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画面布局疏朗、构图简洁、主题突出、线条流畅,极富韵律感。在设计时无须再做过多的修饰,只要简单直接地反映画面布局和艺术风格就可以了。最后用一个不规则的上部半圆长方形框住,固定画面结构,也把战马的动势锁在画面里,不至于使气势流泻,上方粗楷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下方的细楷体的“山东汉代画像石战马图”相互呼应,尽显潇洒豪迈的汉风。
这套银币在艺术的在创造过程中,化繁为简,呈现出一种更加纯净的色彩。以强化线条组织和结构穿插,凸显出镂刻而成的浮雕感,为原诗原话深厚的人文内容赋予了更具有金属质感的艺术形式。
在《三国志·魏书·后妃传》中并无“甄宓”之名,只有“甄氏”一词。洛神,又名宓妃,在神话中是伏羲女娲氏的女儿,因迷恋洛水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洛神赋》传言原名是《感甄赋》,后人以讹传讹,将“甄氏”和“宓妃”联系在一起,遂有“甄宓”一词,逐渐广为人知。
那么洛神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在中国民间神话故事彩色金银纪念币(第3组)中,我们可以见到其容貌。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彩色金银纪念币(第3组)洛神银币
“洛神”银币是张磊、吴冠英与王以共同创作的图稿,更多仿《洛神赋》之意:水波上的洛神青春少艾,天生丽质,她遥岑远目,一双秋水望着远方,痴情向往;梳着高高的云髻,随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来自天界之感。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似有所期待。精神气质被描绘的孤高而自赏,遗世而独立。
洛神的穿着被描绘得高雅而华贵,“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盘恒髻,耳中明月珠。洛神形体和神态的描绘更具色彩,眼如点漆,唇如猩红,肤如凝脂,青丝一挽,举止端庄,进退有据,形色大气婉约,无矫揉造作之态。她一身绫罗,下裙缃绮,上襦紫绮,敛双袂盈盈冉冉布趋扶摇云水之上。如此的美颜少妇,真真怨不得、也恼不得有曹子建那一声“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泣笑两难全的感怀一呼。
“洛神”银币的雕刻者是李继锋,虽然只是“洛神”大轮廓的表述,不需要精雕细刻,但运笔仍然极为用心,尤其是洛神脚下的洛水,虽为实写,却又夹杂着仙气。研磨的镜面巧用黑白灰效果,与《洛神赋》文中所写的场景交融,恰如其分,减却了几分匠作之气。是曹植对着西沉的红太阳和滔滔东流的洛河水出神的辞赋意境的再现。
在去年热播的电视剧《军师联盟》中,曹植在其中的表现可以说懦弱、轻浮、不识大体。但是历史上的曹植,并不是电视剧中的可怜虫。“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是曹植《白马篇》中的慷慨之言,在他留下的一系列文章中,我们能看到一位有血有肉的,重感情的,有理想的诗人。

《军师联盟》中的曹植剧照
他形象出现在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2组)中。画面中的曹植,意气风发,挥手成章。那时的文人,犹存炎汉气节,诗文风骨遒劲,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被后人誉为“建安风骨”,而曹植就是其中最杰出的文人之一。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金银纪念币(第2组)曹植银币
这枚“曹植”银币的设计者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赵樯。他塑造的曹植既是含蓄蕴藉、低徊抒情的倾世诗人,又是铁骨铮铮、意气风发的乱世男儿。端详此币,其正中描绘了一位高冠蓄须男子,侧身直立,腰佩长剑,衣衫飘动,精神抖擞地左手执帛卷,右手高扬,似乎正在兴头上,仰天吟诗;又似乎在招呼远处的友人高谈阔论。
曹植右手高扬处,赵樯饶有心思地安置上了以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为蓝本创作的《洛神赋图》,而且还特别选取了洛神踏云而来的梦幻场景。画中华盖、彩云都向右飘动,与向右飘动的人物衣衫、帛书缀带以及舆盖上的三条飘带,构成画面上极强的动感,很好地表达出人物欲乘龙迎风飞舞的旷达意境,将曹植后期对自由的极度渴望用极富意境的表达手法表现出来,生动至极。
不过说到曹植,恐怕很多人最早熟悉他的还是那首《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