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情节结构艺术

 周00佐 2018-01-14
作者:小说结构是小说情节建构艺术的主要表现。小说的结构一旦形成就具有了立体性,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从情节的组合方式看,可以把结构分为“板块式”结构、“冰糖葫芦式”结构、“人像展览式”结构等;从情节间的关系分类,可分为并列式结构、对比式结构、铺垫式结构、因果式结构、递进式结构等;从情节的时空关系分类,情节可分为顺序式结构、倒叙式结构等。由以上论述可见结构的复杂性以及视角的多样性。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契诃夫的代表作之一,历来被选入语文课本,可见其艺术感染力、文学价值及其经典性。可是纵观以前学者对文本的论述,总是在于人物形象的经典型、主题的典型性以及夸张、讽刺艺术,未见对其结构的论述。我们认为,小说的艺术魅力无论其形象的经典、主体的典型,还是其艺术之技多么丰富,都逃不出结构的魔掌。有人说,结构是情节的“容器”,如果对于情节的“容器”尚且漠视,只注意“容器”里的东西,未免挂一漏万了。小说情节如果没有装进容器,小说不成形,再怎么样也无法评判其优劣。所以在我们看来,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主题的经典性及其局部艺术手法的优劣,都必须结构化才能比较、鉴别。更何况,我们倾向于把结构看成是情节的骨架,这样结构就具有了可操作性和建构性的特征,情节的结构化就成了作者写作智慧和技巧的巧妙融合了。因此,研究并探讨《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情节结构艺术,对于全面理解其艺术价值、文学价值及其脍炙人口的原因是至关重要的。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结构具有立体性,从不同的视角会得出不同的结构特色。本文从情节的组合关系出发,来论述它的情节结构艺术。
孙绍振认为,小说创造就是“把人物打出常规外”,这是对小说创造艺术很经典的概述。如果人物是把小说的情节串起来组成主线,那么“把人物打出常规外”就是情节的特色,让人物在非常规的生活场景充分表演,把人物性格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