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台or青岛,谁才是山东"胶东精神"的代表?

 茂林之家 2019-04-24
烟台or青岛,谁才是山东"胶东精神"的代表?

前 言

一年之计在于春。

季春时节,山东将经济谋划的目光,看向了蔚蓝的大海。

在先后视察了青岛、烟台、威海后,省委书记刘家义主持召开了山东省委海洋发展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来自青岛、烟台、东营、潍坊、威海、日照、滨州等7个山东沿海城市的主政官员齐聚一堂。

刘家义在讲话中指出:“海洋兴则山东兴,海洋强则山东强。”但胶东半岛各市不能搞同质化竞争,要加强统筹推动胶东半岛一体化发展。

烟台or青岛,谁才是山东"胶东精神"的代表?

山东有7个沿海城市

在这里,“胶东半岛”涵盖了山东所有的沿海城市。而在山东历史和齐鲁文化的语境中,以烟台为核心的“胶东”,则是一个历史悠远,内涵丰富的存在,历来有“山东富在胶东”的美誉。

那么,真正的胶东到底在哪里?在山东进行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下,文化意义上的胶东核心烟台,能引领胶东半岛走向“蔚蓝山东”呢?

“三个胶东”,哪个才是你心目中的胶东?

如果从西向东横穿山东,你会发现经过聊城、德州、济南、淄博、潍坊,进入烟台地界后,耳中听到的山东方言便迥然不同,跟之前几个城市语调相仿的鲁西方言相比,烟台话仿佛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语言。

烟台or青岛,谁才是山东"胶东精神"的代表?

烟台市的蓬莱,中国最早的仙境,像胶东话一样充满神秘

多年前,倪萍在央视春晚一段语言风格鲜明的天气预报,以及小品演员魏积安那句充满喜感的“伙计”,让烟台话这种乍听陌生的方言闻名全国。

烟台or青岛,谁才是山东"胶东精神"的代表?

但如果你穿越烟台、威海,进入青岛,又会发现被喜剧演员黄渤带火的青岛话,和烟威两地语调鲜活的方言又截然不同。

这一微妙的方言变化,便是胶东在山东地缘文化与行政区域里错综存在的缩影。

在百度百科的解释中,胶东,分为文化意义的胶东,地理意义的胶东和行政意义的胶东。

烟台or青岛,谁才是山东"胶东精神"的代表?

文化意义的胶东即以胶辽官话为母语,文化习俗也趋于一致的地区;包括烟台、威海和青岛东部。

地理意义的胶东,即胶莱谷地以东的胶东半岛,包括烟台、威海和青岛。

而行政意义的胶东,则指山东半岛地区的全部沿海城市。

所以,如果你去问一个烟台人哪里是胶东,他可能只会说:“烟台和威海;而你去问一个青岛人哪里是胶东,他可能会说:“青岛是胶东,烟威也是胶东”;但你去问一个潍坊人,东营人,你们是胶东人吗?多半会得到一个茫然的表情,“胶东,烟台那边才是呢?”

也许我们可以从传统相声里,找到百年间中国对胶东的印象。

相声四门功课的“学”里,模仿各省方言的技艺叫做“倒口”。像侯宝林、刘宝瑞、马季、郭德纲等著名相声演员,“倒口”到山东方言时说的都是烟台话。反倒是省会济南的方言,只在如经典方言相声《双学济南话》中才偶尔出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中国人近百年的集体记忆里,更倾向于将烟台视作胶东文化和经济的核心。

烟青双城:胶东成长史

如果把时间回溯到两千年以前,春秋时期的齐鲁大地上,以烟台为中心的东莱国成为胶东文明的源起。在已经奠定了农耕经济的商周时期,东莱国算得上少有的以捕鱼、晒盐为主的海洋型文明。

直到春秋五霸的齐国,在著名政治家管仲的扩张战略下吞并了东莱国,将海洋文化的胶东半岛正式纳入了中原文化圈。

也正是借助胶东半岛的渔盐之利和海洋文化圈的拓展精神,谋求争霸的齐国,在商业上积极进取,“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齐国成为了当时的第一富国。

烟台or青岛,谁才是山东"胶东精神"的代表?

春秋时期齐国版图

随着齐国消亡在秦军的兵峰之下,丘陵鲁国的儒家文化压制滨海齐国的商业文明,上升为国家精神,胶东精神,在第一次短暂绽放后进入了漫长的蛰伏期。

直到千年后的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的历史极大移民,让来自天南地北、操着各种口音的百姓迁入山东。而抵御日本倭寇的战争需要,让烟台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卫戍要塞。设在烟台山上的狼烟墩台,一度是整个中国沿海紧张注视的焦点,也奠定了如今烟台地名的由来。

烟台or青岛,谁才是山东"胶东精神"的代表?

烟台地区典型的海防要塞建筑

像生于山东的著名抗倭将领戚继光,祖上便是由安徽戍边而来,这种外来人口的聚集打乱了新语言的形成,反而让烟台地区更多保留了上古莱国“齐东野语”的遗韵,如北和白念做“波”;黑色叫做“褐色”;说话叫“锁话”;吃饭叫“逮饭”;喝水叫“哈碎”,形成了如今极具语言学研究价值的胶东方言。

至于胶东地区的另一个核心青岛,崛起则要晚得多。直到晚清不断开埠通商,沦为半殖民地的国运衰退里,青岛作为通商口岸相继被德国和日本占领,成为掠夺中国煤炭、铁矿资源对外运输的重要港口。

直通山东腹地的胶济铁路,面向全世界的远东自由港,让青岛成为胶东半岛乃至山东最为开放的城市。也让青岛的语言,杂糅了即墨土语和外来方言,更接近山东内陆的官话。

烟台or青岛,谁才是山东"胶东精神"的代表?

万国建筑博物馆的青岛八大关,是当时殖民港口的见证

从上古东莱国海洋型文化的进取精神,到贯穿整个明朝的接纳移民,外交战争;以及晚清以来的西方文明入侵,不断主动或被动注入的外来文化,以烟台地区为核心孕育出的胶东精神,让山东分野出两个迥然不同的地缘文化。

“两个山东”:胶东闯关东 鲁西出响马

时间来到清末民初,南方的太平天国战争,让山东成为当时的中国人口第一大省。然而这个人口状元的背后,却是山东人民无限的苦难。

地窄人稠已然让山东民生艰难,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则更加让山东民不聊生。由于山东省地大人多,又是津浦线的南北枢纽之地,招兵买马、占山为王、火并厮杀不绝,正儿八经地城头变幻大王旗。

由于鲁西、鲁南,由于更靠近内陆,百姓更重乡守土,宁愿起义造反当土匪响马,也不愿动迁。

烟台or青岛,谁才是山东"胶东精神"的代表?

1923年,震惊中外的枣庄临城火车大劫案,成为山东响马最臭名昭著的一次行动

而延续了齐国商业精神,明朝开放传统和晚清对外包容的胶东人,毅然踏上了闯关东的遥遥征途。

从此开始,一个山东出现了鲁西和胶东两种迥然不同的社会生态,山东的文化和经济也从此分野。

有学者统计,清末至“九一八”事变前,中原每年约有50万闯关东者,其中山东人有30余万。在山东30多万移民中,又以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这东三府为最。也就是今天的烟台、威海,青岛和潍坊,而这其中,又以烟台人为多。

如那时的辽宁大连,60余万居民中30多万都是胶东人。许多村庄都是山东人整体搬迁过来,村子内部完全是胶东风俗文化,就连当地方言也硬生生被改造成了烟台话。

烟台or青岛,谁才是山东"胶东精神"的代表?

这种在艰难岁月,勇敢开拓中沉淀下来的集体意识,再加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锻铸的红色文化,让以烟台为核心的胶东地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胶东精神特质。

烟台市曾发起过一轮大规模的胶东文化发掘和研讨,从中总结出胶东文化与精神的内核:

视野开阔,追求进步;干事创业,勇于担当;通权达变,敢于革新;兼容并包,善于协和;顾全大局,甘于奉献。

概括起来,就是进步、担当、革新、协和、奉献。

正是在这种胶东精神的带动下,以烟台为核心的烟台、威海、青岛的胶东地区,始终引领着山东经济的发展。

比如在2018年的全国百强县排行榜上,山东入围的19县中,烟台有龙口、莱州、招远、蓬莱4市;青岛在即墨撤县划区后,仍有胶州、莱西、平度3市上榜,再加上威海的乳山和荣成,仅这“三个胶东”核心城市,就占到了山东百强县的半壁江山。

烟台or青岛,谁才是山东"胶东精神"的代表?

从白色的百强县分布可以看出,鼎盛时,青烟威三市占据了山东百强县的半壁江山

在其他经济指标上,青岛和烟台常年占据山东城市GDP排行榜的前两位,直到去年,济南才以23亿元的微弱优势,抢回了失去14年的第二把交椅。

在上市公司数量上,烟台以38家A股上市公司,47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的数量遥遥领先,排名第二的也毫不意外是青岛的33家A股上市公司,44家境内外上市公司。

可以说,山东富在胶东,既是历史形成的发展格局,更是当前山东经济重心分布的现实写照。

胶东引领山东,谁来引领胶东?

从前文的“三个胶东”,两个山东的简要梳理,可以看出,山东社会与经济发展,从来就不是一家独大,而是多区域竞合。

在如今中国以及全球进入核心、龙头城市带动区域发展的当下,多核的辐射带动作用,显然优于单核。

而新近公布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也提出加快提升济南、青岛、烟台核心地位,形成“三核”引领、区域融合互动的新旧动能转换总体格局。

烟台or青岛,谁才是山东"胶东精神"的代表?

“三核”之中,青岛、烟台比邻并肩,市中心仅相距200余公里,区位过于接近。反而不如济南的辐射效应明显。尤其在山东确立了强省会战略,大力推动济南合并莱芜,下一步融合泰安之后,烟台和青岛,都各自面临着未来发展的多重挑战。

先说青岛。

环顾全国,雄踞山东经济第一的青岛,反而在国家经济发展版图中需要有更大的格局。

在《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中,山东北有京津冀、环渤海,南有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西有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青岛反而不在其中。

烟台or青岛,谁才是山东"胶东精神"的代表?

另一方面,随着2016年青岛成功迈入全国12个城市的“GDP万亿俱乐部”,想要留在第一梯队,前有北上广深领跑者实力超群,后有郑州、无锡、长沙、宁波、佛山等一长串追兵挑战。

在全球化与世界城市(GaWC)研究网络发布的《世界城市名册2018》中,青岛一边成功晋级“全球二线城市”,但城市排名有所下滑。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城市发展亦然。青岛想要找到“存在感”,也要重新审视自我,抢抓国家重大发展机遇,融入全国发展大局。

至于烟台,也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

一方面,烟台近两年经济被济南一路追赶并且还能以微弱优势领先。2017年初,烟台媒体曾自豪的宣称:过去5年烟台GDP年均增长9.2%,拿下3个“全省唯一”。

可从2017年起“风云突变”,GDP增幅开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支撑经济半壁江山的工业,在经济常态下反而受伤最深,转型压力巨大。

另一方面,烟台城市经济呈带状分布,县域经济发达,城市中心发展不突出的问题进一步凸显。烟台要在人口、交通等方面下大力气推进发展。

如今中国对城市的分级,很大程度上是以城市人口为标准,自贸区、国家级新区、高铁枢纽、国家中心城市等国家级规划,始终达不到中大城市人口标准的烟台,只能坐困愁城。

就像修建地铁,烟台虽然拥有700多万居民,却连“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的基础条件都无法满足。

再加上没有融入高铁网络,机场建设滞后,烟台在交通上的日益边缘化,正成为城市发展的短板。近两年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相比青岛、济南每年8万人以上的新增人口流入,烟台的年新增常驻人口,只有2万人左右的规模。

烟台or青岛,谁才是山东"胶东精神"的代表?

烟台威海的交通不便,一直备受诟病

好在,胶东人特有的开拓进取不服输精神,让青岛、烟台在2019年大动作连连。

比如最为开放包容的青岛,就盯上了尚未在青岛落户的181家世界500强企业,出台了《青岛市深化与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合作行动计划(2019-2020年)》,力争到2020年,全市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0家以上,重点跟进目标客户100家以上。

同时,推动智能家居、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海洋生物等8大现代产业集群;放宽落户标准,加大人才引进等一系列培育产业,吸引人才的政策密集推出。

再回到烟台,2019年,烟台提出经济工作要做好8项工作,包括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实施乡村振兴等等。

结语

“要明确目标抓落实,对照八大任务,理清职责、细化措施、稳步实施,确保各项工作在全省争先进位、在全国争创一流。”

不服输、敢拼敢闯的“胶东精神”跃然纸上。

在“三核”引领山东,胶东半岛推动海洋经济腾飞的山东经济新格局中,在胶东,你是更看好烟台,还是青岛呢?

烟台or青岛,谁才是山东"胶东精神"的代表?

文字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