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端惯性系统市场与技术-2017版》

 智慧的源泉啊 2018-01-15



由于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国防投资,以及商用航空航天和其它新兴应用(如机器人)驱动,使得高端惯性传感器及系统业务迎来新一轮的繁荣周期。


本报告的研究对象:加速度计、陀螺仪、IMU和INS

地缘风险增加、石油危机结束、机器人时代的到来,是高端惯性系统市场的驱动因素

国防和商用航空航天市场一直是高端惯性系统市场的支柱,今天依然如此。传统市场(如国防、商用航空航天等)在经历了2010年至2015年的低迷之后,近两年已经恢复了增长,这主要受益于地缘政治风险的增加和商用航空航天业务的复苏。同时,2015年石油危机结束,加上东方地区,尤其是中国购买力的不断增加,高端惯性系统市场必然受惠。商用航空航天市场依然按照自己的速度发展,SpaceX、Blue Origin等厂商研发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其最终目标不仅能将单位有效载荷的运输成本降低至现有一次性运载火箭的十分之一,还能大幅缩短发射准备时间,有望像飞机一样实现航班化的天地往返运输。


高端惯性传感器市场及应用领域

从长远来看,高端惯性系统市场可能会进入新一轮的繁荣周期,其主要受到两大趋势推动:(1)机器人时代来临;(2)工业应用增长。2017年高端惯性系统市场已经超过30亿美元,国防占据36%市场份额,商用航空航天占据33%市场份额,海事/航海/工业占据剩余的31%市场份额。展望未来五年,高端惯性系统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5%。该市场还在寻找新的机遇来维持增长势头,我们在本报告中会详细介绍。


2017~2022年高端惯性系统市场按照应用细分(军事/国防、商用航空航天、海事/航海/工业、新兴应用)

环形激光陀螺仪(RLG)与光纤陀螺仪(FOG)、半球谐振陀螺仪(HRG)进行激烈竞争;硅基MEMS惯性传感器抓住工业和测试领域的市场机遇

20多年来,硅基MEMS技术逐渐填补了其它高端惯性系统技术之间的空白,但是发展速度比预期要慢。硅基MEMS惯性传感器为低端市场带来了新机遇,1°/h以上的零偏稳定性,加速了工业监控等应用发展。

尽管硅基MEMS技术正在将光纤陀螺仪“挤出”低端应用领域,但是要“征服”零偏稳定性小于1°/h的应用,仍然还不太成熟。类似KVH和iXBlue等光纤陀螺仪厂商试图提升其技术能力,与环形激光陀螺仪、硅基MEMS展开竞争。光学陀螺仪(OG)技术的内部竞争正在发生,开环和闭环方法的环形激光陀螺仪技术也受到半球谐振陀螺仪技术在高性能应用领域的挑战。近年来,由于两大巨头:诺斯洛普·格鲁门(Northrop Grumman)和赛峰(Safran)的投资,半球谐振陀螺仪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如果这种技术的成本效益和生产复杂性问题在未来几年得到迅速解决,那么将会严重影响环形激光陀螺仪业务。

但是,半球谐振陀螺仪的发展可能还需要时间,并且其技术诀窍(Know-how)也给其它公司带来了很高的进入壁垒。霍尼韦尔(Honeywell)仍然主导着环形激光陀螺仪市场,这主要得益于其可靠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技术,完成符合商用航空航天的技术要求。亚德诺半导体(ADI)和Silicon Sensing Systems在MEMS惯性传感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主要面向工业应用。


不同惯性技术的市场份额

高端惯性系统市场的纵向化仍在继续,它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因为市场纵向化可以优化产品和降低成本。不过这需要掌握整个惯性系统的研发和制造,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软件。本报告介绍了高端惯性系统领域即将发生的变化,以及主要应用、技术和厂商。

虽然高端惯性系统市场由行业巨头主导,但是很多机遇正在涌现

高端惯性系统市场迎来许多新机遇,包括机器人、工业自动化、自动/无人驾驶汽车、船舶、飞机和无人机、结构监测、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和微型卫星等。预计这些应用将使得高端惯性系统市场保持长期增长。很多惯性传感器厂商都在探寻这些新机遇,并与终端用户积极合作,以了解这些应用对惯性系统的精度、体积、屏蔽、成本等方面要求。


不同工业应用对陀螺仪零偏稳定性的要求

目前,上述很多新兴应用都在研发和原型设计阶段,所以需求和标准正处于定义中,并且会影响市场多年。机器人时代正在到来,许多传感器在该领域竞争。惯性传感器体系具有优势,必将参与到这场机器人革命之中。


智能手机、互联网、自动驾驶汽车为机器人革命准备好技术


高端惯性系统市场的长期发展机遇

本报告详细介绍了国际武器贸易条例(ITAR)所涵盖的行业格局,以及针对传统和新兴应用的高端惯性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预测。

本报告涉及的部分公司:Airbus, Al Cielo, Analog Devices, AOSense, Arazim, Astrium, Autoflug, Boeing, CASC China Aerospace, Civitanavi, Sagem/Colibrys, Doosan, Elektropribor, Emcore, Endevco, Epson Toyocom, Fizoptika, Freescale, GEM Elettronica, Gladiator Technologies, Hitachi, Honeywell, IAI, iMAR, Innalabs, InterSense, InvenSense, iXBlue, JAE, Kearfott, Kongsberg, KVH, L3 Tech, Lumedyne Technologies, MEMSense, Mikrosistemler, Microstrain, Moog/Crossbow, Murata, NG Italia, Northrop Grumman, Litef, Optolink, Oshkosh, PCB Piezo, Perm, Physical Logic, Raytheon, Sagem, Si-Ware, SBG Systems, Schlumberger, Senlution, Sensonor, Sensorex/Meggitt, Silicon Design, Silicon Sensing System, Sensors in Motion, ST Microelectronics, Systron Donner Inertial, Tamagawa, TDK, Teledyne TSS, Teknol, Thales, Tokyo Keiki, Tronics, UTC Aerospace/AIS Goodrich, VectorNav, Watson Instruments, XSen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