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平算法管理应用(二)

 願隨身 2018-01-15



6章 《子平真诠》算法介绍

 

6.1 子平命理之发展与传承

 

清朝以前的论命方法,绝大多数都是以格局为主,兼顾日主旺衰,是格局法和旺衰法双轨并行的。这在命学经典《渊海子平》、《三命通会》中,可清楚看出。到了清朝,子平命学论命方向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把子平法分为了旺衰派和格局派。旺衰派的代表为道光年间专业命师任铁樵的《滴天髓》。格局派的代表为乾隆进士沈孝瞻的《子平真诠》。

 

任铁樵以日主为中心的旺衰法,很是简单明了易学好用,符合喜走捷径的人性;沈孝瞻的格局法虽也是相当系统详尽了,但尚未疏理出一条清晰的路径,好看不好学。这样,人们逐渐走向任铁樵的旺衰门下。

 

为甚么《滴天髓》的旺衰法能条理分明而《子平真诠》的格局法不能简单易学呢? 难道是文人进士的文章表达能力不及民间命师吗? 显然不是的。问题的根源要从内容上去寻找。

 

旺衰法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首先把复杂的五行关系归纳成较为简单的日元旺衰的二元关系,也就是说简化为旺者抑制而衰者扶持的力学模型。这粗看起来是一种取巧,但仔细分析即可发现,五行模型算法的精华就在于四柱对象之格调高低是由五行间的生克关系决定的。若简化为扶抑关系之后,就不再可能正确描述此类过程了。否则,前人又何必要搞出五行生克模型这一复杂东西呢? 一开始就按日主旺衰作判别处理不是更简单明了吗? 显然,清朝以后不少的论命者是走进了一个简化的误区,而后人又因为这一误区的简单易学而成为快捷方式。于是就有了清代以后旺衰法的盛行,而遗忘了《子平真诠》格局法这一正道了。

 

当然,后人在吸收了《滴天髓》的旺衰法后,也不可能把按格局分类的方法完全抛弃,因为五行模型如果不是按格局进行分类根本就不可能有效地合理求解。所以,就逐渐形成了以旺衰主导格局的论命法,也就是以日主旺衰平衡为论命的主线,然后再在旺衰平衡的前提下论格局。这时,格局法在他们的论命体系中只是一种附属,经常用于当旺衰法无法解释命局吉凶祸福时再使用的武器。其实,格局法和旺衰法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论命体系,而以旺衰法的理论指导格局,导致人们到格局法理解的走偏和混淆,这是我们需要认识清楚的。

 

6.2 旺衰法、格局法的区别与局限

 

旺衰法,就是以日主为中心,定出日主及各十神的旺衰强弱,然后以平衡法则定喜忌、断吉凶。旺衰法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定日主的旺衰也就是身旺身弱,然后再确定日主喜什么、忌什么。一般身旺的需克、泄、耗平衡,喜财官食伤;身弱的需生扶平衡,喜印比。强抑弱补、顺势化泄、通关调候,为其最基本的取用原则。

 

格局法论命,以命局中的天地主气(月令司气之神为天之主气,天干中最活跃的十神为地之主气)为中心,立向、定格局、论成败,格局得成者富贵,不成格局者为普通之人,格局败者为贫贱。标准明确,条理分明。

 

简单来说,旺衰法是以日主的旺衰平衡论人生的成败吉凶,而格局法是以格局的成败论人生的富贵贫贱。侧重点并不相同。

 

旺衰法的优势是在推断命主的性格、行为方式、健康状况、婚姻家庭等方面。对于一般性的富贵贫贱、吉凶祸福也能看出个大概。这常会令到初学者折服,自然而然地对它会强烈的信服和依赖。至于测不准的富贵贫贱的层次、吉凶祸福的大小,则多认为是易学难精,而不会怀疑是旺衰法的根本局限所致。旺衰法之平衡扶抑原理,从根本上看,是不可能穷通富贵贫贱问题的,因为这不是简单的二元对抗模型的问题,而是复杂的五行生克模型的问题,必须交由五行算法去解决。

 

格局法主要探究的是人生层次及成败起落之变化,以格局成败论富贵贫贱,以格局高低定人生层次,对于日主的健康、性格、婚姻、六亲之类,都不是它的专长。因为,这些人生事象并不受人生层次和成败起落所制约,也就是说,它并不是格局的管辖范畴。但是,作为五行生克模型的主体,求解格局的成败高低是问题的最具价值的核心所在,也是二元对抗模型所无力克服的难点,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6.3 从数学模型角度看旺衰法与格局法

 

格局法与旺衰法是子平命学中两大学术流派。领军典籍分别是《子平真诠》和《滴天髓》。格局法,其核心是以格局的成败、高低来论命主的人生层次。格局主要按月令划分,不同格局有各自不同的成败高低模式。旺衰法则是以日主为中心,以日主的强弱衰旺平衡为前提讨论五行的喜忌,再划分格局讨论成败。

 

从表面看,这只是方法上切入点不同的问题。而从本质看,则是采用五行生克算法还是采用二元对抗算法求解四柱模型的根本性问题。何谓五行模型呢? 读者必定耳熟能详了,四柱的木火土金水即是。但是,使用甚么方法求解五行模型? 就大有差异了。五行系统内在关系复杂,最简单的还是先按日主为中心区分其强弱衰旺,再从扶抑达至平衡来解释此模型的结构,这就是先将五行归纳为二元再解释模型的方法,衰旺法即是。二元对抗模型的基本理论来源于地球绕太阳公转和地心引力,是西洋科学的理论基础。人们已是十分习惯,普遍使用了的。而五行算法则是直接将四柱之五行组合,按月令之不同区分成不同的格区,再在各个格局中找出十神组合的成败规律,区别高低。它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地球的自转及春夏秋冬,这也就是五行模型的理论基础,两者是有机的一体。直接从五行生克关系去解算四柱模型,这就是格局法的思路。

 

到这里,读者可能会问,既然格局法与五行模型是元配关系,那么按格局法走下去就是了,何以会搞出个衰旺法小三来呢? 问题就在五行算法的难度。千百年的努力,社会都很难拿出一套完善的、实用的、有章可寻的、有法可依的五行论命方法。于是人们就逐渐转回常规的惯性对抗的思路,先将五行简化成日主的强弱,再在不同级别的强弱中解决五行问题。走上了以解决日主强弱旺衰平衡扶抑为前题的论命模式----旺衰法的道路。

 

其实,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一众论命典籍,都是在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这一独特的五行命理模型的算法。它们都是华夏文化千年积淀的结晶。其中有不少精辟的断语,诸如枭神夺食、财多身弱、伤官见官等等,而这些断语所从属的对命理层次的影响,是通常二元算法所无法企及的。遗憾的是,它们都是古汉语、文言文,逻辑性弱,歧义多,系统性差,与数学语言相距甚远。今人阅读起来,远较外文为之艰困,而且后人愈甚,这是十分遗憾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典籍皆以经验汇集为主,系统阐释很弱。今人读来,不是如入莽林,就是望洋兴叹。

 

众多典籍中,唯独《子平真诠》使人眼前一亮。章法清晰,内容渐进,举例典型,界定分明。它承袭先贤的经典论命体系,为格局用神提供给理论依据。以月令格局为中心客观分析体系,把八字根据组合结构划分为大的类型,再推敲细节问题。格局的核心是月令,格局用神是月令定格之物,即财、官、印、食、杀、伤这六神,另加比和劫共八大格局来论命。论命主线非常清晰,系统性强。我们找不到另一本命理书,能像《子平真诠》那样,对五行命理模型作了如此系统而详实、全面而深刻的描述。我们也找不到另一本命理书,能像《子平真诠》那样,对五行模型算法的构筑作出这样周全的贡献。

 

把《子平真诠》中的论述,充实演绎成能适应现代的计算机算法语言,编制成专门解决五行模型的计算系统软件,定将能令五行命理提升到新的高度,延伸到新的领域,令五行学说发扬光大,这是当代后学的历史使命。


6.4 五行模型中划分格局之实质

 

格局是论命的重要环节,在量化程序中也不能例外。根据子平真铨的思路,程序是把十神组合划分为8类格局作分析处理。

 

子平真铨按月令区分格局的规则,实质上就是在每例八字中找出其中十神的领军者,然后按领军的十神区分格局。一般来说,以领军者命名的格局中领衔的那一位神在十神中多是最强势的。即使有少数不是最强的情况,但它肯定也是很重要的主力,而绝对不会是无足轻重的一位。格局分析就是根据其他诸神与领军神之间的关系去判定这一十神组合的级别高低与优劣,进而论断所谓格局的成败。

 

上述对格局的见解,表面看来与千年典籍的传统说法和现今业界流派的表述很不协调,无从交集。但实质上这只是用现代语言阐明划分格局的本义。就像要破解一支球队,先要找出其关键的灵魂人物,再对比他与其余主力的配合状况,即可事半功倍矣。

 

至于业界有人认为论命可以抛开格局,理由是无非都是扶抑。表面看这是直奔问题的本质,但实际上是重陷二元对抗模型的巢臼,是去其精华而取其糟粕的。判定是扶是抑并不困难,问题是扶有印枭比劫,抑有食伤财官杀,十神功效各不相同。组合各异,不是随意选取能解决问题的。五行模型的关键,就是能在扶或抑中挑选出关键之优劣者。这是现今科学界通行的二元对抗模型所无法做到的。万万不要将先人的宝贝当作糟粕抛弃了。

 

6.5 子平真诠是五行模型算法之经典

 

《子平真诠》是一本专论格局的命理书,被称为五行模型算法之经典是毫不为过的。其论命的特点是:以十神格局之成败论富贵贫贱,以格局之高低定人生层次。重点讲的是格局的成败、变化,算法简捷明了。

 

格局论命法,其核心是以格局的成败、高低来论命主的人生层次。月令是论命的中心点(外格除外),格局是论命的主线。至于日元的旺衰,则是被置于具体格局之中的十神关系之一来处理的,是影响格局成败高低的因素之一,在不同的格局中起着不同的作用,重要性也并不相同,是处于次要地位,不能一概而论的。

 

论用神:“八字用神,专求月令,以日干配月令地支,而生克不同,格局分焉。财官印食,此用神之善而顺用之者也;煞伤劫刃,此用神之不善而逆用之者也。当顺而顺,当逆而逆,配合得宜,皆为贵格。”这段话是对格局论命的总论,人的富贵层次在于月令十神的配置。四凶神逆用、四吉神顺用,配合得宜,皆为贵格,这一切皆与日主旺衰无关。

 

然而在论用神成败救应时:“用神专寻月令,以四柱配之,必有成败。何谓成?如官逢财印,又无刑冲破害,官格成也。财生官旺,或财逢食生而身强带比,或财格透印而位置妥贴,两不相克,财格成也。印轻逢煞,或官印双全,或身印两旺而用食伤泄气,或印多逢财而财透根轻,印格成也……”这段话,时而重视身旺身弱,甚至身旺身弱决定着格局的成败。时而无视身旺身弱,格局成败与其一点关系也没有。

 

简而言之,《子平真诠》论命之方法,就是首先按月令找出其对应的格区分类,然后再在不同的格局类别中比较十神的主次强弱,判定其格局成败和人生层次。在每一主要格局类别中,各十神组合关系引致格局是成是败,是高是低,《子平真诠》原文中都给出了单独成章的带有命例的详细论述,这些,都是前人在求解五行生克模型中的宝贵的经验积累,它构成了五行模型算法的重要基础,是急待系统地挖掘和整理的。

 

6.6. 《子平真诠》精髓

 

6.6.1 以月令取格的根本原因

 

学习子平论命,必定绕不过用神格局问题。书籍中最常见的取格局的方法是按月支藏干,取其透干者定之。道理大概是取八字十神中的长者。四柱八字中,月令本身已占一字,若再透干,则该神已是八占其二,比起其余诸神,份额应属多数,是为领军之长者。以此定格,似是天经地义的事。

 

但在《子平真诠》中,一到讨论这一问题的第八章《论用神》,开篇第一句就说“八字用神,专求月令,以日干配月令地支,而生克不同,格局分焉。”强调的是”专求月令”。也就是说,不论透干与否,都是取他。原因是甚么? 没交待!

 

对于这一点,业界至今仍多难接受。因为月令若不透干,它在八字中可能沦落为孤家寡人,在十神组合中势难领军服众。特别是丑辰未戌杂气月分,更显势单力薄,并不可行。于是,不少学者在这里来个阳奉阴违,还是透干为用。更有干脆出书成《子平真诠拾遗》,把透干一条补了回去,以求心安理得。这是严重违背沈公原意的。(说明一下: 已有考证,《子平真诠》实是明代无名氏所作,并非出自清代进士沈孝瞻的手笔。这里取沈公作其笔名,以求行文方便。)

 

沈公在决定专求月令之时,是有着比常人更周全的考虑的。在十神组合中,诸神战斗力的高低,除了取决于它们数量之多少以外,还要取决于它们的状态。有点像谈军队的作战能力,除了关注注兵员数量之外,还要看他的武器装备,是否配备重武器等等。十神的状态就是它们的旺相休囚死。同是一位神,处于旺季的是精力充沛,以一顶两,而处死地的则疲软无力,聊胜于无。这是一定要看清楚的。而这个状态,主要关乎月令。月令所示的神,必是旺者,而与月令相背的,必处死地。因此,只要抓住月令,十神的状态就可固定。相同的神必是相同的状态,而不必另再他求。格神必旺,一目了然。这在量化计算时尤为重要,不是数量多寡所能干预的。

 

沈公在论述中一再强调专求月令,显然是抓住了矛盾的重点,要大家不要受份额多寡之干扰,为后面分格局构筑算法模型打下坚实的基础。后人不理解原意,自以为是更改,是不对的。众多专着、讲义、教材,都遗漏指出这一点,是不负责任的。

 

下面一段话在网上看到的,颇有意思。附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阅读《子平真诠》,有句话像交响乐中不断变奏的主题一样反复出现在各个章节中。

第八章《论用神》开篇说八字用神,专求月令,以日干配月令地支,而生克不同,格局分焉。

第九章《论用神成败救应》开篇说用神专寻月令,以四柱配之,必有成败。

第十章《论用神变化》开篇说用神既主月令矣,然月令所藏不一,而用神遂有变化。

第十四章《论用神配气候得失》开篇说论命惟以月令用神为主,然亦须配气候而互参之。

第十五章《论相神紧要》开篇说月令既得用神,则别位亦必有相,若君之有相,辅者是也。”

第二十一章《论星辰无关格局》开篇说八字格局,专以月令配四柱,至于星辰好歹,既不能为生克之用,又何以操成败之权?”

第二十二章《论外格用舍》开篇说八字用神既专主月令,又何以有外格乎?”

第二十五章《论行运》开篇说论运与看命无二法也。看命以四柱干支,配月令之喜忌,而取运则又以运之干支,配八字之喜忌。

沈氏反复陈述,可知月令作为八字的提纲何其重要!八字分析的源头是月令,整个四柱的力量灌注点是月令,所有天干地支都以月令用神为旨归,抓住月令用神,就可将整个八字的来龙去脉分析清楚。



6.6.2 论命中月令取格必须遵循


《子平真诠》第八章《论用神》,在开篇指明“八字用神,专求月令”之后,接着说了下面一段:今人不知专主提纲,然后将四柱干支,字字统归月令,以观喜忌,甚至见正官佩印,则以为官印双全,与印绶用官者同论;见财透食神,不以为财逢食生,而以为食神生财,与食神生财同论;见偏印透食,不以为泄身之秀,而以为枭神夺食,宜用财制,与食神逢枭同论;见煞逢食制而露印者,不为去食护煞,而以为煞印相生,与印绶逢煞者同论;更有煞格逢刃,不以为刃可帮身制煞,而以为七煞制刃,与阳刃露煞者同论。此皆由不知月令而妄论之故也。”  对这一段话,所有评注真诠的学者必都作出翻译和解说,但是,似乎都未有指明它的重要性。

 

我国古文与新文化运动后的白话文之间的不同点,除了那些”之乎者也”与口语的差异之外,还体现在遣词风格和文章结构上。一般说来,古人行文很少直表使用”必须”、”禁止”一类命令式的词汇,这是因为儒家崇尚”温良恭俭让”,避免文章被指责为粗鄙。代替的办法一是将要强调的段落放在最显着的位置,开门见山。二是用排比句反复重述,提请注意。《论用神》中”今人不知……”这一段话,就是采用这一表达方式。

 

《子平真诠》在这段话之前,《子平真诠》基乎完全没有提到正官佩印、食神生财一类的十神术语。在这里却突兀地大量引用,从文章结构的角度看是有可商榷之处的。沈公为甚么竟然冒犯这般”低级错误”呢? 目的无非是为了开门见山。这里,大量的十神术语,排山倒海,震撼读者,其目的显然不是要大家立即理解各术语的涵义,而是提醒大家注意”专注月令”。不是”专注月令”是不能够厘清这些术语的。目的是在强调”专注月令”本身。十分遗憾的是,一众评注者没有理解沈公的良苦用心,在开篇的评注中大谈其扶抑、病药、调候、专旺、通关,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顶级学者尚且如此,其它人就更难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

 

初学子平命理,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就是这些十神术语。而细读子平命理即可发现,最精华的部分也就是这些十神术语。它们常是前言后语,似是而非的。诸如正官佩印与印绶用官;财逢食生与食神生财;偏印透食与食神逢枭;煞逢食制而露印与印绶逢煞;煞格逢刃与阳刃露煞等等。要区分它们也是要从理解古文入手。

 

它们多数只有四个字,但其中必有主从,一般是主在前而从在后。例如正官佩印,正官是主,印是从。印绶用官,印是主,官是从。都是有官有印,说法不同,喜忌迥异。如何统一,靠的是格局。以格为主。正官佩印,就是正官格带印; 印绶用官是印格带官。有时,也许它们的十神份额分配是完全相同的。例如两组八字四柱相同,只是年柱月柱掉换了位置。从十神份额看来无甚差别,但从格局看则是完全两码事,因为格局变了。要问: “有那么严重吗?”回答是肯定的。按照”月令定格”的原则,格局不同,各十神的”旺相休囚死”就不同,同一份量的正官、印绶所产生的”战斗力”也不同,当然不能等同视之了。这里讨论的前题是”月令定格”。唯独月令定格之神是旺的。

 

如果不遵照”月令定格”的原则,自以为是地取份额多者作为用神定格。那么同一格局中月令就不统一,十神的”旺相休囚死”就无从比较。十神数量之多寡是直观的,旺相休囚死是不直观的。将不直观的东西打乱,子平命理中那些精华术语,甚么枭神夺食、伤官见官为祸百端等等,全都变成不确定的、不可靠的。结果就是无规可循,丧失了术语对命理影响的确定性。把老祖宗最宝贵的遗产丢失了,这必是一个大悲剧。

 

我们必须领会沈公行文的良苦用心,坚守”月令取格”。这才是子平真诠!

 

6.6.3 子平真诠格局法与现代格局之差别

 

再回到《论用神》的开篇第一段: “八字用神,专求月令,以日干配月令地支,而生克不同,格局分焉。财官印食,此用神之善而顺用之者也;煞伤劫刃,此用神之不善而逆用之者也。当顺而顺,当逆而逆,配合得宜,皆为贵格。 这段话是对格局论命的总论,人的富贵层次在于月令十神的配置。四凶神逆用、四吉神顺用,配合得宜,皆为贵格。

 

这里没有涉及日主衰旺的问题,而在论用神成败救应时:用神专寻月令,以四柱配之,必有成败。何谓成?如官逢财印,又无刑冲破害,官格成也。财生官旺,或财逢食生而身强带比,或财格透印而位置妥贴,两不相克,财格成也。印轻逢煞,或官印双全,或身印两旺而用食伤泄气,或印多逢财而财透根轻,印格成也……这里才谈及身旺身弱,可见它是被作为具体格局内的数学模型中的一个变量来处理的。在这一体系中,不是抹杀身旺身弱对命理的作用,而是作为十神变量中的一个来处理。当然,在不少场合,它会是较重要的一个。对比身旺身弱是首要判别依据的旺衰法,两者模型结构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

 

还要说一下现代格局法,即是在日主旺衰平衡主导下的格局法。论命以日主为中心,以旺衰平衡定喜忌,同样以日主的旺衰平衡去决定格局的喜忌和成败。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既论日主旺衰,又论格局成败的综合之法。但实际上是主论日主旺衰平衡,格局只起到了一种附属的作用。也就是笔者在前面讲过的,先按日主为中心区分其强弱衰旺,再从扶抑达至平衡来解释此模型的结构,这就是先将五行归纳为二元再解释模型的方法。它的格局划分不可能是专求月令,那么在各格局的模型表达中势必要嵌入众多特殊点,打上很多补钉,处理必是十分笨拙的。

 

沈公之格局与现代格局法之格局,貌似而神异。现代格局法在区分格局后,首先要问的还是身强身弱,是扶是抑。最后再套用是财逢食生还是食神生财等等术语,基础已存差异,谬误自必难免矣。学者对这两种格局法千万不可混淆。


6.6.4.格局取用以官杀为先

 

子平真诠中以月令定格,实质上就是指定一个格局分类的原则。按不同的月令作分类,在同一类别中各神所处的衰旺程度就一一对应,便于比较。如果没有了按月令取格的”定海神针”,那么,在同一格局内相同的十神就会出现你衰我旺的混乱情况,同等数量会出现功力不同的状况,对后面判别格局的成败十分不利。这是我们要明确牢记的。

 

在按月令作格局分类后,并未解决格局的成败优劣问题。因为每一分类都有其成败优劣的可能性。这时,取用神就是首要任务。以”官杀为先”,是在格局中取用的不变法则。也就是说,八字中有官杀者以官杀为用,无官杀者则取其他财、印、食、伤,以字多势众者取之。

 

为甚么是官杀为先,而不是与财印食伤一视同仁呢? 这要从地球生物生老循环过程的基本规律去认识。对于任何生物过程,是否能符合上天规律正常生长,首要的因素是遭受克制的力量是否恰当,而不是其他。克制力量在五行系统中就是官杀。因此,格局取用官杀为先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也是为历代实践者所证实了的。在判定既定八字富贵贫贱,即决定格局的成功破败、层次高低,先要抓住的是日元-月令-官杀这一铁三角,然后才是其他。这是有理论根据的。

 

然而,并不是说”格局取用官杀为先”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二法则。因为它只是对命理层次而言的取用,也就是《子平真诠》所全力关注之要点。至于其他的很多人生事象,则主要是通过命局中五行组合的相互关系来体现的。这些关系,并不都是遵循”官杀为先”的法则,所以不应简单套用。子平命理中有一些流派,它们对一些人生事象能作精准的预测,却对命理层次摸不着头绪,原因应是没有把握两者取用的区别。

 

人生的成功与否,克制力量的得当是决定因素。所以,青少年要成材必须合理管教,绝不能放任。命理中克制得当,并非聪明伶俐者也会荣华富贵,道理亦同。

 

上面是一点学习体会,也是我在编写五行模型算法中采用的原则。在子平命理中,最大的难点是判定格局的成败、决定人生的层次。而这也是人生改运、趋吉避凶的前提。是应该用心参悟的。

 

6.6.5 格局之成败救忌


 在完成月令定格和取用之后,格局分析即进入到核心部分──五行模型的层次划分。在子平命理中,就是判定人生的层次(富贵贫贱),亦即格局的成败救忌。这是论命的重心,也是最难点。是五行模型算法的重中之重。


在子平真诠中,格局成败及取运是有详细论述的,而且是分八主格逐格论述,占了全书的很大篇幅。可见作者是十分重视的。但是,由于中国古代文章结构不重语法和不设标点符号,词语的多词同义和文句的一语多义普遍存在,加上文章叙述结构与常见科技论文中的逻辑严谨的数学语言相距甚远,今人读来特别艰辛。要将它们像外文科技论文那样直接翻译成现代的文字效果并不理想。现时我们读到的多种评注都是注者对每一段落的阐释和自我发挥,不少是与真诠的含义不相符合的。要彻底搞清楚格局成败救忌的关系,还得自己按编制计算机程序的方法对书中的内容作认真的梳理。


子平真诠中有些关系到格局成败的词语是反复出现的,例如: 成中有败、因成得败、败中有成、因败得成、救解、制化、忌、合等等。但它们的含义不少是不清晰的。例如成中有败和因成得败,到底是比成差一些呢还是比败好一些呢? 同样败中有成和因败得成,是比败好一些呢还是比成差一些呢? 搞不清楚势必乱套。


其实,格局成败基本只有三种,一是成,一是败,再者就是中等(非成非败)。所谓成中有败,意思是格成的主要因素受到损害,致成败局,也就是因成得败,所以是败,切勿看作有小瑕疵的成。同样,败中有成,意思是格败的主要因素得到制约,败象消除,也就是因败得成,所以是成,不应看作是只比败好一点点。


下面是八主格之因成得败和败得救应。从总体看,其中被伤被合是关键所在。特别是大运流年遇上伤合,稍一不慎看漏了,势必满盘皆落索。要特别留神的。


财格因成得败: 财旺生官又遇伤官;财旺生官而财被合。
财格败得救应: 财星如果被劫则可以用食伤通关化泄比劫而生财; 用官星制住比劫而护财; 财星如果党杀可以用食神制杀生财,或者是合杀而存财。


正官格因成得败: 逢财又逢伤官;被合为忌;

正官格败得救应: 官星被伤官所伤,而有印制伤;官杀混杂可以合杀而取清;


印格因成得败: 印透食神泻而又逢财,所以印格用食,生财为忌;透杀以生印,但又逢财;
印格败得救应: 印星如果遭到财星来损,有比劫保护印星,或有合住财星而存留印星。


食神格因成得败: 带杀、印而又逢财;弃食而用杀印时,如果有财,则财星党杀损印。

食神格败得救应: 枭印夺食,如果有杀星可以弃食而就杀印;枭印夺食,有财星来损枭印,使之不能够夺食。


七杀格因成得败: 逢食神制而又逢印;
七杀格败得救应: 杀星被食制而透印夺食以护杀,用财来损印存食可救应。


伤官格因成得败: 伤官生财而财被合;伤官配印而印遭伤(伤官配印而又生财,则财来损印,两败俱伤)
伤官格败得救应: 伤官生财遇财来党杀,合杀可救应。


阳刃格因成得败: 透官而官被伤被合;透杀而杀被合;
阳刃格败得救应: 用官杀而有食伤损官杀,若有重印以去食伤而存官杀,可救应。


建禄格因成得败: 透官而又逢伤官(官遭合或伤); 透财而党杀;

建禄格败得救应: 官星被伤,合伤可救应; 用财党杀,杀被合可救应。


 

6.7. 子平真诠算法之实施

 

如前所述,《子平真诠》章法清晰,内容渐进,举例典型,界定分明。它承袭先贤的经典论命体系,为格局用神提供给理论依据。以月令格局为中心客观分析体系,把八字根据组合结构划分为大的类型,再推敲细节问题。格局的核心是月令,格局用神是月令定格之物,即财、官、印、食、杀、伤这六神,另加比和劫共八大格局来论命。论命主线非常清晰,系统性强。遗憾的是,它是文言文,逻辑性弱,歧义多,系统性差,与数学语言相距甚远。今人阅读起来,远较外文为之艰困,令方法的普及举步维艰。

 

要打破困局,首先要理顺《子平真诠》算法的实施顺序。也就编写出一份让现代人能读得懂、用得上的使用手册式的模板。关键是将全部五行模型,按月令十神区分为8大格局,对每一格局的十神关系列成简明的成败喜忌表格,使之能供诸查勘。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分格局逐项细化,改进提高。最终建成不同的模拟方程组。这样,将能把《子平真诠》中的论述,充实演绎成能适应现代的计算机算法语言,编制成专门解决五行模型的计算系统软件,从而将把五行命理提升到新的高度,延伸到新的领域,令五行学说发扬光大。

 

下面的章节就是笔者按照这一思路编写的。它包括四大部份:

1.       《子平真诠》原文中,把分散在卷二、卷三中有关该格局的说明汇集在一起。

2.       《子平真诠》原文第3146章是对格局及取运的专论,把它们各自分列成第二和第三部分。而在格局的专论原文中列出的命例,都附上对应的十神量化表,以便查对。

3.       将上述内容汇总成一个可供直接查取的成败喜忌表格。

最后的各格局的成败喜忌表格就是这一工作的重心。

 

格局成败喜忌表格的栏目主要有:

l   格号: 与十神量化计算程序相对应的格局编号;

l   细格名称: 十神组合中最具影响力的十神关系,诸如: 财旺生官、财用食生等;

l   主力十神: 包括带有和欠缺;

l   格局之成败及存在的条件;

l   运喜和运忌。

说明: 现时的表格基本上是根据《子平真诠》原文直译得到。所以列出的多是格局的成或败,若没有符合的相应列的内容可认为是不成不败。这一表格需经更多实际命例补充后才能渐趋完善,然后可进一步归纳出相应的模拟方程式,由计算机直接算出其格局成败喜忌。

 

附带说一句,经对原文命例的逐一计算,发觉所用之命例有不少是存在人工斧凿的痕迹,并不都是实际命例。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获得真实的有价值的八字命例并不容易,所以,即便是有人工生成的例子,也是不应苛责前人的。只要它的分析符合格局就可以了。

 

6.8  有关十神的命理术语

 

古人常用一些简短的术语来描述命理中五行之间的生克而产生的影响,后学在研习中对它们必须有足够的理解。此类术语很多,最值得关注的是十神间一一对应的关系。挑选常见的介绍如下。

 

印绶护身:
如自身天干不当令,又没有同类相扶,即日干弱,如果周围干支中遇上生我之印绶,即能生身,转弱而旺。凡印星护身,忌财星克印,喜官杀生印。但如果柱中日干本是较强,又有印星来生,或遇过多之印生日干,就反不为吉了,则又喜财星克去有余之印。

财星坏印:
又叫贪财坏印财星破印。日干弱,喜印星生扶日干,取印为用神,则不喜财星,因即财星可克破印授,印弱受制。若柱中以印为用神,而逢柱中有财星冲、克印星,则为不吉之兆。行运遇之,多主有灾,或丢掉公职(也许是下海),或因财丧命。凡财星破印,须有比劫制财方佳,行运亦同。


伤官损印:

如日干甲木,逢丁火就是我生的伤官,而甲木的印绶就是生我的癸水。如果局中丁火伤官太旺,不利自身,这时癸水虽能帮助克制丁火,但在水火力量相比悬殊的情况下,作为印绶的癸水会受到损害。

 

伤官佩印:

伤官格以印为用神。

 

官印相生:

又叫杀印相生。官杀克日干,须印星泄官杀之力以生身,或身强印弱,喜官杀生印。即所谓:官生印,印生身,富贵双全。杀不离印,印不离杀,杀印相生,功名显达。

伤官伤尽:

伤官格中不见正官,是为大吉。

 

伤官见官:

以伤官为用,或局中伤官气盛,则不喜官星,因伤官与官星相战,其祸不可胜言,行运同此。故有伤官见官为祸百端之说。

伤官用财:

伤官格以财为用神。

 

食伤泄秀:

又叫食伤吐秀,日干强,比劫多,无官杀,须伤官或食神泄日干之力,以趋中和,此为泄秀,而尤喜柱有财星,则比劫生伤食,伤食生财星,财为我享也。日干衰弱,再不宜逢伤食盗泄日干之气,则弱上加弱也,又宜取比劫代身泄气,或印星制去伤食。岁君大运同。以木火通明,金白水清,土金毓秀最吉。

 

食神带合:
如甲年生人,遇丙为食神,后面有辛,丙与辛合,称食神带合。入此格,主当官有职权

食神生财:

如自身天干甲木,柱中有生我的食神丙火,火能生土,土对甲木来说,不是正财就是偏财。所以八字本身如果缺财,碰上食神得以生财,亦是好事。

 

枭神夺食:

又叫偏印夺食食神逢枭。日干强,无官杀,宜食神泄气以成中和,而生财星为福,用神为食神,却遇柱有偏印,偏印制伏用神,克去食神,又使日干更旺,此为凶。此非独食神、偏印,伤官、正印亦是如之。凡伤食泄秀而用,不宜见印星,若遇之,又宜财星克去正偏印为福。

 

财多身弱:

又叫财旺身衰。柱中日干弱而财星过旺,日主不能胜任之,其财反不能享,如三岁小儿要挑一百斤东西。凡财多身弱者,而柱中又有官杀,则财生官杀来克日主,其祸不可胜言。或柱中又有食伤,泄尽日干元气生在财上,其祸亦重。财多身弱,宜见柱有比劫帮身为福,行运遇比劫则发,或柱有印星亦吉,唯须比劫制财以护印。

财神结党:
即财旺身弱,财又成局。

 

财旺生官
身旺,财旺,官弱,喜财生起官星为用。

官星卫财:
柱中财神,被比劫夺去,犹喜官杀克去比劫,使财为日干所享。


财官相生:

如日干自身甲木,这时财为我克之戊己土,土能生金,其中辛金是克我的正官,故叫财官相生。

 

官杀混杂:
柱中既有官星,又有七杀,官杀成党,克伐日干,则凶不可测。日干旺,比劫多,喜官杀相混,日干旺,印星多,也不忌官杀。若身衰而官杀混杂,必然贫贱。身强而官杀混杂,宜去官留杀,或去杀留官。凡官杀混杂,喜印星化官杀而生日干,喜比劫代替日干而受官杀之克。若日干不弱,又喜食伤制去官杀之力,若身弱则喜印星化官杀生身,不宜食伤也。当知,身弱又逢克泄交集,下命无疑。

合杀留官:
天干官杀并见,若正官是乙,七杀是甲,得用己合去七杀甲,保留正官乙。

 

官星逢合:
正官格之正官为大运合去,则官运阻塞。

 

贪合忘官:
阳干食神合去正官为不吉,阴干不忌食神合。

 

官星遇劫:
天干正官,地支劫财,则福力不足。

正官五忌:
一刑冲、二伤杀、三食神过多、四印绶众多、五时归死绝。


孤官无辅:
正官格无财印,难成富贵。


官多变鬼:
又叫身衰遇鬼。 日干衰,有重重官星来克日干,正官过多,则变鬼攻身。此时之官,实乃克身之鬼也。官过多即与七杀无异,祸不可测,唯喜印星化之。大忌柱中有财及运逢财地,必遭大祸。

官星带刃:
日干强,柱有羊刃,喜见正官,尤喜正官通根透干,制伏羊刃,名官星带刃,掌万将之威权。羊刃重而官弱,又宜财生官,或杀混官,行运亦是。唯羊刃不喜正官在地支来冲,反为大凶之兆,名羊刃倒戈。如甲以卯为刃,不喜酉来冲,丙以午为刃,不喜子来冲,流年大运同。

羊刃驾杀:
日干强,柱又有羊刃,喜见七杀,此七杀不可制,名羊刃驾杀,兵权贵显。如七杀过重,又宜略略制之,或有印化之,制者宜行制伏运,不宜印运,化则宜行印运,不宜行财运克印。羊刃和七杀都具凶暴之性,二凶相遇,相互制合反为吉。

食神制杀:
日干衰,有食神,又有七杀克身,杀虽不宜见之,妙在有食神制去七杀也。或日干旺,七杀亦强,无印星,唯以食神制伏七杀,化为权星也。古诗云:偏官有制化为权,唾手登云发少年。此不单食神可制杀,伤官亦可制杀,其理同。唯日干强,七杀弱,不可制也,反宜行财杀旺乡助起七杀也。日干强,七杀强,可制,但不可制过头,如迭迭伤食,七杀被制过份,又为凶兆,不能发达。日干衰,七杀过强,不可制也,反宜印绶化杀生身为上。

杀重身轻:

如自身天干是乙木,没有生在当令的春季,周围又多是重重克我之辛金,是故克我之七杀太重,叫杀重身轻。

 

身强杀浅:

如自身天干是甲木,生于春月当令之时,势必自身强旺,而周围克我之庚金却少得可怜,所以叫做身强杀浅。

 

官印双全:

如自身天干为甲木,遇克我之金为官,生我之水为印,并扶抑相当,没有太过或不及,这就叫做官印双全。


身杀二停:
日干与七杀势力相等,主吉。

比劫帮身:
比肩劫财与日干属同类之物,均可助日干之力,如甲见甲(比)、乙(劫)、寅(禄)、卯(刃)之类。日干弱,不能胜任财官伤食之消耗,柱见比劫则为喜,如柱中财多身弱,喜比劫帮身克财;柱中官杀旺而身弱,喜比劫帮身敌官杀;柱中伤食旺而身弱,喜比劫帮身泄气也,行运亦如之。人命逢之,兄弟有情,朋友得助,社会关系良好,发达亦是必靠兄弟朋友之助。日干本强,又见比劫来帮身,则为祸也。

比肩重重:

如自身天干为甲木,周围的干支里又密布着重重甲木,因是与我同类又是同性,都是比肩,重重相迭。

 

比劫夺财:
又叫比劫争财。 如自身天干为甲木,周围的干支里又密布着与我同类同性的比肩甲木和同类异性的劫财乙木,而我所克的正偏财戊己土却少得可怜,这样自己本已不多的财就要被比肩和劫财分夺掉了。日干强,柱又有多比劫,则比劫之帮身是为凶兆,盖旺上加旺,物极必反,柱中财星本为日干所享,却被比劫争夺去,行运亦是。比劫过旺,须官杀制伏比劫方为福。柱中日干强,比劫多而成为忌神,须柱有官杀制之,行运亦宜官杀旺乡。


6.9 附录: 子平真诠作者之考证

 

《子平真诠》并非沈孝瞻原创。

 

 为了完善五行量化模型及其算法,近两周静心研读了《子平真诠》的有关章节,对《子平真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这里记下一些心得,也许是有用的。

 

《子平真诠》是一本专论格局的经典的子平命理书。其论命的特点是:以格局成败高低论富贵贫贱,定人生层次。

 

世传《子平真诠》是由清乾隆己未(1739)进士沈孝瞻所著。在现时流行的版本中,都有一篇原序,讲述了此书出版的经过。写序的是清乾隆丙申(1776)的胡焜倬。

 

序言先谈及胡焜倬自己学习五行命理的曲折经历,长时间刻苦后,终若有所未得者。戊子(1768)年起,他与同乡章君安用三年时间讨论《三命通会》,彼此辩难,阐发无余蕴。后来,胡焜倬见到山阴沈孝瞻所著的子平命学手抄本共三十九篇,不觉爽然自失,悔前次之揣摩未至,带给章君安看,章氏慨然叹曰:此谈子平家真诠也!’”这种经过漫长探索而突然见到真知灼见后悲喜交加的情绪跃然纸上。后来章君安刊行了这一手抄本《子平手录》,配以名字——《子平真诠》。

 

原序介绍沈孝瞻,讳号燡燔,清朝乾隆己未(1739)年的进士。他天资过人,悟性很高,学问渊深,是个对命理精微非常通晓、能够变化从心的高人。看他论用神的成败得失,用神如何因成得败,因败得成,论用神则必兼看忌神,与用神位置的先后及其生克先后的区别,还有用神的透干与会支,有情无情、有力无力等诸多问题,都论述得非常细致和精辟,详尽而完善。

 

《清朝进士题名录》乾隆四年(己未,1739年)记载,第二甲第82名为沈燡燔。《民国德兴县志·卷六·职官志》中记载,乾隆十六年(1751年),沈燡燔到德兴县任县令。知县部分记载:沈燡燔,浙江山阴人,进士,乾隆十六年任,见名宦’”名宦部分记载:沈燡燔,浙江山阴人,以进士任。洁清自好,明而且勤,讼牍悉清,优礼文士,书院课艺,细加评削,厚给奖赏,文风为之丕振,着有《文藁》。但资料中未提及《子平手录》。

 

从胡氏的序言可见,沈氏写这些文字似乎本没有成书的意思,只是无意间被好友读到,视为命学珍宝,友人认为该书足可以为《渊海子平》做注做解,遂命名为真诠!从该书的实际内容看,序作者的评价并不为过。这部书不但很好解释了《渊海子平》的核心理论,使原始命学不再因论述简明而引发歧义。而且行文毫不婉转委曲,直指要害,论述精辟有力,令学人读后即可理解,使命学避免模棱两可,走上有核心、有重点、有条理的现代分析方法的正路。

 

但世传《子平真诠》为清乾隆进士沈孝瞻所著毕竟只是刊印者的一家之言,未宜轻率尽信的。去年(甲午)有人在台湾中央图书馆查获清敬一堂钞本《耕寸集》,其内容编排与今本《子平真诠》并无大异,似是《子平真诠》更早的版本。该《耕寸集》一册,不分卷,国立台湾中央图书馆藏善本,子部术数类命相之属,题明不撰人,清敬一堂钞本,版框长二十一点八宽十五点五公分。每半页八行,行二十字。单鱼尾,第一第二页版心处有子平真诠四字。耕寸集当即明版子平真诠也。敬一堂自明崇祯十三年(1640)至清雍正九年(1731)有公开出版书籍。而沈孝瞻先贤生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可见《子平真诠》之前身《耕寸集》当非出自沈氏之手,应是明代无名氏所作。

 

至此我们可以试行还原《子平真诠》面世的过程。先列出几个时间关键点。

 

173935岁的沈孝瞻先贤高中进士赴京。

乾隆十六年(1751)赴江西德兴县任县令。

乾隆廿二年(1757)62岁卒于任内。

戊子年(1768)起胡章二人学《三命通会》。

三年后(1771)胡氏得读《子平手录》。

丙申年(1776)为出版《子平真诠》写序。

 

序作者首次读到沈孝瞻所著的子平命学手抄本是1771年,此时沈氏早已去世一十四年了。而且沈氏是卒于江西任内,可见胡氏并不是直接从沈氏手上拿到手抄本。那么,要判定这一手抄本真是出自沈氏之手,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手抄本中有注明,另一是沈氏亲自告诉他。如今字也没写,人也没见着,却肯定它是沈孝瞻所著的,这假冒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再者沈氏所著的《文藁》中,并未提及《子平手录》一事,问题似已昭然若揭了。或许胡氏读到的根本就不是没有书名的手抄本,而是《耕寸集》一类行将失传的善本《子平真诠》。

 

沈孝瞻是乾隆进士,级别可与当今的博士、院士比肩。出版书籍若得其领衔,卖座力必是大大的。序作者胡某,命理群中人,网络大V”。乡里章某,出版业达人。不知从甚么渠道读到这一精彩的《子平真诠》,他们深知其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使其得以传世,决议出版。为扩大影响,想出了借用进士大名的妙计,并编造出一个如获至宝的故事,记述在序文中。果然收到预期效果。

 

这是二百多年前的一件狐假虎威式的假冒公案,也是《子平真诠》能星火得传的关键一步。现今我们对挂名假冒多深痛恶绝,主要是因为作伪者的唯利是图。这是对的。但对眼前的这一公案,大家不妨可以换另一角度去分析。古本《子平真诠》的原作者,应是明代不知名的学者,所以《耕寸集》中题明不撰人。此类学术型的著作,若不作些特殊处理,是很难吸引社会大众的眼球的。此既已是频将失传,要起死回生就需要引入进士这只。有点是狗急跳墙的一着。始作俑者是胡章,而沈进士是无辜的,是完全不知情的。因为,在世传版《子平真诠》出版之日,沈进士已作古多年了。而正是他这乾隆进士的光环,令《子平真诠》星火得传。沈氏是功不可没的。至于胡章二位,不论他们出版的初始动机是否纯正,是否虚撰故事,客观上得令《子平真诠》起死回生,是功德无量的。其他就不要苛求了。没有他们,现在的《子平真诠》势必成为一无所有,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呀! 还有民国年间对子平真诠评注刊行的徐乐吾前辈,虽然在学术观点上常遭人垢病,但他的传播之功也是值得称颂的。

 

之于子平真诠,沈进士的故事可能虚构,但胡氏在原序中的给予的评价还是颇到位的。观其论用神之成败得失、又用神之因成得败、因败得成、用神之必兼看于忌神、与用神先后生克之别、并用神之透与全、有情无情、有力无力之辨、疑似毫芒、至详且悉。从早期子平命学的理论来看、原始子平命学实即格局法论命。《子平真诠》深入挖掘原始子平命学的用神含义、大量借鉴子平三命通变渊源中的富贵命例、将用神与格局的成败、变化的道理阐发无遗、而对具体的流年及涉及的事项较少提及、是古代命学专论富贵的集中体现。


 为完善五行模型算法谈《子平真诠》。对其渊源本来是只想用几句话带过的,没想到扯出一段真假公案。具体学习心得,有容后续。

 

2015.9.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