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城遗响 | 《水仙操》

 读书耕云种月 2019-09-26
因形创声,随时造曲,应物无穷。
——晋·成公绥
在《琴史》一书《伯牙》篇中,开篇便写到伯牙学琴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
伯牙,古之善琴者也。见称于春秋之后,杂见于诸家之书。尝学鼓琴于成连先生,三年而成,神妙寂寞之情,未能得也。成连曰:“我虽传曲,未能移人之情。我师方子春,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与子共事之乎?”乃共至东海,上蓬莱山,留伯牙曰:“子居习之,我将迎师。”刺船而去,旬日不返。牙心悲,延颈四望,寂寞无人,徒闻海水汹涌,群鸟悲鸣。仰天叹曰:“先生亦以无师矣,盖将移我情乎!”乃援琴而作《水仙》之操。云:“荀卿尝曰:‘伯牙鼓琴,六马仰秣。’”鸟兽犹感之,况于人乎?
↑伯牙鼓琴图卷(局部)   元代 王振鹏
老师成连为使伯牙能够更好的体会琴曲的精神,于是带他到东海边,让他独自一人去领略海水汹涌、山林寂静的大自然的气氛。伯牙在这个环境里刻苦练琴,终于学成。并作了《水仙》一曲。
至于目前流传的《水仙》,很多琴家并不认为它是表现上述题材,而是表现了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又名之为《秋塞吟》。
先生此版《水仙操》,由王心葵先生传谱,据本为《玉鹤轩琴谱》,授自高松如先生。
先生说:“此曲初见于明《太音补遗》,又名《搔首问天》、《秋塞吟》”。

各家琴谱论及《水仙操》一曲,均不吝赞美之辞。在《枯木禅琴谱》中是“韵淡调疏,须轻弹低拂为妙”;《二香琴谱》则说:“逸韵泠然,摹神之作也”;《双琴书屋琴谱集成》称赞此曲“缠绵幽咽,顿挫幽扬,能令人听者情移意远,洵绝调也”。

诸城版本的《水仙操》,在先生已经出版的CD中,是第一次被大家所聆听。听着这泠泠琴音,仿佛可见山见水,临摹古意,也恍然可浮现起老先生演绎此曲时的场景,定也如这般朴素又诗意。

由云雪堂主人茅毅先生和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共同打造的古琴专辑——《龙城遗响》分为《洗心》(DVD)、《离尘》(CD)两部分。正式版今年将与各位琴友见面。

《龙城遗响》是为配合茅毅先生《诸城琴谱初编》而设计。其中:
《洗心》(DVD,22首诸城派曲目)良宵引春闺怨凤求凰听泉吟归去来辞关山月阳关三叠石上流泉黄云秋塞挟仙游长门怨平沙落雁流水高山释谈章(普庵咒)鹤舞洞天风雷引、秋江夜泊、渔樵问答、水仙操、捣衣、潇湘水云。( ↑ 点击蓝色字体可查看已更新曲目)
《离尘》(CD,15首诸城派曲目):风雷引、春闺怨、良宵引、凤求凰、听泉吟、鹤舞洞天、挟仙游、流水、高山、长门怨、石上流泉、释谈章(普庵咒)、平沙落雁、水仙操、潇湘水云。
其中诸城版本《潇湘水云》、《普庵咒》、《鹤舞洞天》、《挟仙游》为首次发行

特别鸣谢

山东艺术研究院

山东瑞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关于我们 ————

云雪堂——骨气傲青云,文章高白雪

始创于2004年,

秉承立足传统、沿袭传承、

古今结合、传道解惑之宗旨,

弘扬传统琴学,传播古典文化,

历时十余载,学员近万名,

遍及国内十余座城市及海外地区。

———— 创始人 茅毅先生 ————

茅毅 号可庐山人

广陵派第十二代传人 / 诸城派第六代传人

注册高级调律师 /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特聘专家 / 山东省管理学院客座教授

 /山东临沂大学客座教授 /  

潍坊市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 / 

诸城古琴艺术传习中心主任

精于斫琴和古琴修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