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日本军队发动了战争。当时,日本军队只有17个常备师团,总兵力只有50多万。与之对比,当时我们的军队有220多万。从数量上来说,我们的军队明显占据优势。但接下来的情况非常出乎意料,日本军队的数量增加到了300万以上,而我们的军队仍是200多万。那么,我们为何会在数量上处于劣势呢? 虽然日本军队的常备军只有17个师团,也就是50多万人。但日本的兵役制度十分完善,除了现役部队以外,还有预备役和后备役部队。一旦战争规模扩大,这些受过军事训练的后备役和预备役,可以立刻集结转入现役部队。后来,日本军队中的乙级师团,基本上就是预备役和后备役组成的。此次之外,还有第一补充兵和第二补充兵,这些部队后来组成了大量的丙级师团和丁级师团。也就是说,日本的兵役制度十分完善,可以迅速征集大量的部队。 与之相比,当时我们国家则没有成熟的兵役制度。大部分士兵都是为了当兵吃粮参军的,此外,还有一些是被抽丁组建的。在战争爆发之后,我们的军队一直保持在200多万的水平。当然,并不是说,军队没有损失。而是说战争消耗了一部分,随即又补充了一部分。由于没有成熟的兵役制度,士兵的征集和组建也是一个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对军队认同感不强,有很多青年不愿入伍。当时,很多读书人的目标是从政,而不愿意从军。 在1937年,一个连的部队中,甚至都找不到一个识字的。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原因,我们的军队数量一直维持在200多万。1941年,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一部分日本军队被调往了南洋地区。但是,日本军队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组建了大批的伪军部队。这些部队加在一起,仍占有兵力上的优势。比如华南地区,一直处于这样的局面。 除了兵役制度不完善之外,还有就是吃空额严重。按照当时的标准,一个精锐整编师有12000多人。但真正能达到这个标准的部队不多,也就是少量的精锐部队能有这个水平。大部分部队都存在吃空额的问题,尤其是西南地区的部队,吃空额情况更为严重。1937年战争爆发之后,西南地区的一些部队奉命增援。等到了东南战场,发现号称一个师的部队,实际兵力还不到3000人。这样的部队看上去吓唬人,实际上很难对抗一个步兵联队。 在1942年,出现了更为骇人听闻的事情。后方的一个军奉命增援,后来发现这个军总计才3000多人。正是由于吃空额的情况严重,到了1944年,开始了新一轮的裁军。一些吃空额情况严重的部队被裁撤,与此同时,一些文职机关也被裁撤。从数量上虽说兵力出现了下降,但实际战斗力则进一步提高。关于这一段历史,小编明天再给大家慢慢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