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碗潮汕奴仔小时候的味道,如今已经很难见到了!你有多久没吃过?!

 风吟楼 2018-01-14

 

 在潮汕地区,有一类食物,非常草根,但人们对它们却情有独钟,不仅因为美味,更因为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许许多多普通人家,就是靠它们来填饱肚子的。你应该不难想到,我说的就是番薯、芋头这一类的块茎植物。而在濠江区,除了番薯芋头之外,还有一种块茎植物,跟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民俗活动息息相关,时至今日,许多潮阳人家里还存放着用这种植物制作的食物,以随时备用。这究竟是一种什么食物?


建议在wifi模式下观看,土豪请随意


这种备受潮阳人喜爱的食物就是东京薯。东京薯是清代的时候从国外引进过来的,它的学名叫做“竹芋”。自那个时候起,潮汕很多地方,像濠江、潮阳和潮州的凤凰山区,便开始出现东京薯的身影。而濠江人,尤其是东湖人,对自己出产的东京薯品质尤为自信。


东京薯性凉,有清肺止咳、清热利尿的功效。于是,在以前医药还不是很发达的年代,东京薯甚至被当成退烧的药物来使用,而东京薯做成的丸子煮起来也方便。清水煮至微沸的时候,慢慢将丸子放进去,不停地搅拌,等丸子变得完全透明,再放一点点红糖或白糖,味道清甜,口感润滑,嘴一吸一小碗就全下肚了,特别适合感冒后没胃口的人吃。所以,在以前,濠江的家家户户都会自己种一些东京薯以备用。

 

每年农历正月到二月是种植东京薯的时节,农历七月,东京薯的根茎还很苗条,到了冬至后收割时,它的地下块茎就会长成身粗浑圆的样子,有点像冬笋,又有点像姜薯。小个的留到下一年种植用,大个就拿来磨粉制丸。这也是农户们最忙碌的时候,东京薯要变成东京丸,整个过程全靠手工,程序十分繁琐。

 

先将焦黄的外皮剥去,清洗干净,便可见到白白嫩嫩、几乎都是淀粉的薯肉。随后将薯肉碾碎,再经过农户自制的纱网,一遍遍将细腻的东京粉筛出来,剩下来的糊状的东京薯就可以拿去晒干。接下来,就是将晒出来的东京粉用清水进行浸泡,经过反复换水、沉淀和过滤,一直等到水恢复清澈才算完成,这差不多要花上十天的功夫。

 

等到天晴、阳光充足的日子,就得将洗出来的粉末拿出来晾晒。当东京粉晒到差不多干,还有一点湿度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搓丸的程序。妇女们将东京粉放进布袋里,东京粉在布袋里摇几遍,很神奇地就能凝聚成一颗颗丸子。再经过筛网筛过之后,大小更加均匀,这样,纯手工制作的东京丸才算大功告成。

 

每年冬至后,濠江人采收东京薯,制作东京丸。濠江人认为,东京丸放得越久,清热降火的功效就越好。另外,家里储存着东京丸,也是储存着一份团圆的期盼。冬至过后,一直到元宵,游老爷、英歌舞、演潮剧,濠江的各个村落都有各自的传统庆祝习俗,而相同的是,在他们祭拜的供桌上,一定要有东京丸的身影,它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生活的美好愿望。

在潮汕的传统习俗里,薯粉做成的丸子,形状圆,味道甜,长久以来都被人们视为团圆和甜蜜的象征,另外,东京丸煮熟后酷似鱼籽,所以在民间又有早生贵子、儿孙满堂的含义。在濠江,逢年过节煮上一锅东京丸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人们也很乐于煮东京丸来跟亲朋好友分享甜蜜。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告别农耕生活,村里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在办喜事的时候派送东京丸了,就连东京薯的种植面积也在逐渐减少。如今,东京丸虽然不像以前一样常见,但很多潮汕人仍对它情有独钟,并且热衷于将它与新式的煮法结合。有些厨师会将东京丸和姜薯、椰浆放在一起煮,或者效仿西米露的做法,先将芋头剥皮切块,放入锅里煮,再放入东京丸,倒入椰浆,煮成一道香芋椰汁东京丸,吃起来别有风味。

 

随着农耕时代的逐渐远离,东京丸产量的减少已不可避免,但在人们的记忆深处,总会珍藏着一份甜蜜,闪耀着一颗颗晶莹透亮的丸子。

 

来源:汕头电视台《美食潮》、汕头橄榄台AP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