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 鼻炎是五官科常见疾病,包括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急性鼻炎是因鼻腔黏膜的急性感染性炎症导致,若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就会导致慢性鼻炎的发生,慢性鼻炎又分为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三种。本病相当于中医的鼻渊,主要症状表现为流涕、鼻塞、嗅觉减退、鼻咽干燥、头部胀痛及头晕等。 合谷+迎香+印堂 本穴组治疗本病疗效较为满意,急性鼻炎作用快,慢性鼻炎因病因及疾病性质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合谷穴 取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迎香穴 取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印堂穴 取穴:位于人体额部,在两眉头的中间。 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手阳明夹鼻而行,原穴多气多血,故用本穴能宣肺清热,通利鼻窍,自古有“面口合谷收”之经典运用,故合谷善治头面诸疾;迎香为手足阳明经之交会穴,位于鼻旁,能宣通肺气,散风清热,通利鼻窍,主治一切鼻病,是历代所用之效验,早在《玉龙歌》中就有载:“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印堂穴处于鼻根之上,是督脉之穴,根据“局部穴位治疗局部的疾病”及“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故可以取用,并且本穴也是治疗鼻疾之特效穴。诸穴合用,有珠联璧合,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功效,是治疗鼻疾最基本的有效组合处方。 操作方法合谷常规刺,双侧取穴; 迎香以35°~40°角向上斜刺0.5~1寸; 印堂向鼻根方向刺1寸深。 均施以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隔日或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临床应用本组合穴中各穴均是治疗鼻疾最常用的穴位,故本组穴是常用的基础处方,可用于各种鼻疾之患,临床根据患者的病情配用相关的穴位,如鼻出血可加配上星、少商;过敏性鼻炎可加配下关、肺俞、风池;鼻塞严重者可加用经外奇穴鼻通;寒证明显者可加用艾灸等。总之,本穴组是治疗鼻疾之常用基础方。 患者,男性,19岁,间断性鼻塞4年余,加重1周,患者于4年前感冒后出现鼻塞不通等症状,时轻时重,每当感冒后往往诱发,曾服用中成药及滴鼻药,始终未愈。本次感冒之后再次加重,因面临高考,学习任务重,故来进一步治疗。症见鼻黏膜充血,鼻塞严重,黏稠黄色鼻涕,舌淡红,苔薄黄,脉数。西医诊断为慢性鼻炎急性发作;中医诊断为鼻渊。治疗即按上述处方,针刺10分钟之后,鼻塞感即缓解,感鼻腔通畅,治疗5次后症状基本缓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