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人称揭阳“粿条”为“沙河粉”?

 风吟楼 2018-01-15




近日,揭阳民生热线报道了“蒸粿条”

“遵循古法蒸粿条 糯软剔透味道佳”

……

在报道开头,有这么一句“粿条是潮汕有名的地方小吃,广州人称为“沙河粉”,潮汕人……”,但事实是,河粉和粿条并不是双胞胎,顶多就是同胞兄弟。两种不同的地方小吃,总是让人误会。

粿条
两者关系
沙河粉

潮汕美食学家张新民曾经根据潮州府的《秋八月观神之八》推断出明代就已经出现粿条这种食物,粿条至少有四五百年的历史。


而广州的河粉最开始出现于1860年左右的广州沙河镇,也就只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广州的河粉其实是由粤东客家人传入,而粤东客家人又因为是从潮汕人处习得这种米制品的做法。

原料不同
两者区别
颜色不同

从外形来看,潮汕的粿条,乍看跟河粉长得一样,其实不然。


一是原料不同,潮汕人喜欢爽口和纯粹,所以粿条内没有添加很多薯粉、淀粉,因此吃起来韧性不像河粉,厚度也远远厚于河粉,所以口感比较饱满,潮汕人称饱嘴,河粉则有韧性,潮汕人称“涛”(第三声)

河粉


二是原料不同导致的颜色不同,制作粿条用的是米浆,蒸熟后透明度要比添加生粉的河粉差,所以河粉看起来晶莹透明,粿条则是轻微的乳白色。

两者做法不同

广式沙河粉,会采用米浆+大量的薯粉制作,薄而透明,韧性较高。口感滑柔,粉味较重。


而粿条,主要是用大米水磨成米浆,仅加少量薯粉,甚至不添加。因此,更接近大米颜色而不太通透,相对容易夹断,特点就是米味较重。

  

炊粿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