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汽车按键多为英文标识?用中文按键的车,除了它们还有它!

 求知_时光 2018-01-15

生活中买车,除了颜值和品牌,人们往往也追求高品质高配置,定速巡航、换挡拨片、一键启动、大灯清洗装置等,多多益善。

然而,有些配置你开到车报废都不清楚他是干什么的,这就很尴尬了,买车的时候啥都要,买回来却不知道。

当然,针对这种情况,通常有两种原因:

一是有些配置不常用。例如定速巡航,城市中路况复杂,车流量不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车速会不断地变化着,此时定速巡航的使用率变得相当低。而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是处于城市车流之中,对于迎合长途中减轻驾驶员疲劳的装置就成了装饰。

二是车内有些按键看不懂。市面上的车几乎都是使用英文按键,对于普通人来说,难以理解,虽说说明书上大多会有详解,但是长久不用也容易忘掉吧。

合资车采用英文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为毛咱们大国产不可以用中文,不是常说中文是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语言吗?无论是进口合资品牌还是国内自主品牌,汽车按键采用英文似乎是通用的行规。但凡是还是有例外,比亚迪就是那个例外。

比亚迪是国内唯一一家坚持使用中文按键的车企,并不是全球唯一,因为除了比亚迪,还有一家日系品牌——讴歌,但在众多豪华品牌中销量是比较惨淡的。

以前常说,英语是使用最普遍的语言,慢慢的汉语取代的英语的位置,但是对于汽车来说,好像不是。

为什么比亚迪这样做呢?

老一辈不懂英文,只能摸石头过河,靠按键上的图标勉强理解各个键功能。作为国内自主品牌标杆之一,比亚迪汽车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接地气的推出中文注解的按键设计,据了解,目前秦、唐、宋和元等新能源汽车的车标都换成汉字,车内的按键也统一使用中文。

比亚迪老板王传福曾在央视1套节目中有过解释。他讲到: 比亚迪汽车 按钮标注全是用中文!为什么要用英文,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体现在哪里?如果我们连个简单的中国字都不能去实现,谈何中国梦?

既然按键都要换成中文的话,那么比亚迪宋MAX直接叫“宋大”岂不是更好?

大对数品牌仍用英文,崇洋媚外?

并非说是崇洋媚外,其中还是有科学道理的。

全球通用,约定俗成。汽车上的控制按键主要为多媒体系统、空调系统或者灯光系统控制。这些功能早已存在于家电行业,而且随着时间的流失,潜移默化的植根于人们脑海中。因此在汽车应用方面,汽车公司直接复制了这些文字和符号标识。

因为这些约定俗成的文字或者符号在全世界通用,普遍性和流通性都很强,使用者不需要经过任何的培训就能知道它的意义所在。

汉字标识性不强。汽车功能日益增多,按键数目也随之增加,每个键的面积有限,因而书写的简便性和清晰度成为汽车制造商设计按键时必须面对的问题。中文汉字的笔画复杂,辨析度不如英文字母,因而选择英文标识成为众多汽车制造商的首选。

一些英文字母简写的含义很丰富,比如ABS(制动防抱死系统)、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NAVI(集定位、导航、地图于一体),很难用两三个字就简单表达,使用英文自然会比中文更利于识别,即使把汉字简化,形体上还是比相同数量的字母繁杂,当字体足够小的时候,辨认会有困难。

另外,如果超过3个字母或缩写容易造成混乱的,会设计一个宜读的符号(图形符号)来保证识别度,国家标准规定了按键符号的使用,符号的大小形状在标准里是有详细规定的。而按键功能的首选就是使用标准化的抽象图标,只有当图标没法完全表达意思的时候才加入适当的字符提醒,字符提醒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快的识别。

制造成本。统一使用英文标识,减少个性设计,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成本;产业的全球化,组成一辆车的零部件很多都是车企采购而来的,那么就意味着汽车零部件的一致性对于汽车贸易商来说能减少采购难度,简化采购复杂性。

从字符结构上说,中文字体在设计角度上讲比英文字体要难排版很多。在一般来讲长方形的按键上中文字可能就两个字,英文可以写一小串,占的也满一些。假如使用汉字,不仅工序更繁琐,成本也会大大提升。

字体版权。由于汽车属于商品,因而按键上文字字体的使用涉及版权问题,企业使用字体前需要向字体开发商支付一定费用。英文字体只有26个字母,相对于数量更多的汉字,汽车制造商开发英文字体所需支付的费用远低于中文汉字。

为什么有些汽车又用中文标识?

当然,在国内也不乏在按键上使用中文的汽车,例如比亚迪和讴歌。但即便如此,带有中文的按键比例也并不大,比如A/C、AUX、USB等等依旧没有汉化。甚至在比亚迪车型的面板上还出现有符号、英文按键、中文按键、符号加英文和符号加中文等五花八门的标识,这样一来因为标识的不统一反而会造成识别困难,效果并不理想。

说了那么多关于汽车为什么使用英文标识的话,之后,我们来说说除了比亚迪,讴歌外的另一辆使用中文标识的车。法拉利599GTB“青花瓷”限量版,全球仅此一辆,也是法拉利599艺术典藏版,这辆车和全世界任何一辆法拉利都不同。

当年法拉利要在中国打造一辆全球最特别的法拉利,就委托中国艺术家卢昊、联合法拉利技术总监共同打造一辆特别版。当年拍卖成交价约1200万人民币,1台比40台唐还贵4000块!

听到车名,看到这辆车,不禁会让人响起周杰伦的那首青花瓷,“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满满中国风的味道,也符合我大中华5000年的文化历史气息。

这辆车是法拉利第一次为一个国家而打造的“特别版”车型,全球唯一,而且以后也不会重复这个创意,所以说这辆法拉利是空前绝后!其实这辆车的动力操控和普通599是一样的,只是外表不一样!

这辆法拉利的裂纹不是贴纸,也不是烧出来的,车身是冰玉色漆底,灵感来自宋代的哥窑瓷器。车身纹理由专业技师一笔一划描画出来,再经过纯手工遮盖喷涂和釉面冰裂纹处理,外观很有中国特色。C轴上雕刻了繁体汉字“中国”,够霸气!

为什么用玉器颜色底?因为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玉有着特殊的寓意和价值,象征着财富和身份,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况且玉也被人视为君子的象征!

为了彰显中国特色,设计师在文字设计上作出了独特处理,例如方向盘和中控区的按键都植入传统中国汉字。纂体字的“启动”按钮, 估计连中国人也没几个认识。随车包也是中国元素十足,上面刺有“丝绸之路”四个字,很有中国特色。仪表盘的数字标识也十分具有中国特色,古色古香,很难想象这是一款超跑。车的性能和普通599一样,3.7秒破百,11秒破200,最高时速330。

当年的普通法拉利599大概是530多万,这辆青花瓷599约1200万,比普通版贵670万左右,贵就贵在外表釉面冰裂纹,外观相当于一幅字画披在车身上,收藏价值高!

从法拉利599GTB身上,仿佛一幅美丽的中国风画卷出现在眼前,让人感叹、称赞。

总结:尽管使用中文标识的按键是国人喜闻乐见的设计方式,但是在目前国内汽车市场实际应用中,英文按键依然占据了主流地位。但如果没有这种标识的约定俗成,那么就会出现买日本车的需要学日语,买德国车需要学德语,不然,看不懂车上的标识又怎么开车呢?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需要这种约定俗成,也需要小小的放弃与坚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