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怼”字是怎么“对心”碰撞的

 红瓦屋图书馆 2018-01-14

来源: 北京晚报     2017年12月07日        版次: 39     作者:

    林雯悦(17岁)

    2017年,我觉得“怼”字算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热词。一个简单的“怼”字,包含的意思却极不简单,而且适用越来越广。“怼”字既可以是伙伴朋友间的交流打趣,也可以适用于人际交往中的是非论断,甚至还可以是国与国之间外交交锋的你来我往……“怼”,为什么能在2017年如此流行?中国人一向崇尚“和为贵”,为什么有话不好好说,干嘛非要“怼”呢?!

    “怼”,源自北方方言,原本的意思是对对方有了啥看不过眼的言行,便来个针锋相对、你来我往。从字义上来说,有掐架、对抗、对峙、不满的意思,却又与这些词都有所不同。

    怼,首先不是主动挑起矛盾,而是来自对他人不当言行的一种回应。这样一种意见表达方式,既是一种直接面对,避免对问题的默许和放任,目的又不在于扩大事态、升级矛盾,颇有些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劲头。尤其在原则问题上,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还真需要有勇于“怼”的精神。

    怼,往往更理性,透着一种冷静的分寸感。可以优雅地怼,可以直怼,可以怒怼……但一定要切记,怼,关注的是内容,是事情本身。在怼中,不能简单地扯着脖子吵,不是发怒胜于说理,而是一种更理性的回应,有一种不卑不亢、有理有节的风度感。

    怼,需要智慧。怼的一方往往要把握对方的关键弱点,直奔主题,直击要害。怼得恰当,就会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简单的回合,便明了了孰是孰非,被怼的一方则往往在反击中更要反思。

    怼,也是一种交流,怼字的结构就是“对心”的碰撞,直接、明了,不拐弯抹角,不拖泥带水。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好朋友间会在生活琐事日常交往中以怼为乐。

    所以,我认为“怼”字其实也是个蛮可爱的词,怼得好,会怼出原则,怼出道理,怼出智慧,怼出乐趣……

    本文作者女,出生于2000年10月,现就读于北京东直门中学高三(7)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