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如此短暂,遇见什么书什么人,应该说背后都藏着机缘。把中医这件事,真正做明白,是知晚成者,犹梅花早发不睹岁寒。而眼下坚信自己的独立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也才刚刚上路。
旧话重提,今时之中医,似乎风度不再,日渐缺失。好歹祖上也阔过,留有余德,老天赏我饭吃,让我行医学会了用经方。老话说,谁理清了经方的脉络和框架,找到了窍门,谁就成就了。这架势想想也是醉了,非常适合我的胃口。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真的找到“真传”了呢?君不见社会上常有一医恃一方吃一片,凭一招吃遍天之现象嘛!
传统认知中,古人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伤寒杂病论》所传亦俱为真知灼见,历代医家都奉为金科玉律,医门圭皋。但医圣谆谆教诲,往往欲言又藏,秘而不宣,往往像是非其人不传。就为这,一招鲜吃遍天,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便多了几份信心和期待。在中医中和祖先对话,余不足之处天资愚钝,又是初来乍到的,也只好下苦功夫,用笨办法。在古人这里潜移默化,自己归纳,自己开悟,还得亲力亲为,亲口尝尝滋味才行。日积月累,从不中断,专心打磨,摸进了门。很多想法其实都是在一次次初体验中慢慢丰富,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步步升级的。借用经方医学的特色,即能治疗一般的疾病,也能祛除顽疾,真的是自豪感满满。我都更加期待明年!!
2016年将至,三百六十五天不长亦不短。15年末再细品经方之广用活用,己摸索出来的门道,无论是经验,医技,还是心态,无疑已又上了一个境界。何况,就算不济,胆识之炽烈,已然强水平。也得益于多年来在医场上的锤炼。现在一套匠气行头,三根手指就够了,只要对证,药少又有何妨?至于剂量问题,经方的加减,再看一下伤寒论吧,要慎重,按仲景原则加减。
经方中医的灵魂,是前人的大智慧。回首往昔。行医越久,所见难病也越多,所治病人也越多。余枕中之秘,层层加持,多有运用,与书友们同享。
小柴胡汤
柴胡桂枝汤
真武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桂枝茯苓丸
续命汤方
五苓散
柴胡桂枝干姜汤
苓桂术甘汤
厚朴七物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
大柴胡汤
四逆散
麻杏甘石汤方
小青龙汤方
大青龙汤方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
射干麻黄汤方
厚朴麻黄汤方
泽漆汤
桂枝加葛根汤方
栝蒌桂枝汤方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小建中汤方
桂枝甘草汤方
半夏散及汤方
桂枝人参汤方
防己茯苓汤方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
白虎汤方
白虎加人参汤方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黄芩汤
小承气汤方
小陷胸汤
桔梗汤
橘皮枳实生姜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半夏厚朴汤
栀子柏皮汤
薏苡附子败酱散
栀子豉汤
茵陈蒿汤方
甘草干姜汤方
理中汤方
吴茱萸汤方
大黄附子汤
赤石脂禹余粮汤
桃花汤
黄连阿胶汤
半夏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枳术汤
枳实芍药散
芍药甘草汤
甘草小麦大枣汤
炙甘草汤
酸枣仁汤
当归芍药散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
赤小豆当归散
猪苓汤
泽泻汤心下停饮见眩晕、小便不利者。
乌梅丸
蛇床子散方
甘姜苓术汤
一部书,关乎医技,默识心箕有真传。随谈即性情,医术本来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东西,每个人从中获取的感悟不同。余跳脱出来,重新审视,拒绝神秘,回归朴实。也不管是不是合时宜,有没有一些中医伪科学的消极和谩骂,有没有资格批评老邪我,留给思考吧。
鉴于这个世界“炮”越来越多,这帮大喷子,看过了就不爽,在这些大喷子眼里,根本就没好人。这又是曲解了...可是结果就在那。要不就真善美,礼孝悌,敬畏祖先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儿,总会有人买账,完全看患者自己怎么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