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继茅台后,长城也喊出“国酒” 张裕听完不高兴了

 读书耕云种月 2018-01-15

      1月3日,“中国长城  荣耀40年1978-2018·改革开放暨长城葡萄酒40周年暨长城新战略发布会”、“长城桑干酒庄战略升级发布会”在京召开。

发布会上,中粮酒业副总经理兼长城酒事业部总经理李士祎阐述了长城葡萄酒的战略定位与使命愿景:中国长城,红色国酒。

李士祎表示,长城40年发展积累和奠定的九大自信,品牌自信、产品自信、产区自信、布局自信、网络自信、专业自信、央企自信、文化自信、市场自信,将推动“中国长城,红色国酒”更好地肩负起中国国产葡萄酒新时代重任。

 2017年10月16日,长城葡萄酒从香港上市公司中国食品分拆出来,回归中粮集团全资直接持有,公司层面将推动长城酒层面的混改,实现客户、员工、企业合力共赢。

          这是继茅台酒之后,又一家喊出国酒的企业。

  那么,究竟什么是国酒?是代表国家形象的酒,还是代表中华民族传统的酒?还是在国家最重要场合招待外宾的酒?国酒的衡量标准有哪些?按照一般认知,国酒是一个国家最具代表性、最高水平的酒,其衡量标准应该包括历史悠久、入选国宴、经营业绩、品牌口碑、国际地位等方面。

  葡萄酒行业人士陈庄认为,长城祭出红色国酒大旗,是否行之有效值得商榷?第一是否合法,第二是否合理,第三有没有一个公认标准?

      “中国葡萄酒实际上已经是一家独大的格局。张裕的实力遥遥领先。陈庄指出。根据一项最近5年(20122017)包括张裕、长城、威龙、莫高股份、通天酒业等15家国内葡萄酒主要上市公司在内的业绩统计显示,近5年来张裕营业收入在15家上市公司总收入中占比均超过50%

  其中,2017年上半年,张裕营业收入276709万元,15家主要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和为531482万元,张裕占比高达52.06%;张裕营业收入是第二名长城葡萄酒的两倍多,比长城、威龙、通天酒业、莫高股份、通葡股份等14家葡萄酒上市公司的总和还多。利润方面,2017年上半年张裕净利润67006万元,其他14家主要上市公司净利润总和竟亏损4.0842亿元,其中,长城亏损3.6362亿元。

             张裕全球化战略进入提速期


      长城喊出“国酒” ,其优势在于其央企国有的性质和“长城”的标识,但从营业额、盈利能力等方面,和张裕葡萄酒还差得很远。

     近年来,张裕在全球已收购5单,整合优质葡萄酒品牌资产。张裕已经实现了旧世界新世界的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等全球重要葡萄酒生产国、知名产区以及优秀品牌的布局,涉及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4大洲,形成了以葡萄酒、白兰地、进口酒齐头并进的三驾马车,拥有着20余个主推国内外产品品牌,形成了丰富的全球产品矩阵。

  如今,张裕正在变成为一个拥有多个国际优秀葡萄酒品牌的全球领先葡萄酒品牌运营商。未来,张裕在海外市场的业务比重有望在五年之内达到整个公司销售额的三成。

 

      从历史来看,张裕是中国第一家工业化酿造葡萄酒的公司,早在1949年,新中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就将其列为国宴用酒。近几年来,张裕葡萄酒曾40余次登上大国元首访华宴会用酒,是中国入选国宴次数最多的葡萄酒。从市场占比来看,张裕营业收入在上述15家上市企业中占据半壁江山,即使是被宣传为国酒的茅台2016年营业收入在全国21家白酒上市公司占比也只有30.9%


      “要说葡萄酒国酒,中国更有资格担当的是有百余年历史、实力强劲但是低调稳健的张裕,志在全球的张裕虽然具有国酒之实,但估计并没有争抢之意。陈庄说。随着进口葡萄酒关税降低,葡萄酒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多国别葡萄酒加码一身将成为本土葡萄酒企业的标配,争夺或炒作国酒概念来应对消费升级和理性回归,并非长久之计。

    附件:最近5年国内葡萄酒上市公司主要企业经营情况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