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蕴章书法讲座【021-月-行草书字形大小】

 MAY的学习簿 2018-01-15

 

  

  

  

  楷书

  行书

草书

  


每日一题:行草书的章法    

    书法的技法有点画、结构和章法。行草书的章法是书写者在完全熟练楷行草的基础上,书写时的一种自然表达与流露,而绝非刻意所为。正因为如此才表现出“贵在天真,妙在自然”的美学价值和审美趋向。写行草书就是拿着笔说话,有些字有逻辑重音,有节奏感。比如说“我的笔。”字大字小都是自然的表现。比如“疑是银河落九天”。姓氏要重,名要轻(笔画较细)。

    一是章法的学习一定是在具有点画和结构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过硬的楷书功夫,是无从谈其章法的学习的。

    二是要在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上下功夫,提高文学修养,这既是内功,也是硬功。自古哪一个文人不是墨客,又哪一个墨客不是文人。

    三是写字就像说话,是用笔在说话。说话有抑扬顿挫,写字也有轻重缓急。我们看到古人的墨迹仿佛犹如梅花纷落,雪花飘飘,这难道不是在用笔诉说、吟唱吗?

    四是行草书字的轻重大小,也要看字形本身的笔画多少和字形大小,不能把大字写小,小字写大。

    如果说章法要是有章可循,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另外,写名字时,姓氏要重写,不可写轻了。这是个常识,也是惯例。

    启功先生曾说过,当你写字的时候,你感到较上劲儿了,你已经失败了。说明写字时,应是轻松自然的状态。

每日一字:月(主笔是竖笔)

    “月”字楷书结体上的要求是上下宜窄不宜宽,左右呈背势。在合体字中作为偏旁时,实际上它代表“肉字旁”、“舟字旁”和“月字旁”三种偏旁,不能混淆。楷行下的月写成竖笔,如有、育。月写在左旁时,楷书写成撇,行书可以写成撇,也可写成斜竖。草书的字形是斜势的,如秋月、九月。在合体字中,是大家熟悉的那种像“3”字加一点的写法,但单体的“月”不可这样写。如明、胡、朝。

    

  


田蕴章书法讲座【021-月-行草书字形大小的规律】


 
月,闕也。大陰之精。象形。——《說文》 

月,有如太空阙门,富于阴晴圆缺变化。月是宇宙间太阴的精魂。象月缺之形。 ——《象形字典》

月,缺也。滿則缺也。——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月,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 《汉典》
 
田蕴章书法讲座【021-月-行草书字形大小的规律】

   
   月yuè —字形是半月形。《说文》:“阙也。太阴之精。象形。”本义是月亮,如月球。引申义有月光,形状像月的物体,计时单位等。如月明星稀,月饼,月份。
 
   天上的月亮,时圆时缺,但圆的时候少,而缺的时候多。这种现象非常形象地反映在字形上。甲骨文的月字,缺而不圆,分明是一弯新月的形象。月亮平均每三十天左右圆满一次,所以后来就拿月来计算时日,平均三十天为一个月份,于是一年就有了十二个月。
 
另:
   
   【构造】象形字。甲骨文像半月之形。因为月亮缺时多,圆时少。金文大同。篆文文字化。隶变后楷书写作月。
 
   【本义】《说文·月部》:“月,阙(缺)也。太阴之精。象形。”本义为月亮。
 
   【演变】月,本义指①月亮:匪东方则明,~出之光|~球|~相。也指 ②月光:落~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月相变化,由圆到缺,一年十二次,每个周期为一月,故引申指③月份,一月的时间:一日不见,如三~兮|~票|~刊。也指④每月:族庖~更刀。引申也指⑤形色像月的: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题(当额处有月形的马络头)|~门|~白。
 
   【组字】月,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是《说文》部首。现今仍设月部。凡从月取义的字皆与月相、光亮等义有关。注意:现在字典里从“月”旁的字,多数并不从月,而是由“肉”或“舟”变来的。
   以月作义符的字有:明、肭、朏、胧、朗、朓、朔、朙、望、閒(闲)、期、朝、朞、朢、朣、朤、𦛨、霸、朦。
   月作声符的字有:刖、玥、钥。
 
资料主要来源:
   ①谢光辉主编《汉语字源字典(图解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
 
 田蕴章书法讲座【021-月-行草书字形大小的规律】

   月( yuè)象形,甲骨文、金文象月牙形,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月”。本义为月亮,引申为形状像月亮那样圆的、时间单位(一年分12个月)、每个月的等。
 
   【辨析】①“月”又为“肉”的变体。②以“月”作意符构成的字有的与月亮有关,如“朗”“朦胧”;有的与时间有关,如“朝、朔、望、期”;有的与肉有关,如“脸、臂、肘、腕、肚、腿、肥、胎”。③以“月”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yuè:刖、钥∣yào:钥。④在台湾,与肉有关的“月”中间是一点一提,不是两横。
 
资料主要来源:
   魏励《常用汉字源流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田蕴章书法讲座【021-月-行草书字形大小的规律】


  甲骨文①就是“一弯皓月悬中天”的形象。所以“月”字是个象形字。金文②像甲骨文,只是中间加了一小竖,古人用以表示月中的桂树等。③是小篆的形体,变得不太像月亮的样子了。④是楷书的写法,更看不出月亮的形状了。
 
  “月”字的本义很好理解,但是由“月”字所组成的词则往往不太好理解,如:“月吉”一词大都指每月初一,但有时也专指正月初一;“月旦”也称为“月朔”,指每月的初一;“月华”是指“月光”或“月色”,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这就是说:此时此刻,只能相望而不能相闻,愿意追随着月光流照于你。至于“月题”一词,是指“马络头”。成玄英疏《庄子·马蹄》说:“月题,额上当颅,形似月者也。”
 
  “月”字是个部首字。凡由“月”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月亮”、“光明”有关,如“明”、“朗”、“朔”等字。
——(左民安《细说汉字》)

 
田蕴章书法讲座【021-月-行草书字形大小的规律】

田蕴章书法讲座【021-月-行草书字形大小的规律】

——(陈政《字源谈趣》)

田蕴章书法讲座【021-月-行草书字形大小的规律】
——《王力古汉语字典》



田蕴章书法讲座【021-月-行草书字形大小的规律】

 【021-月-行草书字形大小的规律】

http://ent.enorth.com.cn/system/2006/05/29/001316168.shtml


来源:互联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