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趣味探索 2018-01-13 23:42:41 趣味探索讯 杨利伟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里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英雄,进入太空一直以来是一项高风险任务,在任务途中可能会遇到未知情况发生,对于我国第一次载人的神舟5飞船而言,不具备任何的借鉴经验。 不过就算是中国航天事业路途中危险重重,总得有第一个去吃螃蟹的人,说不好听点就是拿生命去做测试,所以航天英雄杨利伟有着超越常人的胆识,是当之无愧的“航天英雄”。 2003年10月15日是中国最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478吨的长征2号F火箭载着坐在神舟5号飞船拔地而起,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火焰,带着中国的希望破空而去,天空在轰鸣,大地在颤抖。在升空前为了对抗压力及紧张的情绪杨利伟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缩成一块铁。 刚开始起飞时,飞船显得异常平稳,甚至比上升的电梯还平稳,此刻杨利伟心理暗想:这火箭也没多大劲啊!不过随后火箭开始逐步地加速,负荷一步步地加重,这个时候平时的压力训练起了很大作用,杨利伟身体还能挺得住。 但当火箭到达离地面40公里的高度时,意想不到的情部出现了,神舟5号飞船突然产生了剧烈颤抖,这是一种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对人类而言这是一种可以让人致命的频率,能让人体内部的五脏六腑产生共振现象。可怕的共振叠加6个人的负荷,这让杨利伟曾一度地觉得自已快要牺牲了,还好共振现象强度只持续26秒,26秒后开始减弱,这让杨利伟从未有过的轻松与舒适。此次的的共振现象并非是一种常有现象,属于突发性事件,来自于火箭发动机喷发引起共振,后来地面专家改进了这个工艺,当后面的火箭再次发射后,这种共振现象再也没出现过。 飞船很快就进入了预定的轨道,当驶进地球的阴影区时,坐在座椅上的杨利伟突然发现舷窗外闪过一道亮光,这是怎么回事,杨利伟急忙顺着舷窗向外望去,什么也没发现,不会是飞船出了什么问题吧?杨利伟快速地查看了飞船所有仪表上的数据,一切正常,并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情况。为查清闪光的原因,在接下来的几次进入阴影区时,杨利伟早已趴在舷窗上等待闪光的再次到来,果然在贴地球地面的地方有着一道闪光,杨利伟马上明白过来,这只是地球上的一道闪电,终于松了口气。 不过在太空中运行的飞船也出现过至今都无法查明的现象,飞船中的杨利伟听到一阵阵来自飞船船体外隔的敲击声,咚咚,咚咚,咚,咚,像是有人敲门一样,这种声音到来毫无规律而言,于是当这种声音再次响起时杨利伟贴近船体内壁仔细地听,随后仔细地把飞船外部太阳能面板再仔细地检查了一番,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既然这种怪异的声音并未影响到飞船的正常运行,杨利伟索性就不再担心它了。回到地面后,杨利伟反应了这个怪异声音问题,专家对怪异声音做过很多猜测、试验、模拟,但杨利伟总觉得有差异。到现在也没有查清飞船怪异的“咚咚”的真正原因。 按照神舟5号飞船的任务表,只有神5能平安地回到地面才算是此次发射任务圆满地完成,而飞船返回地球属事故高发阶段,在此之前22位献出宝贵生命的航天员中有一半牺牲在回归途中。10月16日在离地面343公里高空轨道上运行的神舟5号飞船接到返回命令,启动返回程序。 30分钟后,飞船进入到离地100公里稠密的大气层中,此时空气的阻力将变大,飞船与空气产生剧烈摩擦,产生1800度高温把返回舱外表面烧得通红,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这些耐高温的防烧蚀层纷纷脱落,带走热量,但透过舷窗看到外面一片通红,说不紧张那都是假话。 突然杨利伟发现飞船右边舷窗开始出现裂纹,并且裂纹开始扩大,就像是强化玻璃被打碎一样,坏了,杨利伟脑海中闪现美国“哥伦比亚号”出事一幕,急忙转头朝左边舷窗看去,这时左边舷窗也出现了裂纹,这一下就让提到嗓子眼的心落地了,因为太空中事故重复出现概率很低,这可能是耐高温材料脱落的原因。 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5号飞船妥妥地在内蒙古着陆点成功着陆,这时万万没有想到情况发生了,已经到家了杨利伟却受伤了,被一个小小带有棱角的麦克风磕破了嘴,如果这个麦克风磕在颈上,后果将不堪设想。后来这个麦克风很到改进,并且还增加了一层海绵。回到地面的杨利伟提出了160多项需改进的地方,果然不愧是中国骄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