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聚焦丨山东海洋科研力量占全国半壁江山!优势尚需转为经济贡献

 聪明小帅哥 2018-01-15

  1月13日上午,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召开2017年学术年会,《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指数报告(2017)》正式发布。根据报告,中国的海洋科技创新指数为67.3,居于全球第6位。



  该报告由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及新华(青岛)国际海洋资讯中心联合发布。基于2016年的指标数据,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指数主要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应用和创新环境四个维度,对全球25个样本国家的海洋科技创新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17年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指数前10位国家分别是美国、德国、日本、法国、挪威、中国、韩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

  

  其中,在“创新产出”和“创新应用”两项指标上,中国分别位于第一、第二位。记者了解到,“创新产出”指标主要反映涉海专利申请数量、涉海论文发表数量;“创新应用”指标主要反映涉海科研论文引用量、企业和高校涉海专利申请占比。中国在这两个指标上的明显优势,表明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居于世界前列。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却与这种科技创新优势不相匹配。报告指出,从2006年到2016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从约2万亿元增加到约7万亿元,但占GDP的比重始终徘徊在9%到10%。与不少发达经济体海洋经济占比动辄高达60%相比,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程度还远远不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我国目前的海洋生产总值中有80%来自渔业等传统海洋产业,海洋新兴产业仍未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具体到山东,海洋科研优势也尚未充分转化为海洋经济优势,两组数据可以为证:山东海洋科研力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但2016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GDP的比重约为18%,这一比例与海洋科研力量逊于山东的广东省持平;而山东海洋经济发展龙头青岛,聚集了全国30%以上海洋教学和科研机构、50%的涉海科研人员、70%涉海高级专家和院士,但2016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GDP比重约为25%,这一比例与上海持平。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分析认为,这一方面说明海洋经济的发展本身就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海洋科研与市场需求和实际应用结合得还不够紧密。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乔方利认为,从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角度来看,科研成果难以转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缺引领,不少科学家埋头做实验、写论文,把科学探索作为最重要的事情,缺少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市场需求的意识;二是缺平台,既能搞科研又能做营销、懂市场的“多面手”科学家并不多见,科研成果和市场需求之间缺乏及时沟通、顺利转化的绿色通道。

  

  王凡建议,在当前政府积极搭建创新转化平台、出台诸多科技扶持政策的大好形势下,科学家应主动作为。科研院所也应制订出内部引导体系和实施细则,鼓励科研人员将科研边界主动向产业延伸,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政府和企业找上门。(来源:大众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