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说掌握这对虾养殖这20点心得的养虾人,都赚钱了!

 倪文彬 2018-01-14

1. 对虾从幼虾到成虾一般要经过24次蜕皮。

2. 过量投饵会造成水中悬浮物增多。

3. 冬棚内气压低,空气不流通,使用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效率不高,应采用底部增氧和水面增氧相结合,以底部增氧为主。

4. 水变清后施肥要减少磷肥用量,避免蓝藻大量繁殖。

5.出现亚硝酸后,主要靠菌类微生物制剂调节,EM菌、芽孢杆菌和硝化细菌等等,期间需要增氧。

6. 硫化氢主要来自水体中生物尸体,饲料中的蛋白质,残饵等,在水中溶氧不足的情况下 由厌氧型细菌分解产生的,在水中累计到一定程度,池底泥土变成黑色产生腐臭,尤其在PH低水温高时更容易形成。硫化氢溶度达到0.1-0.2mg/L时,南美白对虾身体失去平衡,当浓度达到4.0mg/L时,对虾立即死亡。处理办法,施放含铁的矿渣,生石灰或底质改良剂。微生物菌剂中的硝化细菌、硫化氢氧化细菌是去除硫化氢的重要菌剂。

展开剩余76%

8. 芽孢杆菌,乳酸菌等菌种在进行新陈代谢时不仅需要氮磷肥,还需要糖类, 所以在泼洒菌类的时候需要将菌类和红糖一起加水泼洒。

9.因为冬天气温低,对虾代谢缓慢行动力下降。冬棚养殖喂料要少食多餐(6餐以上),避免影响水质,并且需要经常补充蛋白质。

10. 增加水的总碱度可以用白云石粉(碳酸钙),小苏打,大理石粉。

11. 阴雨天,防应激的药物成分为免疫多糖、维生素C。

12. 虾苗长不大有4种原因:

a.近亲繁殖,引起虾苗严重退化;

b.育苗过程中大量食用抗生素或高温育苗(超过35℃);

c.感染病毒,即患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症;

d.对虾饲料缺乏营养或配方不合理。

13. 虾塘缺氧的征兆:

a.高温闷热或阴雨天气压下降;

b.养殖后期,池底恶化水色较浓;

c.对虾摄食量突然减少,池壁有大量对虾静伏不动。

14. 非生物性鳃丝黑变防治方法。南美白对虾发生非生物性鳃丝黑变(俗称黑鳃病)的原因 有以下几种:

a.中毒性黑变。养殖水体受到化学物质的污染,特别是重金属离子,如铜、镉、汞、锰等,氨氮、亚硝酸盐浓度过高,pH值偏低,产生慢性中毒等引起黑变。

b.药物性黑变。由于使用药物不当造成,如高锰酸钾、硫酸铜用量过大,药物粘附于南美白对虾鳃丝表面,损伤鳃丝,引起黑变。

c.营养性黑变。饲料中缺乏维生素C或维生素C含量不足,引起鳃丝黑变。这种情况比较常见。

d.环境性黑变。养殖水体淤泥、有机碎屑、残留饲料、粪便等有机污染物含量过高,粘附于对虾鳃丝,常伴有固着类纤毛虫,引起黑变。

15.关于养虾“大排大灌”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但主要要看对虾体质、虾塘水质和水源供应 情况而定。养殖前期(30天)、中期(60天),一般不宜“大排大灌”。养殖中后期(90天)水色浓,透明度低,南美白对虾和中国对虾可以“大排大灌”,排水量可达到或超过50%。但在疾病发生期,则不能“大排大灌”。

16.水色突然变黑、变白或变红,且池水浑浊原因:季节变化或风向转变引起,俗称“倒藻”。

17.对虾附肢变红(游泳足更加明显),头胸甲的鳃区呈黄色。病虾多在池边漫游,厌食。原因:由弧菌感染引起的红腿病。

18. 对虾消化道呈红色,有的虾胃也呈红色,中肠变红并肿胀,直肠部分外观混浊,界限不清。病虾活力减弱,厌食,生长慢。原因: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导致的肠炎病。

19.水体高温容易引发倒藻(硅藻:最适水温23—30℃,超过30℃容易引起倒藻;绿藻:最适水温25—33℃,超过33℃容易引起倒藻)。

20.在肥水初期,约从施肥后第3-4天开始,由于单细肥藻类迅速繁殖并进行光合作用时,消耗二氧化碳,引起酸碱度(pH)升高,有时达到9.5,甚至更高。但到第15天以后,逐渐下降,到第20天左右,pH值降到8.3左右。这个pH值,最适宜对虾生长。这个时候的水色、透明度和浮游动物都处在最佳状态,适宜放苗。因此,施肥时间,应安排在放苗前20天左右最好。

END

来源:中向水产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