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窑展览| 这可不是普通的圆碗哦!

 看看58qpf0z9kx 2018-01-16

北宋早期 定窑白釉六花口碗(一对)


年代:北宋早期


器物整体呈六花口形,,圈足较高。全身施满釉,只有圈足上不施釉。圈足处有若干粘沙痕迹,是典型的北宋早期定窑的特色。


该花口碗从俯视图看很容易会误解为圆形花口碗。而实际上,该碗并不是普通的花口类型,而是呈椭圆形的花口形状。这并不是因为窑工烧制的时候工艺不成熟,导致的变形结果,而是故意做成椭圆形状的器形。我们还收藏有一件年份早一些的椭圆形花口碗,可以更加明显的说明这个问题。该碗是大收藏家Carl Kempe的旧藏,曾经长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艺术馆做展览,后来流向了市场,辗转多处后被“竹林”收藏了,曾经在2011年“清雅集古”的首届瓷器展中展出过。该碗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出来是椭圆形的花口形制,底足是椭圆形的如意形状。


这种椭圆形的碗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酒具,来源于唐代的金银器做法,是作为“罚觥”或者“劝盏”使用的。其最初始的造型要追溯到“曲水流觞”时期的“觞”了,也就是汉代的“耳杯”了。扬之水先生在“奢华之色”卷三里面曾经有篇幅专门介绍过此类器形。所以,椭圆形的花口盏以往都误认为是烧制变形的结果,而实际上它的本意就要烧制成这种造型。往往这种都是花口出筋,仿金银器的造型。这种现象在龙泉窑里面也有存在。


晚唐五代时期的花口造型往往比较夸张和突出一点,进入北宋以后变得内敛和稳重,往往不那么明显了。这也使得椭圆形的造型逐步接近于圆形的造型了。这次展览里面,通过比较五代时期的C.K旧藏的椭圆形碗和本件北宋时期的花口碗,可以感受的出这种变化的过程。


2011年首届展览时的海棠杯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