语残疾居五类残疾之首。



03

高龄妈妈

更要关注先天性耳聋


伴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深圳新生儿的出生量也随之上升,而对于高龄产妇而言,先天性耳聋等疾病是妈妈们要关注的疾病。


以先天性耳聋为例,孕妇怀孕期间,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因素都会导致先天性耳聋。而高龄孕妇本身就面临着更多的孕期风险,因此,更需重视新生儿疾病筛查。

 

所以

所有宝宝一出生

都必须要做听力筛查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主任文伟:


 

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以及早发现孩子的缺陷,从而把握最好的治疗、干预时间,通过治疗、干预后,孩子的康复率会大大提高。

 

 

不管是不是公立医院

深圳娃都可以补贴8成

 

2009年,原卫生部颁布和修订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要求,从2009年6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启动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

 

2017年1月1日起,深圳在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服务中,为每名新生儿减免8成筛查费用,换言之,家长只需自负20%。



✎ 补助对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出生的新生儿,一名新生儿可享受财政补助一次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

 

✎ 补助方式:

 

听力筛查(初筛)采用耳声发射法,财政按照《深圳市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第一档90元,第二档85.5元,第三档81元,第四档72元),对各级助产机构开展该服务项目的政府指导价格补助80%,新生儿监护人个人承担20%。

 

✎ 公立和非公立的医疗机构都一样!

 

财政按照上年助产机构实际提供筛查服务的新生儿数量及结算标准予以补助,社会办助产机构参照同级公立医疗机构收费标准及财政补助比例进行结算。

 

如果宝宝配合

5-10分钟就可以搞掂

 

测试是在安静的房间进行的,医生会将仪器耳塞或者耳罩的探测器放于宝宝外耳道中,探测器会发出一些“吱吱吱”的声音,如果孩子配合好,整个过程大约5至10分钟。

 


在此,各位爸妈要先了解听力筛查的注意事项。

 

✎ 听力筛查的最佳时间是?

 

  • 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完成初筛;


  • 未通过者及漏筛者于42天内均应进行复筛;


  • 复筛仍未通过者应当在出生后3个月龄内转诊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断;


  • 对确诊为永久性听力障碍的患儿应当在出生后6个月内进行相应的临床治疗和听力学干预。


✎ 家长要怎么配合?

 

筛查前:


  • 给宝宝换好干净尿布,使其舒适不哭闹;


  • 马上进检查室时不要交换抱婴者,以免吵醒孩子;


  • 为保证筛查结果的准确性,最佳结果是在宝宝自然睡眠状态时获得。



筛查中:

 

  • 保持安静,避免交谈;关闭一切通讯设备,避免出现噪音;


  • 保持宝宝在筛查的正确姿势,露出测试耳,避免遮盖;


  • 测试时家长可将手轻轻扶按在宝宝肩部,使其有安全感。

 


筛查后:

 

  • 认真听取医生解释,未通过筛查者,按医生指示去做;


  • 有听力损失高危儿,每6个月接受一次听力监测,直至3周岁;


  • 通过筛查者,仍应定期做好听力保健;


  • 平时注意防止噪声、药物等对宝宝听力的损害;


  • 注意观察宝宝的听觉和言语发育,可疑有发育迟缓者,及时就诊排除。



 

✎ 听力筛查“未通过”怎么办?

 

听力筛查仪器测试完自动出结果,分“通过”和“未通过”。

 

当被告知宝宝听力筛查“未通过”,家长不能惊慌,应该积极按医生的指示进行复筛、转诊和早期干预治疗。

 

宝宝没有通过听力筛查,提示可能存在听力问题。但没有通过初筛或复筛,并不是说宝宝一定有听力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复查和跟踪,常见原因有:

 

  ① 外耳道内存留有胎脂、羊水、分泌物;

  ② 中耳腔有积液;

  ③ 宝宝不安静、体动多;

  ④ 环境噪声大等。

 

不让娃因听力障碍“注孤生”

爸妈都应该注意这2点



✎ 孕期注意预防保健

 

① 在胎儿期,妊娠母体的抵抗力较他人低,因此不要到过于嘈杂的场所,避免病毒性感冒、腮腺炎、脑炎、风疹等传染性疾病;

 

② 孕期要增强自身体质,重视饮食营养,适当活动减少疾病的发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减少胎儿发育异常;

 

③ 孕期避免接触射线和噪音环境,一般不要接受预防注射,以确保胎儿健康成长;

 

④ 孕期尽量避免使用各类药物,如必须用药时,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禁用耳毒性药物、水杨酸类止痛药、抗疟疾药、利尿药、抗癌药;

 

⑤ 可疑有家族遗传性耳毒史者,夫妻双方均应到医院进行家谱分析、染色体和遗传基因的检查,做到优生优育,减少先天性耳聋的发生率。

 

 

✎ 注意保护宝宝的听力

 

  • 正确的哺乳及喂奶,防止呛奶。婴儿溢奶时应当及时、轻柔清理;


  • 不要自行清洁外耳道,避免损伤;


  • 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耳进水;


  • 远离强声或持续的噪声环境,避免使用耳机;


  • 有耳毒性药物致聋家族史者,应当主动告知医生;


  • 避免头部外伤和外耳道异物;


  • 患腮腺炎、脑膜炎等疾病,应当注意其听力变化。



如有以下异常,应当及时就诊:


  • 儿童耳部及耳周皮肤的异常

  • 外耳道有分泌物或异常气味

  • 有拍打或抓耳部的动作

  • 有耳痒、耳痛、耳胀等症状

  • 对声音反应迟钝

  • 有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

 

最后,附上正常婴幼儿听觉发育观察项目表,爸妈可以此为参考,在家观察,但注意不能代替听力筛查检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