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雅典为中心画椭圆,南部是漫长的地中海海岸线,北部是阿尔卑斯山脉和黑海以及博斯普鲁斯海峡,欧洲文明便孵化在这个相对安全的摇篮里,之后在罗马形成椭圆的第二圆心,然后越过多瑙河和阿尔卑斯山脉向北部蔓延。如果扭曲磁场方向,欧洲本土北部是俄罗斯,东部是小亚细亚,南部是埃及,西部是英国,四个方向对欧洲本土形成向外的拉力。而内部复杂的地理结构,形成大小不等的国家。 因为地形多山,所以欧洲多城堡,一旦城堡建成,则易守难攻,这样的影响是不但欧洲版块难以统一,国家内部完全征服都费劲。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是有道理的,西东两汉,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欧洲城堡林立的特质,决定了欧洲任何国家内部从来都不是无条件的服从,而是妥协的结果,国家之间更是如此,由此通过宗教形成互通的语言。而中国不可能允许宗教出现,即便有,那也是为皇帝服务,不是分权制衡的。中国腹部易攻难守的大平原地形导致得中原者得天下,辽阔富饶的土地为统治者提供巨量的资源,包括经济和人口,可以直接对周边形成碾压态势。中国本地的失败者难有退路,一面临海,三面蛮荒,农耕出身的人很难在其他环境中存活,所以一统天下变得容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由此形成皇朝。 秦统一六国,从秦穆公开始经营到嬴政发力,中间历经四百年,内部的不安定因素消化的连渣都没了,但是亚历山大的后代甚至亚历山大本人都不可能对这个帝国有充分的掌控力,这从亚历山大早逝后部将们打成一锅粥便可以看出,如果活的足够长,首先需要做的便是巩固现有地盘,放弃遥远的印度,消化文化特质相近的地域,然后内部高层大清洗,完成家族绝对掌控,形成对现有疆域的有效统治,以后再凭借这些区域的优势资源逐步蚕食欧洲本土,然后英国,然后俄罗斯,由此形成帝国,有这种可能性。 第二次尝试是拿破仑,如果拿破仑有足够的时间,先把欧洲本土经营好了,哪怕让英国和俄罗斯同时进攻,这两个肯定会同时,但是这两个国家的资源加起来也绝对比不上欧洲本土资源,所以肯定能在本地打败这两方,实现欧洲统一。或者欧洲本土经营好之后,先英国再俄罗斯,因为俄罗斯有的是地方进行战略后退拖死他,但是英国只有大海,这样成功的概率大大增加。但是他同样很难在内部形成绝对的权力,家族传递艰难无比,大家不会给他这么充裕的时间进行内部消化,所以只能不停的进攻,进攻,再进攻,直到戛然而止。 希特勒本来有机会稳定欧洲本土,因为铁路和机械化部队的出现,使得欧洲本土变小,易于控制,但是外面增加了美国这个最大变数,资源在长期消耗上处于劣势,所以不得不闪电战包括闪击俄罗斯,企图毕其功于一役,可惜和拿破仑一样,败给了俄罗斯强大的战略纵深。这场战争,因为有美国的存在,开始发动就决定了结果的失败。 所以欧洲想实现皇朝的统一,除了文化上的不允许,地理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