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 初三中考复习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专题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如图为实验室新购置的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用掉一部分盐酸后(忽略盐酸的挥发),不能再表示试剂瓶中剩余盐酸信息的是( )
A.37% B.36.5 C.1.19 g/cm3 D.500 mL 【解析】本题考查了溶液中各个量的变化。由标签中信息可知,该瓶盐酸的体积为500 mL,其密度为1.19 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37%,溶质H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5。用去一部分盐酸后(忽略盐酸的挥发),其体积小于 500 mL,而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37%)、溶质HCl的相对分子质量(36.5)和盐酸的密度(1.19 g/cm3)均不发生变化。 【答案】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D.5 g某物质完全溶于水配成100 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5% 【解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蒸馏水,不一定是溶液;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溶液的浓稀与是否饱和没有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有的物质溶于水,能与水反应,例如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所以5 g氧化钠完全溶于水配成100 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5%。 【答案】C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水的电解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导管中产生氢气 B.常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 C.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加快该反应的速率常加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D.用密度约为1.04 g/cm3的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3%的氯化钠溶液一定要使用托盘天平 【解析】在水的电解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导管中产生氢气;常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加快该反应的速率常加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用密度约为 1.04 g/cm3的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3%的氯化钠 溶液一定要使用量筒,不用托盘天平。 【答案】D 4.某同学欲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蒸馏水洗涤试剂瓶后立即盛装配好的氯化钠溶液 B.用500 mL的烧杯量取所需要的水 C.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氯化钠固体2.5 g D.氯化钠固体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增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解析】用蒸馏水洗涤试剂瓶立即盛装配好的氯化钠溶液,相当于稀释了溶液,试剂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变小;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0 g×5%=2.5 g;则所需蒸馏水的质量= 50 g-2.5 g=47.5 g(合47.5 mL),应选用50 mL的量筒;氯化钠固体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而不是增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答案】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