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病机制的两种研究思路作者:潘晓川 两种思路针灸有疗效是不争的事实,探讨其治病的机制,有两种思路:微观与宏观。 微观思路一个思路是微观的,既从结构出发,用神经、血管、肌肉等概念来解释,由于受到国家政策性指导和支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这种研究中去,到目前为止,六十年过去,众说纷纭,尚无令人满意的结果,即使有一些突破,建立在这样的研究结果上的理论,与中医固有的阴阳五行理论难以兼容,反而有把中医纳入现有西医理论体系的危机。 物质机体是西医的领域 宏观思路另一个思路,是从宏观入手,既从能量和功能出发,以人类最先进的认识,包括科学的、哲学的甚至宗教的、更加贴近中医的原本的思维,也有了长足进展。然而,因为与微观思路相违,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虽然目前还不为主流所认可,但却与传统的中医思维高度吻合,我认为是中医现代化唯一可靠的研究方向。由此建立的理论体系,不需要改造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而且可以引导现代医学的发展,有望最终成为主流医学。 能量的机体是中医的领域 思路差异走微观的路,是以中医为落后的传统医学为出发点,需要完善和发展,微观研究可以名利双收,安全可靠,却离传统中医越来越远,是抛弃中医原有理论的发展之路;走宏观的路,是以中医为目前科学尚未认识到的前沿学科为出发点,需要回归,眼下困难重重,但前途光明,是一条夺回话语权,获得自信之路。 相信经典,回归经典,方能夺回中医话语权 六十年没走通的路依照“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原则,两种研究本来应当获得同等支持,但目前的状况是宏观的研究方法,在国内根本没有什么机会。海外的中医研究,是不是继续走国内六十年没走通的路?需要慎重考虑。 后记:针灸微观研究是对经络系统不自信的产物微观方法,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六十年时间,效价比太低,对中医内涵基本还是无知状态,对中医学思维和方法、真正内涵和价值没有清晰认识。 搞针灸微观研究的,内心其实是不相信经络的真实性的。从微观出发,也可以发展出一套针法,比如干针就是。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大代价去解释一套自己都不相信的经络系统? 煌普:航线的解剖学结构从微观入手,对穴位、经络进行的解剖学研究,其本质即是否定中医为气化层次的医学,强行用物质医学的方法来限制中医,是典型的“医学殖民主义”。 经络是能量在人体中的“航线” 经络本为人体气的循行路线。那么,试问飞机航线的解剖学结构又是什么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