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中丈夫高松如,她收藏的古琴,个个是传奇

 杰夫Rose 2018-01-14
正大研习社 2018-01-13 10:51:12

高贞筠,字松如,号金陵老媪,诸城派第五代传人,为詹澄秋先生入室弟子。隐居多年,历经文革,坚持抚琴六十余载,著有《岁寒轩琴谱》,其三首录音藏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八首录音收入《古琴遗珍一一二十世纪古琴名家散佚曲集》。

女中丈夫高松如,她收藏的古琴,个个是传奇


大家闺秀,精通音律

高松如为明世家之女,少习女红,后毕业于齐鲁大学家政系,嫁夫茅受廷。后曾随田瑞亭先生习昆曲、徐兰沅先生学京剧、从金灼南先生习古筝。故琵琶、笛、笙、古筝及京剧、昆曲先生无一不能。

高松如的丈夫茅受廷是著名学者,师从国学大师章太炎。丈夫去世后,家道中落(据济南府志载,茅受廷祖上乾隆时即为山东四大盐商之首),高松如上有婆母(孟氏,出自北京“瑞伏轩”孟家,其直系后人有,现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孟宪福先生),下有三子四女,高松如以弱女子之身,毅然担负起全家生活重负,操劳数十载,还清了几十万债务。

女中丈夫高松如,她收藏的古琴,个个是传奇

高松如旧照

高松如熟谙历史及风土掌故,尤爱古诗,所写《悼夫词》(节录):“聚首四十春,庸碌求共存。不期君体弱,常年病呻吟。学富固五车,有志何曾伸?君言犹在耳,君病忽转沉。良师兼伴侣,从此两离分。”“君苦悉告我,我苦向谁云,奔波念五载,债轻子成人。心力已交瘁,屈指发缤纷。蚕老盼丝尽,月落待星殒。单雁哀泣夜,句成泪满襟。”读来感人至深。


拜名师门下,一生与琴相伴

1928年,高松如通过琴家袁叶如先生介绍,喜拜古琴家詹澄秋先生为师。高松如的第一张宋琴“松雪”即为济南工部局局长张子彬先生所赠,张先生好风雅,然性愚鲁虽为詹先生门人,然终未学成一曲,所蓄琴达五十张,堂号“半百琴斋”。

女中丈夫高松如,她收藏的古琴,个个是传奇

詹澄秋抚琴照

高松如对詹澄秋极为敬重,1929年曾于厂肆以五十大洋得唐琴“太古遗音”赠其师,而詹澄秋则将诸城派第三代古琴大师王心葵先生制二百五十床之首,蕉叶琴“听松”相赠,亦为琴坛佳话。

女中丈夫高松如,她收藏的古琴,个个是传奇

1931年,有人邀詹澄秋携唐琴“太古遗音”去日本定居授琴,月薪五百大洋,被詹澄秋拒绝。日寇占领济南时,才知此人为日本特务,为了避祸,高松如送詹澄秋至茅家私第,历城县南山别墅隐居岁余得脱。

女中丈夫高松如,她收藏的古琴,个个是传奇

【唐】“太古遗音”琴 现藏中央音乐学院

拜师以后,高松如全心投入琴道,夙夜不辍,终有所成。(1937年《今虞琴刊》有记载)高随詹习琴长达三十年之久,所习曲目有:《长门怨》、《流水》、《高山》、《归去》、《普安》、《捣衣》、《挟仙游》、《水仙操》、《平沙落雁》、《秋江夜泊》、《石上流泉》、《鹤舞洞天》、《良宵引》、《听泉引》、《潇湘水云》、《梧叶舞秋风》、《凤求凰》、《关山月》、《古琴吟》、《熏风曲》、《墨子悲丝》、《塞上鸿》等三十曲,为唯一全部学完詹先生曲目的弟子。

高松如琴风朴素典雅,指力通透,又带有女性特有的宁静平顺。聆听高松如晚年留下的琴曲录音,根本想象不到是双鬓斑白的老人所弹奏的,指力充沛让很多已习琴多年的人都汗颜。

1945年日寇投降书宣布顷间,沦陷区治安极度混乱,茅家商号全部商品为三火车皮食盐,在铁路运输中被抢掠一空,四十年代末,高松如奔波小市以变卖旧物糊口,无暇抚琴。

1956年,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全国琴人调查时,查阜西录詹师琴曲一套,并录高松如《渔樵问答》、《流水》、《秋江夜泊》三曲,现藏中央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奉师命,高松如又为查公辑诸城派琴曲数首。自后,高松如复埋头抚琴,随师同台演出,多次获誉。遂于珍珠泉畔赁得一室,取名“琴楼”,与詹师及琴友汇集一堂,切磋琴艺,传播琴道,叙志兴怀,其乐融融。与查阜西、吴景略时相过从。

女中丈夫高松如,她收藏的古琴,个个是传奇

高松如抚琴


藏琴藏谱,多为珍品

高松如的收藏,以古琴和琴谱为主,藏琴最多时达十八床,以元造琴家朱致远所制仲尼与元代无名氏所制为最爱,明清古斫七床及心葵先生与詹澄秋斫琴数床,原藏古版古琴谱及多种手抄本琴谱、昆曲谱十几种,戏服十五箱,皆属珍品,明初制琴名家朱致远制仲尼式与元代无名氏所制为高松如最爱之琴,音色俏嫩透润,松灵古淡,1956年录音时古琴家许健先生听过元琴,爱不释手。

古琴自古是君子比德之物,这一点无论儒、释、道皆如此,孔子、阮籍、临济普庵等皆擅于鼓琴,以琴体道。与其它乐器不同是的,每一张琴都有一个雅号,似乎贯注了生命,如:太古遗音、春雷、九霄环佩、月明苍海、一天秋等等,背后还跟着一连串斫琴、弹琴、收藏的传说,这也是古琴的魅力之一。

此为高松如旧藏“松雪”琴。

女中丈夫高松如,她收藏的古琴,个个是传奇

“松雪”琴 高松如旧藏

1960年之金陵,先生仍抚琴不倦。间或参加演出。与少子原探讨古琴律吕之奥秘,颇有心得,遨游乐海,不知浩劫之将至。文革时,数床古代名琴被劈碎焚毁,藏琴仅存:北宋“松雪”、南宋“灵鉴涵天”、“澡雪”及清末王心葵先生斫“听松”。

琴谱亦被烧掉大部分,仅存:清版《琴学入门》、《五知斋琴谱》等几部。昆曲谱仅存乾隆版《纳书盈曲谱》。

女中丈夫高松如,她收藏的古琴,个个是传奇

《纳书楹曲谱》


低调一生,唯琴音永存

1984年后时有琴家及琴人来讨教琴学,有广陵派第十一代大师梅曰强先生、琴人刘正春先生,上海音乐学院的的林友仁教授等等,楼下的琵琶演奏家、古琴家程午加教授亦常来抚琴。

高松如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托世侄中央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孟宪福先生,从中央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复制了詹澄秋先生的十七首历史录音以及自己的三首历史录音。使诸城派的历史遗响得以流传出来,功德无量。

高松如尝言:“三年入门,三十年才可言创新。”、“入流派而不囿于流派,应广收博采。但学一派就要像一派,不能油腔滑调,古人称‘时调’,亦病也。所有大家都是吸收了别人的优点才成功的。” 她一生为人低调,不求闻达,然在继承诸城派的传统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功不可没。

1986年12月,高松如卒于金陵,时年八十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