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耍流氓式的“讲师德”,本身就是缺德 !

 埃达 2018-01-13

近些年,在全国作了200多场讲座。学校文化,团队建设,教师发展,专业成长……能讲的,都讲。唯有一个话题,对方一提出,我就会婉拒,或跟对方商量,讲我的想法,谋求变通——这话题,就是师德。


我不跟老师们讲师德,不是不能,而是不愿。为什么呢?


表层原因,是我自觉定位的语言禁忌。如果一个人,对着一群老师说,你们要知道师德,要明白师德的重要,要讲师德,否则就不是好老师,甚至不配当老师,这简直就是居高临下地暗示对方:你们都是失德的人,甚至是缺德的人——我总觉得,这样的讲法和说法,不是缺心,就是缺德。


再一点,我们什么时候讲师德?总是在出事情后,闹新闻后。某个老师行为变态,某几个老师表现极端,或某个地方出现恶性事件,负面新闻,闹得舆情汹汹,“不讲不足以平民愤”了,于是就讲。从上到下,全面铺开。本是偶发事件,个别现象,这样一搞,弄得人人有份,全体遭殃,老师们当然反感。


还有,我们怎么讲师德呢?发文件,出要求,学先进,写心得,签承诺,还祭出“一票否决”的大招以威胁、恐吓,师德将与晋职晋级、评优选先相结合,等等。实际上呢?磨刀声响了很久,也没见谁人头落地,极像“狼来了”的故事。如此轰轰烈烈搞运动,认认真真走过场,反来复去,就那几板斧,老师们自然会审美疲劳,麻木,应付,内心自然反感和抵触。


谁愿意做让人反感的事情?反正我不愿意。



更深的原因,是我对“师德”一词的琢磨和理解——古汉语里,道和德各有所指:道指方向、方法、策略;德指素养、品性、品质。道德并提,最早也最著名的,无疑是《道德经》。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里的“道”,既指“天道”(自然的规律),也指“人道”(与人世共通的);这里的“德”,指人的德性和品行。按老子的说法,只有“尊道”,才能“贵德”。英语的“道德”(Morality)一词,源自拉丁语“Mores”,意为风俗、习惯,强调的也是约定俗成和必须遵循。


“尊道”的前提是“有道”,“有道”才能“尊道”,“尊道”才能“贵德”。本就无道,或有道不尊,而欲求德,无异于缘木求鱼。由此看来,与其说“以德治国”,不如说“以道治国”。即以合乎“道”的法则、法律、法规来治理国家,而不是以说不清、道不明、测不准、靠不住的“德”来治理国家。历史经验早已证实:人治不如法治,总统都是靠不住的。


如何尊道?如老子所谓“道法自然”,或如孔子所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钱穆注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即是说,道为人本,道在人心,“道”就是人的世界观——它既是人对世界的看法,也会影响人对事物的判定。


好像有些远,回到师德——师德是简称,全称是“教师职业道德”。每个职业,都有道德要求,必须尊重和遵守。但我们从来没听说当官要“讲官德”,而只是听当官的说,教师要“讲师德”,医生要“讲医德”。“不讲德”的人却要求别人“讲德”,这不只是缺心、缺德,而简直就是“耍流氓”。


道在德先,讲师德,必先讲师道。按百度百科,“师道”既指尊师重道之理,也指从师问学之道。教师是特殊职业,较之其他行当,要花更多心思,费更多心血,自然应该有“特殊待遇”。实际上呢?嘴巴里把教师说得崇高神圣,夸得天花乱坠,骨子里却总是看轻看贱教师工作。“既不把马儿给喂饱,又要让马儿跑得好”,天下哪有这样便宜的好事情?


单说教师工资,《教师法》早有明文规定:“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立法多年,严肃如斯,却一直未得实施,“不低于”尚未达到,“高于”自然无从谈起,所谓的“逐步提高”,更只是镜花水月。


口口声声说教师是“灵魂工程师”,却很少有人想到,教师的“灵魂”也需要抚慰、安顿和滋养。这种情况下“讲师德”,是典型的“耍流氓”——谁都不能只靠漂亮话充饥。一个人生活安稳、内心平和,才会生发爱意。一个人置身有爱的环境,从事有爱的工作,才容易洋溢爱意。不讲师道,而求师德,就是严重缺德。


当然,“师道”也有“为师之道”的意思,就是作教师的方向、规律、规则,包括策略、方法、技能。很多时候,一讲师德,我们就会说爱,“为什么要爱”讲得头头是道,但“什么是爱”、“怎么去爱”,往往语焉不详。事实上,很多老师言行失当,跟有无爱无关,而跟会不会爱有关。或者用我“创造”的说法,跟师德师风无关,而跟“师心师力”有关——即为师的心灵和心态,水平和能力。所以我说,当老师,既要爱,也要会爱。




基于这样的梳理,涉及到师德,或者非要讲“师德”,我一般会从“师道”入手,从教师发展的动能层级来说。我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进阶,包括如下四个层次:


明角色


人生在世,角色在身。教师首先是人,独立的个体,是肉体凡胎,自不免七情六欲。同时,他们是人父人母、人子人女、人兄人弟或人姐人妹,要讲伦常秩序。然后才是教师,然后才有同事朋友、上级下属。我们可以要求教师“迹近圣人”,但毕竟,教师不是圣人,更不是天使和神仙。


所谓的“明角色”,就是让教师明白自己的身份,明确自己的职责,“本分”而“得体”地开展自己的工作。这其实是一种自我认定和认同。作教师,既要认定个体身份,也要认同专业价值。所以我说,当教师,就要有教师的样儿和范儿,要始终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自己的意义和价值。一个自己都不相信教育的人,绝不可能搞好教育。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绝不可能成为好教师。


更重要的是,一个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边界和局限——你是教师,但也只是教师,你没有决定学生的一切的权利,也没有包办学生的一切的义务。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也不可能“法力无边”。教育不能包打天下,教师也不能包治百病。教师必须明白,有些学生只靠学校是教育不好的,有些事情也不是教师该做的、能做的。教师如果模糊了自己的边际,超出了自己的界线,很容易造成“教学事故”,引发“教育悲剧”。


懂规矩


任何行业都有规矩,简称“行规”。这其实就是“道”。古人说“生财有道,甚至说“盗亦有道”,就是说,作盗贼都得讲规矩,著名的盗跖甚至认为,要成为大盗,必须具备“圣、勇、义、智、仁”,“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庄子》)。


“行规”既是这个行业得以存在的基本前提,也是所有从业者的起码底线——底线都是起码的,必须严防死守。


我曾说:一个人可以不穿底裤,但不能没有底线。是否穿底裤,别人不知道,是否有底线,谁都看得出。而良好的社会,应该是上无天花板,下面有底线:社会的发展,就是不断抬高底线。糟糕的社会,往往上有天花板,下面无底线——上面有天花板死死压着,随便怎么努力,也难以跨越,下面没有明确的底线限制,这样的社会,当然只有不断沉陷和沦陷,最终大家都深陷泥淖,难以自拔,何谈发展,何来进步?


作教师,也有行规,有必须严守的底线。教师职业规范,十不准或八不准,所有的条条款款,与其说是职业道德,不如说是“职业底线”。比如说,爱岗敬业,教学六认真,爱孩子,公平对待孩子……这些都是“职业底线”。底线就是红线,守住这些底线,不逾越这些红线,再慢慢抬高这些底线,其实就是教育的发展,教师的成长。


讲良心


角色是社会赋予,需要自己的内心认同;规矩是外在要求,需要自己的内化确证。成年人的言行,固然受外界影响和制约,但更多时候,是听命于内心的呼召和驱使。让自己内心变得良善,并始终保持这种良善,无疑非常重要。


良心,望文生义,即善良的心地。一个人心地善良,不容易生恶念,做坏事。按通常说法,良心是一个人的是非善恶感,或者说,是一个人是非善恶的内在标准——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的,良心就是这种标准的“内存”。良心既会要求一个人努力做好事,尽量不做坏事,也会让人在做了坏事后心怀内疚,心生悔意,甚至想有所弥补,否则“良心上过不去”。


前段时间,整理资料,突然发现一份13年前的表彰文件,市教育局发的,上面有我和当年一起被评为省优秀教师、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名单。无意中发现了两个熟悉的大名:一个,是当年的县教育局长,几年前因贪腐被判刑;另一个,是高完中校长,去年因学校后勤出问题,被纪委约谈后,以极端残忍的方式自杀,可惜未遂,白疼了一回。


当初,他们肯定都曾要求老师“讲师德”,自己现在却如此“失德”、“缺德”,总让人想起那些被打的“老虎”,虽然他们只是“苍蝇”。但我并不怀疑他们曾经的“也许”优秀,而只是觉得,那些所谓的评选总是被人诟病,总是难以服众,除了权力对公正的影响外,根本原因在于,外在的标准,很难校验内在的本质。


一个人,很难完全按照外在标准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教师的工作,相对独立自由,无法细化量化,很难以规矩和标准去评判——你可以要求教师爱学生,但爱多爱少,爱深爱浅,偏爱还是博爱,没法准确评估你可以规定教师怎么上课,但不可能一直盯在教室里看他怎么上,讲多讲少,讲深讲浅,照本宣科还是别有创意,也很难有效考量。


事实上,教师工作的很大部分,都不可能用外在规范去检测、评估,而更需要教师自己的信念和坚持,需要教师自己“讲良心”。或许正因如此,我们说,教育是良心的事业,良心的事业,必然需要教师的“良心”参与。



会幸福


每次“师德运动”,听师德师风报告,似乎都是“保留节目”。毕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奇怪的是,那些报告总是很悲惨、很可怜:为教育,为学生,他们付出很多,奉献很多,甚至牺牲巨大——父母病了没时间陪,家人病了未及时医,自己带病坚持工作,身患绝症也要上完最后一课,诸如此类。让人恍惚觉得,他们是因为那样悲惨可怜,才得了优秀,评了先进的。


问题是,谁愿意那样“见贤思齐”,谁愿意那样“悲惨可怜”?所以我时常感叹:在我们这里,学习先进和优秀,总会让人感觉沉重,甚至感觉恐怖。


或许受此影响,很多教师总结工作时,或鉴定个人时,也会说自己的付出,奉献和牺牲。作教师,肯定会有这样的时候,但这肯定不是教育的全部。我总觉得,只有自己没有长进,没能从工作中得到“好处”的人,才会讲付出、论奉献、比牺牲。就像两个恋爱的人,分手时若一味计较自己的投入,而不言及自己得到的回报,要么是没有真爱,要么是昧着良心。


所以我经常说:教师与学生,其实是“彼此陪伴,相互成全”。你陪伴着学生,学生也陪伴着你。你可能成全了学生,但学生首先成全了你——教育是因学生而有的,学校是因学生而办的,教师这个行业,是因学生才有存在意义和价值的。说得直白些,是学生首先成全了我们当教师的可能。没有学生,何必要教育,何必要学校,何必要教师?


怎样的教师才是“会幸福”的?我想,首先是喜欢教育的教师。一个人做喜欢的事,总会主动投入,倾情付出。一个人最大的痛苦,是一直做着不喜欢的事;一直觉得自己“被强奸”的人,哪里会有快感和幸福?所以我曾说:做我所爱,当然幸福,爱我所做,不会痛苦——当然,要教师真正爱其所做,其“所做”的,总得有些“可爱性”才成,“可爱性”总得多些才好。


其次是心存感激的人。心存感激,才会尊重自己的工作,珍惜自己的付出。心存感激的教师,才会迷恋学生的成长,欣慰学生的进步,感动学生的回应。那些无论学生怎么做,自己都麻木不仁的教师,往往是不幸福的,也很难成为好教师。


第三是能够自我实现的教师。所谓“自我实现”,就是通过所做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据我观察,一所学校里,能力强的教师,往往不太会计较和抱怨;反倒是那些无能或低能的教师,课上不好,班带不好,事做不好,更容易觉得痛苦,更习惯抱怨计较。所以我曾说,作教师,不断成长就会不断幸福,原地踏步只会感觉痛苦。因为,不断成长,就会不断增强能力,而能力越强的人,越容易实现自我,也越容易体验到幸福。


我把“会幸福”作为最高层次,其实源自一个基本判断:一个幸福的人,往往不会生恶意,有歹念,干坏事。一个幸福的教师,往往不会有师德问题,尽管他们可能不会被官方认可,不会成为先进和标兵。同时我觉得,一个人当教师,少则二三十年,多则三四十年,他们生命中最美好、最重要的时段,全部给了教育,倘若不能从本职工作中获得幸福,他们的一生,可能都会浸泡在痛苦和伤害里,沦陷在埋怨和沮丧中,那该是多么悲惨的世界,多么悲惨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一个人不可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交给别人,一个教师也不可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教给学生。一个教师,倘若自己缺乏幸福的感受和体验,他的学生何以感受和体验到幸福?所以我说,“会幸福”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是教师的义务——作教师,就应该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和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努力不把沮丧和埋怨、痛苦和悲惨等负面情绪传染给学生。简单说,作教师,就应该作幸福的教师。


明角色,懂规矩,讲良心,会幸福,这样的意思,显然不够高大上,但无疑更符合人性,更适切教师。我一直觉得,“师德”不应该是名词,而应该是动词;师德不能只是靠“讲”,而需要具体的实践,切实的行动——倘若每个教师都能真正做到这些,所谓的师德,何需再讲?


延伸阅读


工作、按时回家、准时吃饭


十多年前的一个暑期,我调到一所由两所薄弱校新合并而成的小学任校长。刚来到新岗位,学校的家属楼就面临市政拆迁,一些教职工为了个人利益和学校闹得不可开交,麻烦首先就找到我这个校长头上。


当时,我和老师们的关系降到了冰点以下。在学校,即使是为了推进在走廊上为学生安雨伞挂钩这样的小事,都遭遇层层阻力,很难推行。


面对种种非难,温和如我也难免每每滑向暴怒和狂躁的边缘。头三年,老师们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老师们。


可是,作为一所城区公立薄弱校的校长,我既无人权,也无财权。换句话说,对不负责任的教师,我不能开除,对尽职尽责的教师,我也没有更好的激励手段。


在这样的前提下,要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彻底扭转学校的落后局面,太难了!苦苦思索过后,我找到了一个重要的抓手——师德建设。


提起师德,一些宣传的典型事例往往让人们觉得具备高尚师德的教师要么在偏僻山村,要么是为学生抛弃家人,要么是身患重病。在我看来,这就是师德“知、情、意、行”中的“知”出现了偏异。它将师德过于拔高,让老师们在感动的同时心生敬畏,不自觉地选择了逃离。


原来,学校有一位老教师,每天都要在学校待到傍晚6点以后才回家。她的敬业,我看在眼里,却从没在校会上表扬过她,也没有对她进行过个别鼓励。后来,她因为身体欠佳,要求减课。我给她的建议是:先别忙着减课,而是按时回家,开展个人锻炼。


我的想法是,老师们最好都能妥善安排好工作时间,然后按时回家、准时吃饭。饭后如有时间,可以去公园走走,陪陪家人。我不鼓励这位老教师忘我地工作,但又不能伤她的心。于是趁着她提要求的机会,表达了我的意见。


忘我的自我一点,

自我的“无我”一点


让太忘我的教师稍微有点自我,让太自我的教师稍微有点“无我”,我在学校里提倡的师德是一种大多数教师都能有的、自愿达成的,略高于普通道德的“大众师德”。


教师群体性动力缺失,是当前一些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它表现为教师工作倦怠、工作方式简单粗暴等。提倡“大众师德”实际上是赋予师德利己性、通俗性。


教师感觉工作累,很多时候是因为对付出的期待比较低,对收获的期望比较高,一高一低之间的落差带来了心灵的疲劳。而“大众师德”慢慢将付出的期待调高,收入的期待调低,这个过程就是教师在工作上渐感舒适、快乐的过程。当教师有了快乐的感觉之后,才会积极地想问题,才会将自己的积极感传递给学生,学生的学习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略去一些具体的思考与借鉴,我把“大众师德”简单概括为“改变自己,影响他人”。


影响他人?谈何容易!理念可以说得很好,但对于一个底子薄弱的学校来说,要实现上述目标,不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无异于天方夜谭。怎么办?还是得从“改变自己”做起。


以前,教师上班要签到,下班要签退,中途不准擅自离校。然而,严格的规定从来没有阻止过教师迟到早退的步伐,制度成了一纸空文。后来,我们学校将规定更改为教师上下班不签到、不签退,只要不影响上课,保持“课堂的神圣”,中途离校办点私事学校并不干涉。


当给予教师充分的理解,教师无故迟到早退的现象反而变得越来越少,更少有中途外出长时间不归的现象发生。没过多久,制度就内化为老师们行为的一部分。


要想教师对学生好,

先得学校对教师好


制度有了自己的温度,靠的是信任、等待与坚持。这样的话说起来也许很轻松,但信任与不信任,等待与不等待,坚持与不坚持——克服“心魔”的历程仍然不那么容易。


教师首先是人,是人就有自身的发展追求,有时表现为去考公务员,有时表现为生孩子,有时表现为进修学习,等等。这些发展追求有时候与学校的利益相吻合,有时候与学校的利益相悖。学校往往比较容易支持有利于学校的发展,而很难做到支持有利于教师的发展。


在我看来,学校的道德性恰恰在于,当教师的发展有悖于学校发展时,只要有利于教师,学校也要支持。因为其意义在于,当学生的发展有悖于教师的利益,只要这种发展真正有利于学生,教师就要给予支持。


当学校管理者改变自己、影响教师,教师就会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与研究来改变自己、影响学生。


学校有位年轻女教师,一个暑期不见,面庞晒得黧黑。同事都以为她到海边度假,而她却笑着说自己哪儿也没去,只是去学了游泳,因为“做班主任,这个本领可能用得着”。


我听了心里很感动。女孩子,爱美是天性。为了学生学游泳晒黑了皮肤,这件事没有人表扬,纯粹是自己的行为。


这,就是师德。算不上高尚,但是很隽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