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论|欢迎统计“挤水分”,但谁该为作假行为负责?

 攒破烂儿的 2018-01-13

  回想起来,天津滨海新区率先迈入万亿GDP俱乐部的消息更像是一个鼓起的泡泡,戳破这个泡泡的正是滨海新区自己。上周,根据官方消息,在改变统计口径后,2016年滨海新区GDP为6654亿元,比此前公布的数据少了3600多亿元,原因是将注册改为在地统计。挤掉水分之后,2017年滨海新区GDP约为7000亿元,增长6%。

  滨海新区没有告诉我们这样的口径改变意味着什么。无论如何,这个豪情满满的国家级新区奋力冲刺“第一”的一瞬会成为经典的一幕。在“挤水分”方面,滨海新区并非孤例。一周前内蒙古就曾宣布去年财政数据失真,工业增加值缩水40%,我们真有理由问一句:是不是还有下一个?

  正在推进的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无形中扮演了 “压力器”的角色。按照方案,地区生产总值将下算一级,各省区的生产总值由省级统计机构核算,改为国家统计局组织领导,各省统计局共同参与的统一核算。这项确定将于2019年实施的改革,或许会让各种统计掺水甚至弄虚作假的行为无可遁形。而在改革实施之前,还会有哪些省区在压力之下“主动”挤水分,除了省级行政区外,一些地市是否也会加入“挤水分”的队列,这个问号大概不用多久就会打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