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3日消息(记者何源 实习记者王洪娇)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去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559亿元的同时,涌现了一大批关注现实的优秀文艺片,其中《冈仁波齐》、《二十二》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让大家对未来文艺电影的市场充满希望。昨天(12日),另一部备受期待、却又“沉寂”六年的文艺电影《无问西东》终于登陆院线。![]() ![]() 主演之一的黄晓明坦言,起初接这部戏因为要饰演清华大学的学生而内心十分忐忑。如今再看成片则“看一次哭一次”,“每次都哭得稀里哗啦,明明知道情节,结果还是被感动。这电影讲的是什么?是勇敢、无畏、真诚。电影有一种无声的力量,虽然大家演得没有很使劲,却深深地被感动。” 《无问西东》最初是为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而拍,片名正是出自清华校歌中的一句歌词“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导演李芳芳曾这样解读这句话:美好的德行和与人有益的言辞,是青春飞扬的根基。每个人都面临纷繁的选择,唯有对自己真诚,内心没有杂念和疑问,才能勇往直前,无问西东。 影片以非线性的叙事方式,演绎了四个风格迥异时空中的人物:上世纪20年代的大学生吴岭澜,经历“理工科才叫实业”的挣扎后,最终遵从内心由理转文、留校任教;抗战时期就读于西南联大的沈光耀,虽当初答应母亲结婚生子平淡一生,却毅然弃笔从戎,开上了战斗机;上世纪60年代的王敏佳和陈鹏,被时代裹挟,最终在险恶与背弃中选择了善良与爱情;当下时代的张果果,在尔虞我诈的职场中,做出了超越输赢的重要抉择…… 虽处于不同时空,这四代人的选择指向了一个共同的主题:追求内心的真实,愿心之自由,共天地俊秀。几位主演也分别说出了自己对“无问西东”这四个字的理解: 饰演吴岭澜的陈楚生说:“我饰演的角色所处的时代中最大的焦虑应该是内忧外患。我们应该打破规则,坚定自己的信念,走出自己的方向。” 饰演沈光耀的王力宏说:“他对母亲的承诺和后来的抉择有冲突。这是个很重很大的承诺,虽然是孝子,但他背叛了这个承诺,肯定让沈光耀内心有不小的焦虑和烦恼。我们现在很幸福,生活在和平的年代。” 饰演王敏佳的章子怡说:“敢作敢为,为自己负责,只问勇敢,遵从内心。” 《无问西东》前期筹备了14个月,导演李芳芳翻阅了上百万字的历史文献,参考了十多万张影像资料,只为最大化还原每一处历史场景和细节。上千件手工缝制的学生、医生的服装,清华学堂,林荫道,每个道具场景都贴近真实,直接将观众拉回那个时代。黄晓明曾用“较真儿”形容李芳芳的执着,“好的电影从业者想做出好的作品,真的需要时间累积。每一个镜头、每一点,她都钻到极致。一场跑步的戏,可以拍十几天。影片中所看到的枫叶,是从外面背了几十袋麻袋背进来,洒到清华校园里拍的。在沙漠里走那一段,也是开车很远到沙漠里拍的。” ![]() 在首映式上与现场几千观众再次同看《无问西东》,感受着周围人的感动,李芳芳说恍若重拾当年制作这部影片时的心情——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内心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回到当年做这个电影的感觉。希望用好的故事感染人,用好的人物激励人,想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些温暖,给大家带来一些力量。” 影片结尾还隐藏了一段“七分钟读懂中国风骨”的彩蛋。在影片中悄然出现、被人熟知、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历史名人,其中被一一介绍:梁启超、闻一多、朱自清、钱钟书等。这个环节引发观众集体共鸣,并再次点题——这些大师们在他们的时代,也和今天许许多多普通人一样,在努力地生活,风骨卓绝。 观众们纷纷表示影片有很强的代入感,提醒每个可能在当下迷失自我的人,要时刻记得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心之所向,无问西东,“它提到了一个特别好的命题,就是珍贵自己,做真实的你。这个导演说的特别好,她把生命的经纬重新编织了,所以不能说哪个时代自己喜欢,是编织在一起。每一个熟悉的演员脸上都有我不熟悉的光,特别好。”也有观众认为,“这个电影体现的一个中心词是人性,爱情也是人性的一部分。这不仅是以前时代的缩影,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写照。” 本帖内容来自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