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D打印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进入加速洗牌阶段

 chouchaoshen 2018-01-15

目前我国在3D打印已有部分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中,激光直接加工金属技术发展较快,已基本满足特种零部件的机械性能要求。在这方面,西北工业大学的黄卫东团队采用这类技术直接制造金属零件,并已成功对航空发动机叶片进行了再制造修复。

3D打印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进入加速洗牌阶段

中国3D打印发展近30年,但重大技术方面突破不理想,主要在于缺乏原创技术,核心人才严重短缺,3D打印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3D打印应用市场发展不充分,目前在航空航天、汽车、模具、医疗卫生,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应用仅占很小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中国3D打印行业整体规模逐渐扩大,但“小而散”的现象依然突出。大约500家企业进入3D打印领域,但普遍规模偏小,核心竞争力不强。由于设备和材料等成本太高,应用市场没有打开,很多企业处于观望状态。如果实现规模化应用,成本有望显著降低,预计需要3-5年时间。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3D打印产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 2014年国内3D打印市场规模约为47.4亿元,实现翻倍式增长。2015年我国3D打印市场规模达到78亿元。预计2017年我国3D打印产业规模将达到173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1.36%,2021年产业规模将达到691亿元。

中国3D打印产业规模预测

3D打印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进入加速洗牌阶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3D打印领域研发实力薄弱,人才是关键,需要系统性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应从基础性工作开始,把基础工作做实,苦练“内功”,不要急于求成。3D打印技术来源于材料,只有不断对材料改性,反过来对设备和工艺提出新的要求,才能实现技术的重大突破。

2018年,3D打印领域将开始洗牌,传统制造业领域大型企业将进一步兼并重组3D打印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的3D打印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