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炒股开始的接触这个市场的,当时去看表哥,发现他在炒股票,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所以4000元也开了一个户。做了两年左右,差不多没赚钱也没亏钱,不过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2001年发现股市行情走熊,感觉没有什么机会了。刚好我有同学已经进入期货市场,他说“期货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然后我就去做期货了。之前是想毕业后回义乌去做生意的,后来因为大一时接触到股票,发现交易才是我这辈子最热爱的,就决定以后就做交易了。 其实也不能说重新返回股市,股票可以当做资产配置,期货市场赚了一些钱就可以配一点到股市,把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总感觉不是很踏实。 股市现在到了这个阶段,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股市已存在较大的泡沫,我觉得泡沫是结构化的,有的板块有,有的板块没有。因为角度不同,不能一棒子打死。比如创业板、中小板、次新股、讲故事类的股票肯定是高估了,它们已存在较大的泡沫。对主板,像金融类,券商、保险我还是觉得低估了。 至于泡沫比较小的板块,比如券商、保险、银行,还有去产能的钢铁煤炭,还有涨幅比较小的医药、环保、消费类的一些股票,传统的蓝筹,中兴通讯类的股票,我都比较看好。 我做股票长短线都有,选股主要看形态,先看周线月线,整体的形态越好看,相对涨幅越少,而且行业比较有增长潜力的,就重点选择。股票投资的核心理念是以资产配置为主。至于股票操作特色,主要看资金进出、人气、还有一些技术上的特征。 在期货市场,我是在2006年9月从2.5万元起步,到2015年6月,不到9年的时间里共盈利8000多万。我觉得自己能创造如此之高收益的最关键原因是做有把握的行情,严格控制仓位和回撤。 在市场中要赚自己有把握部分的资金,所谓“有把握”的行情,就是自己感觉概率上是较大的,因为在形成自己的交易体系之前反反复复看了大量的走势图表,客观归纳了不同的走势特征,分析它们的本质原因,下次看到这个形态,就感觉似曾相识,后面大致应该怎么走,就会有概率上的判断,或者说是心里踏实,看得明白。 我在2006年之前爆仓多次,主要原因是逆势、重仓、不止损这三个原因造成的多次爆仓,给我的经验教训就是以后再也不这么做了。 我做期货才一年的时候,碰到一个做交易很成功的人,我便问他,怎样才能成功?他送了我一句话,“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这句话以前百思不得其解,等到后来我总结出自己每次失败的经验,把它们避免掉,资金量慢慢做起来了,回头一看才发现,原来这就是适合自己的方法。手法不重要,把以前的一些做的不好、爆仓的原因总结出来,想办法把它们规避掉。客观总结市场规律,去把握自己觉得能把握的机会,坚持下去,随着时间的横轴延伸,盈利的资金曲线也就越来越高。 每个人对期货市场的理解都可能不同。我认为期货市场有随机性的一面,也有大概率确定性的一面。当基本面供需平衡,走势比较胶着,很多短期、长期均线都是粘着的,从周线月线级别看,这种就是比较随机的,受到一点突发消息都会朝一个方向走,但在产业资金的保值下,又会回下来,是非常随机的。 大级别行情的发生应是供需失衡,技术走势上能看出方向,成交量和持仓量增大。均线系统从粘合变成扩散,突破一些重要的阻力位,基本面出现供需失衡的征兆,比如说农产品天气出问题了。 在应对市场随机性的一面时应减少交易或者休息,或者选择其他品种,因为现在品种比较多,比如20多个大品种,有一半体现出随机性,再筛选排除一些,剩下的3、4个品种再慢慢观察。 至于捕捉市场大概率确定性所带来的机会,比如像宏观事件发生,事件影响到基本面或者市场结构,这种时候,市场会寻找另外一种平衡,这就可以大概率确定它会有一个方向。还有一个是供需出现问题,比如最近在说的厄尔尼诺,现在就要关注它对农产品会有多大的影响,如果的确影响很大,农产品肯定要减产,但需求还是这么多,大概率要往上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