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特点、要义 1、全身放松,不用拙力,腰脊不可软。避实击虚,见缝插针,不与对手斗力,而是斗智、斗巧。 2、胯如磨盘(一般不动),腰如磨石(转动),肘如推磨石的把。胯与腰反向,拧扎脊柱如拧麻花,下沉发劲。 3、两肘、两膝相错剪,能剪断“钢筋”,腿是合中剪刀步。守中、合中、用中。 4、掌心力从脚掌印,一指霹雳万人惊。把把是足掌劲从下翻上从肘、膝、膀、胯等涌出,全凭心意含。 5、两膀后翻,如坠扎入地下十楼之底层。一动即有钻翻劲。 6、松膀坠肘,胸如悬磬,外开内闭,收下巴,顶头悬,耳听身后,眼观六路。要贯彻始终。 7、胯与膀合,膝与肘合,下找上合,全身六张弓,把把如此。挺扎腰脊,内撑圆裆,反弓一粒精,关节处全是练反弓。 8、肘当手用,膝当脚用,肘为接触点,腾出手;膝为接触点,腾出脚,出其不意袭击,把把单重,松弛发力,无意之中是真艺。 9、在“虚”,“无”处下功夫,虚即是实,无即是有;如看画,不仅看实处,更要看空白处,虚处才显水平;以虚击虚,神化之功。 10、守中合中用中.中定决定一切.用手肘合自己中线(心);用腿膝合自己中线(裆)。 11、多学习老子,庄子、西游记、西厢记等书,文化与拳理,内功相通,领会其中精妙之处。 12、伸懒腰劲是真劲,打拳、练功就是这个劲。 13、打死不抬肘,只要肘不抬,就有机会赢,否则,一败涂地。 14、如鸡打斗,血流满面,毫不退缩,练心意拳没胆,就说明没得真传。 15、重心在二、四区域倒虚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处处有虚实。练完,散功驴打滚,躺床上各个方向滚。能打七个滚的驴是好驴。 16、每把击敌反关节,身体拿人,劲气拿人。制敌虚弱、难受处。 17、见血分身训练法,练定力,敌方拳、肘到肉了,我才动,一击必杀,内心平静,泰山崩于前,猛虎啸于后,面不改色心不慌! 18、与敌打斗,身体是线对敌,减少被击打面,不可以面对敌。 19、若能悟通婴儿玩,打法真形是天成。 20、用石头(膀、胯、身、膝、肘)砸鸡蛋,而不能以卵(手、脚)击石。 21、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 22、汽车撞人,不用招式,是能量击人。 23、打人如割草,关键在身法、步法、腿法。 24、一动就使敌失中,速度靠“心”到达。 25、千狠万狠,“松沉”根本。得其“一”而万事毕。 26、每把拳都是脚底涌泉翻起的劲,而不是两手空划拉。 27、练时无人当有人,用时有人当无人。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出手入手紧随根;你加快,我快加风,遇敌好似火烧身;拳打三下不是真,瞅见形影不为能,脚底好像搓地风。
二 三节说 三节即根节、中节、稍节。根节催,根节能动,高人一筹。中节不可空,中节为接触点。根节为枪杆子,中节为枪尖、刀刃,稍节为枪缨、刀环。多在根节上下功夫。即下盘、腿、膝、下巴、胯、腰、膀、丹田、腕、脚跟、 1、从三盘:下盘为根节,中盘为中节,上盘为稍节。 2、从两脚:脚跟为根节,脚掌为中节,脚趾为稍节。 3、从两手:腕为根节,掌为中节,指为稍节。 4、从中身:丹田为根节,腹为中节,胸为稍节。 5、从两臂:膀为根节,肘为中节,手为稍节。 6、从两腿:胯为根节,膝为中节,脚为稍节。 7、从头部:地阁(下巴)为根节,鼻为中节,天庭为稍节。 8、从整体:腿、膝足为根节,身躯为中节,头、臂、肘、手为稍节
三 九要 1、扎:腰脊竖直下坠扎,收下巴,顶头悬,上下抻拉,要扎根。 2、提:轻提谷道,如忍大便状。 3、顶:舌顶上、下牙根,头顶天,两手掌根顶劲。 4、松:两膀松沉坠扎,两肩如两匹马拉,全身放松,肘尖不可抬,肘尖始终下扎坠扣。 5、缩:两胯、两膀尽量缩劲,如螃蟹缩入洞 。 6、催:松肩坠肘,膀子往下沉扎坠,肩催腰,腰催胯,胯催膝。根节催。 7、裹:两肘合中向里裹劲,膀根催动,两膝合中向里裹劲,胯根催动。 8、扣:胸是内闭外开,空空洞洞,收下巴,通任脉. 9、挺:挺也就是穿,起钻落翻,是脊柱之起钻(起钻就是穿),落翻是打。
四 李复祯心意六合拳攻击点:要害目标
1眼睛2 耳门,耳根3后脑(致命)4腮部5太阳穴(致命)6咽喉(致命)7颈大动脉(致命)8心窝(致命)9两腋窝10两肋11腰眼12阴部(致命)13尾巴骨14胃部15膝关节16踝骨17手指、脚趾18头发19胫骨 。 眼睛为首要目标,打人必打眼,不打眼艺必浅。 不可乱用,害人即害己,慎重!
![]() ![]() 五 妙手空空解 把自己当成无小臂之人,身体下沉用膀催肘打五行拳、十二形等;把自己当成无两脚之人,胯催膝,膝当脚用,肘当手用。腾出手脚比别人多两手、一脚。
![]() 六 虚实解 刚猛之膀、肘中有蓄劲,留余地,如石头中有空虚;虚手中有实劲,绵里藏针,对方以为虚,实是有刚劲藏,突然袭击,冷不防。如太极阴阳鱼图,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变换。 虚虚实实神会中,实虚虚实周身功,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法空劳形,虚守实攻变中窍,中实不发艺不精,虚守自有实虚在,虚实实虚攻不空。
![]() 七 双重(zhong)解 左胯实,左肘虚灵,右肘有劲,正确;右胯实,右手虚灵,左肘有劲,正确。左胯实,左肘有劲,为双重;右胯实,右肘有劲,为双重。左胯虚,左肘虚,双虚为病。如破双重,必要六合,下找上合,胯找膀合,膝找肘合。前后左右上下平衡。
![]() 八 常有师祖武功特点 1、功把大:基本功扎实:非常重视软功,可与杂技团比拼,激发出潜能。每把根节催动,根子发力,是整体下沉发劲,身劲靠人山也愁。 2、速度快:走近道,是截打,冷不防,后手、后腿藏,突然袭击拳打不知。 3、落点刁毒:打要害,打敌难受处,打四两虚弱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敢互换,我损失小,敌吃大亏。所谓“见血分身”。 4、智慧高:避实就虚,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不打无准备之仗。 九 返身训练 肩在手前,手在脑后。常有心意六合拳身法秘诀关键是返身,两膝相摩,剪子步,一腿下扎,另一腿合中摩膝踩出,胯为轴,后插步,转身剪子步又打,可打五行拳、十二形、狸猫倒上树等,如猛虎关笼子里,虎在笼中散步,灵妙在其中。
![]() 十 松透劲 懈又懈来松又松,吾气未动似病翁,忽然一声春雷动,千军万马把阵冲。放松是为了发力。松得透才能发得尽。吾门是横撑开松弛发力,以虚击虚。
![]() 十一 穿透劲 每把拳,意将敌打穿、击透,不可一击即回。练时要不留余地的把把如刀穿通,所谓绝劲;用时用八分,留二分。 十二、 二 四区域发劲,妙劲产生 身子中正,收下巴,顶头悬;在二、四点区域下沉扎发劲,能产生奇妙的能量,要注意运用。两脚一站三体式,前脚为1点,后脚为5点,两脚中点为3点,1和3之间为2点,是区域;3和5之间是4点,也是区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