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格斗变为艺术的人们

 蜗牛s66shdvnz3 2018-01-14

最近这段时间由于事情繁忙,好久没跟各位聊聊了。今天就跟大家说说“格斗术”这项让我热血沸腾的对抗性运动吧~

格斗研究的是如何攻击与防守。讲究的是怎样利用有限的资源(身体、简单的器械),来保护自身并击倒敌人的技术。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项运动非常强悍,其实早先刚出现的时候,却是一种以弱胜强的技术,也被称为“弱者的技术”。核心要求就是简单、易操作及有效。为了避免传播暴力这一宗旨,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这里不再多说了。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位世界级的格斗家,一起来领略一下他们的风采吧~

丹 伊诺山度(Dan Inosanto)

丹是美藉菲律宾人,曾被格斗权威杂志《黑带》多次登载过。1988年获得“武术导师奖”。精通菲律宾短棍术、空手道、咏春拳、截拳道。

丹从幼年即开始学习菲律宾棍术和空手道。后在1964年参加美国“长堤空手道冠军赛”时结识了李小龙,并一见如故。后来更是拜在李小龙的门下学习咏春拳与截拳道,成为李小龙为数不多的亲传弟子之一。在学艺期间,丹深刻理解了“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这一开放性的截拳道理念,并将自己的格斗技术发展到了“从有形到无形”的境界。可以说,自李小龙去世后至目前为止,真正继承了截拳道理念并将其发扬光大的人,就是丹。顺带一提,假如大家看过李小龙的电影,一定对李小龙那出神入化的双节棍技术叹为观止吧?其实这个技术,恰恰是丹在拜李小龙为师期间,做为礼物传授给李小龙的

大山倍达

现在一提起空手道,几乎无人不知“极真流空手”或是“空手道极真会”,而“极真流空手”的创始人就是大山倍达。

空手道做为日本的一项传统格斗技法,早年间是由中国传入冲绳,再从冲绳传入日本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空手道在日本一直都是以套路(日文称为“组手”)为主要流传形式,就像现在的中国传统武术一样,重表演不重实用性。

日本人原本一直对自己的空手道抱持着极为盲目的自信,认为这是世界最强的格斗技术。并且觉得美国人学习和发展的美式空手道根本不正宗,属于旁门左道。直到五十年代组团赴美参加空手道大赛,并一败涂地后,才算是认识到了自己的落伍与自大。从那以后,日本空手道界痛定思痛,开始了空手道实用性的发展。大山倍达及其“极真流空手”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所谓“极真流”,就是抛弃空手道中一切与实战无关的内容。从根本理念、技术再到训练,完全按照实战要求重新规范整合的一个空手道派别。

大山倍达16岁拜入船越义珍门下开始学习空手道。船越义珍这个名字估计大家会很陌生。其实在李连杰主演的电影《精武英雄》中,那位由仓田保昭饰演的“船越师傅”,就是船越义珍的影视形象

1964年,41岁的大山倍达正式创立“极真流空手”,并以“千日修以返初心,万日炼以达极致”为流派宗旨。如今,“极真流空手”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培养出来的弟子无论在“K—ONE”还是在“UFC”中,均表现优异。可以说,大山倍达对于空手道走向世界,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极真流空手”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推广范围越来越广,使得传统的日本空手道界渐渐失去了影响,因此招致了他们的反感与抵制。他们将“极真流空手”污蔑为“邪道”、“异端”、“打架空手道”。

就我个人而言,学习武术也好,功夫也罢,固然是有着修身养性、磨炼意志、锻炼身体协调性方面的积极作用。但那只是其附带作用,并不是主旨。格斗技术的主旨就是用来使弱者在面对强者时能够有防身之力,或者更直白地说,就是用来打架的。一味地强调其附带作用,而视主旨于不顾,这实在是舍本逐末的错误做法。中国传统武术为什么不行?就是因为从根本上走入了这条岐途。

艾里奥 格雷西(Helio Gracie)

格雷西柔术家族。中坐者即为艾里奥 格雷西

柔术也叫柔道,是一种日本古武术,讲究的是锁拿、摔法以及关节技。现在世界上最厉害的柔道技术,就是巴西的格雷西柔术。这是由日本的“讲道馆”柔术师傅前田光世,于1914年传授给格雷西家族的。而格雷西家族中柔术最厉害的,当属艾里奥 格雷西。

艾里奥在同辈兄弟中是那种身材矮小瘦弱型的,因此在和他们做对抗练习时经常吃亏落败。在不断地战败当中,艾里奥发现日本柔术中的很多技巧对自己并不适用,于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对传统技术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以适合自身的格斗需求。比如说,他充分改进了柔术中的关节技,最大限度地增加了杠杆原理的作用,使得许多技巧都能够使用尽可能少的力气达到最大的破坏力。这就恰恰符合了柔术的精髓——以柔克刚。就这样,艾里奥从一个屡战屡败者,不仅最终成为了格雷西家族中的最强者,更是成为了全世界公认的巴西柔术代表性人物。

我自己早年间对柔术毫无概念,那时觉得格斗术无非就是在一拳一脚之上争短长。虽然最开始学习的是摔跤,但是在实战中作用并不大,因此对柔术这种类似于摔跤的技术是不大重视的。直到高一时,和一位擅长柔术的朋友比试中,才发现处处受制于人,甚至无法放开手脚施展。最后更是被人家用祼绞缠住颈部无法挣脱,在短短十几秒的时间内就出现大脑缺氧意识涣散的情况,最终举手投降从那以后,柔术给我的印象就是像蟒蛇一般可怕的技术。一旦被对手缠住,万无幸理,哪怕有再多的能耐也派不上用场

李小龙(Bruce Lee)

最后当然是要说一说我的格斗术启蒙者——李小龙啦

李小龙这样的人物,媒体上已经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溢美之词。相信各位也都多少知道一些。陈词滥调这里就不提了,我只说说他对我的影响。

其实我是一个天性柔弱的人,从小学到初一时,只能说是淘气,却并不是强悍的那种性格。那时家住在酒仙桥地区,那是一个以盛产地痞流氓著称于世的地方,因此老是受人欺负为了增加安全感,这才进了体校学习防身技巧,也开始知道有个叫李小龙的人发明了一种叫截拳道的东西。

初中时代所学的摔跤技术常常无法有效地保护自己,因此私下里转而学习拳击与截拳道技术。也就是在那时,截拳道的开放性理念让我对格斗术有了一个飞跃性的认识,并且迅速提升了防卫能力。

什么是开放性理念?就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用李小龙自己的话说就是:“任何功夫练不好,都是软手软脚。无所谓门派,只要能在最短时间内,花最少的力气击倒对手,就是好功夫。”也就是快、准、狠。李小龙做为一代格斗名家,向徒弟丹 伊诺山度学习双节棍,向查克 诺瑞斯(Chuck Norris)学习高段腿法,就是开放性理念最好的证明。另外,李小龙强调的“通过学习截拳道而忘记截拳道,最终开创出属于自己的功夫。”这一理念,同样是至理名言。

从照片上可以看出,李小龙并不是一个肌肉型的人,但却以凌厉的打法著称于世,击败过许多看起来比他强悍得多的对手。最根本的原因即在于这个开放性的理念。换句话说,功夫虽然以身体、技术为表现形式,实际上最根本的致胜之道还是在于头脑,或者说智力。

结合个人经历来看也是一样。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路边蹿出几个野狗一般的痞子,拿着板儿砖弹簧刀伸手要钱。这时候讲道理显然是没用的,真正动起手来,胜负往往只在几招之间。那些花拳绣腿呀,什么出招姿势是否正确呀,好看不好看呀等等莫名其妙的观点,都是根本保护不了自己的毫无价值的东西。一两下就让对方站不起来,才是最有效最有震慑力的方式。

再说下去就又要涉及具体伤人技术层面了,就此打住吧

图片搜集自网络,如侵犯到了您的权利,请您谅解并随时告知,本公众号即刻删除侵权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