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介绍仁 xx , 6 2 岁 , 女 , 1 980 年 1 月 7 日就诊。 患者 口 苦将一月 , 口 中粘腻, 不思饮食 6~ 7 日 , 面色白 , 头昏耳鸣 , 腰膝酸软 , 肢凉不温 , 心悸 , 夜难人寐 , 大便于 约 二 日一行 , 小便清长。 舌淡 、 苔 白腻, 脉沉细按之着骨乃 得 、 两尺部尤甚 。 此高年肾亏 , 肾阳 虚衰 , 不能温煦脾阳 , 脾之运 化功能低下 . 湿从内生 , 脾不 和所致。 治宜温肾阳 ,升脾 阳 , 化湿运 中。 处方 : 补骨脂12克 , 干姜 6 克 , 炒 苍术10克 , 陈皮 10 克 , 茯苓 12 克 , 厚朴 6 克 , 广霍梗 12克 , 白蔻仁 6 克。 4 剂 , 水煎服, 每 日服 1 剂。 服完 4 剂后, 诸症悉除 。 体会患者年高肾亏 , 肾阳虚 衰不足 以温煦脾 阳 ,脾之运化 功能低下, 因而湿从内生 。 用 补骨脂温肾阳 ,干 姜温运脾阳 , 苍术 、 陈皮 、 茯苓、 厚朴 , 广霍梗 、白蔻仁化湿运中 。 根据不同病 因病机 , 采用不 同的 治法 , 从而解除了 口苦及其伴随之症 。 这就说明 脾肾阳虚 , 寒湿内生 , 致脾不 和出现 口苦是客观存在的。 由此可见 , 引起 口 苦之 因 多种 , 井非皆火热 之症 , 临证 时 , 必须 审证求 因 , 辨 明阴阳两类不同的属性。 治疗乃不致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