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学校文化引领建“家”工作

 沩江学者 2018-01-14

http://jkwwt./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1&aid=24320

作为基层学校工会,努力构建让教职工信赖的教工之家,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之一。几年工会工作的实践,我深深地感到,教工之家的建设与管理,必须由学校文化作引领,并贯穿于各个方面,成为教职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共同追求。

一、在传承中学习,努力构建学习之“家”

每一个学校,都有其历史和文化,人事变动,教师代谢,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却不能随意更改,需要在传承中创新与发展。因此,在建设教工之家时,有必要对学校已有文化作一次寻根与建构,可通过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与领悟,对“家史”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从而增强教职工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建家以后,每学年还要组织新进来的教工系统学习,形成习惯,使身在学校的每一个教工都知晓家底,明晓家史,自觉地融入学校文化。

学习是一种生命的体现。在倡导全民终身学习的今天,作为教工之家的主体——教师,是否具有学习的意识,关系到教工之家的软实力与竞争力。因此,工会可结合校情,在构建学习型的教工之家上多作文章。以学习为抓手,营造阅读氛围,提升文化品位。工会的“助推手”作用可体现在:一是向教师推荐好书,让图书馆的好书流通起来,与教导处教科室联合举行读书笔记、育人故事等交流活动。学习身边敬业乐业的师德模范,开展师德教育大家谈等活动,使教职工自觉悦纳学习,主动提升自己,把阅读充电当作习惯,争做人民满意的新时代教师。

我们乐余中心小学是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营造书香校园、开展读书活动已坚持了好几个年头,工会在建设教工之家时,更是推波助澜,注意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能以热情诚恳的精神为教师提供最佳服务。我们配合学校图书馆在更新充足图书资源、管理改善读书环境方面做了一些协助工作,除了教工之家里安排了一些书,为便于大家阅读,还建立了办公室阅读角。为了帮助教师内化所读所学所思所感,我们定期安排读书研讨活动,努力让每个教师都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扩大学习的面,提高学习的质,使教师有目的地学,有反思地学,有争议地学。

二、在建设中规范,努力构建规范之“家”

在抓好学习的同时,工会要配合党支部、校长室、德育处等部门,全面规划校园文化,在物质文化方面,努力彰显学校个性,突出文化主旨,让校园花花草草、走廊墙壁、角角落落都充满文化气息,使教工的视觉系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反复强化。在制度文化方面,工会要发挥主力军作用,通过教代会,审议通过学校制订的各项制度规范,引导教工以主人翁意识,参与过程,提高民主管理的能力。在行为文化方面,要通过具体的管理工作,引导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办学,开展多样活动,让教工在活动中发扬学校好传统,增强集体意识,争先意识,责任意识。

要让教工之家成为教职工值得信赖的家,工会工作就必须依法加强源头参与,深入人心,走群众路线。一要认真做好校务公开。利用固定的校务公开栏、校园网页等多种形式,公开学校的重要决策、主要工作、相关信息,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二要推行民主管理,发挥上通下达作用。教工的事就是学校的事,学校的事也是大家的事。平时要鼓励教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每周都通过工作反馈了解一线教师的心声,虚心接纳合理建议,科学制定实施方案。集思广益的作风,使校务公开工作凸显了及时性、有效性和透明度。校务公开的质量性和全面性也有了稳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教职工在良性发展的氛围中形成参与再参与的集体主人翁精神。三是开好教代会。在民主化管理中,认真执行教代会制度,完善教代会机制,无论是热点问题、干部评议还是合理化建议,都要依托教代会让教工当家作主。近年来,学校工会换届选举、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中层干部考核方案、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干部民主评议等都递交教代会讨论,在多层面的讨论修改中形成共识。民主管理,也有力地深化了学校的行风建设。

三、在服务中创新,努力构建创新之“家”

作为教职工利益的代言者和维护者,工会要全心全意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密切关注学校工作中可能突发的矛盾与问题,人性关注教职工思想与信息交流等问题,引导教师遵守师德,维护权益,培养能力,提升素质。在服务的同时,工会工作也面临一些挑战与困惑,需要不断创新思想观念,把教工之家的建设与管理落到实处。

教工之家应是“温暖之家”,能急教工所急,想教工所想,心系教工喜怒哀乐,真情关注困难教工的生存与发展动态。

教工之家也应是“温馨之家”,全体成员像亲密的一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活动参与中,能彰显特长,秀出风采,充满活力;教学业务上,能在关注自我成长与发展时,实现共同成长。

教工之家更应是“幸福之家”,现在教师的工作面临很大压力,教师的身心都很疲惫,教工之家,应该是教工生活压力的缓释地,是工作与休闲的调和地,是优化凝聚力的策源地,如何让学校的教工之家,成为教工向往的心灵家园、幸福乐园,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使梦想变成现实。到那个时候,相信不管是学校工会一厢情愿的有意建设,还是学校管理自然形成的文化,都将会润物无声地润泽教工的心灵,成为“教工之家”真正的灵魂,让我们期待并追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