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史上最大规模的潘天寿作品展,本次展览展出来自中国美术馆、潘天寿纪念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宁海县文物办、西泠印社等120余幅潘天寿代表作及其手稿文献等。展览分为“高风峻骨”“饮水生涯”“一味霸悍”“奇崛明豁”“雁荡山花”和“守常达变”六大版块。 从艺术风骨、教育贡献、画学思想、笔墨成就、构图章法、写生造化、传承创新等多个方面出发,将画作、画论、诗词编织为一体,全方位地讲述作为艺术家、教育家、画学家的潘天寿,向观众展现这位立体的画史伟人。
作为艺术家的潘天寿,曾直面现代之挑战,接续优秀传统之正脉,力创沉雄奇崛、浩大刚正的画风,以其风骨遒劲、清朗明豁的宏章巨构,在千年中国画史中独树一帜。作为教育家的他,是中国画和书法现代教育的奠基者。作为画学家的他,坚守中国文化本位与民族特色,力倡中西艺术“双峰挺立”,奠定了现代中国艺术自我更新的意识基础。 倘若用潘天寿自己提出的概念来形容“奇美”与“壮美”相融后的视觉特征,那就是“霸悍”。潘天寿曾说,要霸住一幅画不容易,便是指对包括诗书画印在内的整体掌控能力。他不断重复同一题材进行实验,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的斟酌推敲,无疑也是为了加强这一能力,突出创作风格。 【潘天寿《光华旦旦图卷》】设色纸本265cm×685cm,1964年作 这幅作品是潘天寿为建国十五周年国庆所作,题诗《卿云歌》云:“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光华旦旦图》是多么震撼人心。潘天寿创造性地融合“奇美”与“壮美”两个审美范畴,既拓展了中国传统阳刚之美的内涵,也确立了中国审美文化史上的新视觉形式。 潘天寿《暮色劲松图》(指墨)
143.1×345cm 1964年 “高风峻骨”版块展示潘天寿成熟期的代表性巨作,力求突出潘天寿艺术的最大特点——“风骨”。“一味霸悍”版块重点展现潘天寿作品的笔墨成就。“奇崛明豁”版块聚焦潘天寿在中国画章法上的创造匠心。“雁荡山花”版块以潘天寿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雁荡山写生为切入口,展示潘天寿“传统出新”创作之路的思想轨迹和实践求索。“守常达变”版块展示潘天寿在艺术创造上的传承和创新。“饮水生涯”版块通过档案、手稿等文献,全面呈现潘天寿生平、教育贡献和画学思想。
潘天寿《 雄视图 》(指墨) 347.3×143cm 1960年代 本周六现代艺术的演播室,迎来了天团嘉宾,他们是浙江美术馆主持馆长应金飞,文艺评论员曹工化和浙江画院副院长倪郡阳。各自讲述了他们心中的“潘天寿印象”。
潘天寿(1897-1971),画坛一代宗师,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阶段,在社会动荡、战争频发、文化冲突、时代更迭中度过了多舛的一生。正是风起云涌的外部环境,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孕育了他铁骨铮铮而又温厚敦实的品格,也造就了他格局宏大、气象深穆、雅儒雄阔的艺术。 120余幅代表作讲述艺术人生 作为史上最大规模的潘天寿作品展,本次展览展出来自中国美术馆、潘天寿纪念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宁海县文物办、西泠印社等120余幅潘天寿代表作及其手稿文献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观展人数已达15万,预计整个展出下来,观展人数将达到20万。无疑在2017年里,创造了一个“大”数据。 多件大作初现浙江 两件巨幅水牛图首次合璧展出 牛是潘天寿重要的艺术创作题材,展览首次将潘天寿两件巨幅水牛图合璧展出。一幅是潘天寿创作于1948年的《耕罢》,由宁海文物办收藏。另一幅是潘天寿纪念馆收藏的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夏塘水牛图》。 潘天寿 《夏塘水牛图卷 》 1960年代 142.7×367cm 潘天寿纪念馆藏 《耕罢》图中牛背以泼墨和干擦为之,将老牛身上脏兮兮的泥、毛混在一起的状态表现出来。《夏塘水牛图》则气势恢弘,用湿笔把老牛劳动过后到河里洗澡的疲惫不堪状态表现得生动形象。这两幅作品中的牛都画得厚重、怪拙,体现了牛的本性。丑中见美是潘天寿一贯追求的美学本质。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谈到此次展览的举办时表示,此次展览主要从第三个方面来梳理潘天寿先生:首先是作为艺术家,潘天寿先生直面现代之挑战,倡导“至大、至刚、至中、至正之气”,在千年中国画史中独树一帜。其次是作为教育家,潘天寿先生是中国画和书法现代教育的奠基者,五十年的教育生涯,建构起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中得以教习与传承的人文系统。最后是作为画学家,中国画背后理论思想的体系就是画学,近代画学在潘天寿先生这里得到了发扬,他是最后一代集诗书画于一身的大师,提出了中西艺术“拉开距离”、“双峰挺立”,奠定了现代中国艺术自我更新的意识基础。 “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虽咫尺之隔,往往辛苦一世,未必梦见。” ——潘天寿 潘天寿把继承前人成果和高难度的基本功训练看成是创新的起点,在本土文化基础上的拓展是其创作的原则。同时,他坚持画家的全面修养,将绘画看成是人的完整人格的外化,重视作品内蕴藏的价值观。 一位真正的创新巨匠 一位坚定的文化传承者 “对民族艺术一定要有自信”,这是潘天寿先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出的呼吁。这绝不仅仅是句口号,潘天寿先生是以切实的创新途径和教育方法对传统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展览时间 2017年12月1日—2018年1月14日 ■ 展览地点 浙江美术馆 4、5、6、9、10号展厅 杭州南山路138号 没错,你没看错,后天就是展出的最后一天了!错过,就是错过一个亿!千万别告诉小编,你还没去过这么“热”的画展!等什么?!走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