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名镇名村不得“大拆大建”,不得造大量“假古董”!

 汀澜书院 2018-01-16



重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

名镇名村的资源很丰富

各有特色


▲巫溪县宁厂镇


如何保护、利用这些名镇名村

不仅要留得下原住民

还要留得住游客

名镇名村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

已经出炉

正面向大众征求意见


不能盲目单一发展旅游
1


所谓“名镇名村”,是指拥有独特文化、自然景观、产业景观等特色资源优势的镇和村,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重庆历史文化、传统风貌。


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传统村落、重庆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


“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涉及自然、文化、历史、产业等多个方面,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产业发展等,不宜盲目单一的发展旅游。”重庆市城乡建委有关人士表示,比如名镇名村的新增建筑,应将长远发展作为前提,结合人口发展、三产融合等,并考虑镇、村的环境承载能力。


保护第一,也可合理建新
2


去名镇名村,大家最想看到原汁原味的老重庆,而不是大量的“假古董”。


名镇名村的保护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实体保护,包括整体风貌、历史遗存、传统建筑或历史建筑,以及具备产业构成及产业景观资源特色的自然环境、生产场所和生产设施等;二是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如何保留名镇名村的风貌?征求意见稿中指出,首先应遵循“保护第一,抢救为主”的原则,根据其历史遗存的历史价值、建筑保存情况、规模大小进行评定和分类,对于已被登录为文物,或是尚未登录但历史价值较高的历史遗存,应遵循“原真性、整体性”的保护原则,进行重点保护。


其次,应符合“利用为辅、合理建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不改变影响风貌特征的情况下,可以赋予旧建筑新的使用功能,使其为现代生活与旅游服务。


名镇名村要增设停车场坝
3


不管是住在名镇名村的村民,还是前往休闲观光的游客,都需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让村民住得舒服,让游客感到方便。


征求意见稿中,要求名镇名村在新区建设和旧区改建时,同步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其中,镇村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园林绿化、供气、供水、排水、通信、生活垃圾分类和收运、公共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车站、市场、村镇服务中心等。


名镇名村会吸引大量的游客,特别是周末和假期客流更多。因此,道路和停车场的建设也成了重要的内容。征求意见稿要求,村内公共路网整治后应满足不同的通车、错车要求,但不宜盲目扩大村道宽度,避免景观尺度的破坏。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渝北区

龙兴镇

九龙坡

走马镇

北碚区

金刀峡镇

巴南区

丰盛镇

江津区

中山镇、白沙镇、塘河镇

酉阳县

龙潭镇

荣昌区

路孔镇

铜梁区

安居镇

永川区

松溉镇

綦江区

东溪镇

巫溪县

宁厂镇

合川区

涞滩镇

石柱县

西沱镇

潼南区

双江镇

开州区

温泉镇

黔江区

濯水镇


市级历史文化名镇

酉阳县

龚滩镇、酉水河镇

江津区

石蟆镇、昊滩镇

奉节县

竹园镇

大足区

铁山镇

巫山县

庙宇镇、龙溪镇

万州区

罗田镇

涪陵区

青羊镇

綦江区

郭扶镇

秀山县

洪安镇


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

还包括:


5个三峡库区迁建保护传统风貌镇:

涪陵区蔺市镇、巫山县大昌镇、忠县洋渡镇、

云阳县云安镇、丰都县高家镇;


8个亟待抢救的传统风貌镇:

永川区板桥镇、江津区四面山镇双凤村(属江津区凤场乡)、

大足区雍溪镇、荣昌区安富镇、

彭水县郁山镇、奉节县兴隆镇、

秀山县石堤镇、酉阳县清泉乡。


这样对“名镇名村” 进行保护


征求意见稿中,对名镇名村有严格的保护控制措施,主要分为修缮移建重建(复建)三大类。建筑本体的保护级别,依次分为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根据不同类别,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1
修缮:须原材料原工艺进行

  

修缮建筑物,需满足三大要求。


一是文物应满足不改变文物现状的要求;二是历史建筑满足保护建筑物本体原有风貌的要求,建筑内部可进行改建;三是传统风貌建筑宜传承传统作法,做到风貌协调。


建筑保护修缮中,对重点部位如屋顶、墙身、地面、台基的修缮,在满足与原风貌统一的同时,应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让建筑可以抗老化、防水、耐火。


2
移建:原址或本体有危险

  

历史遗存的移建,必须满足三大前提:


一是整体性已经遭到根本破坏,但还保存着少量历史文化内涵,或有特殊艺术、科学价值的个体建筑,原址保护已经失去意义,可考虑将其移建到其他区域妥善保护。


二是原址位于地震断裂带、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区域、河滩洪水淹没区、陡坡口等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段。


三是保护对象是污染源和易燃易爆仓储或生产设施,应移建至安全、人口稀少的地方。


移建时应对原结构进行详细测绘,记录建筑内部构架的各部尺寸、构造做法;对所有构件进行编号,在新址复建后,按照历史原貌进行重组和连接。周边的新建建筑,应遵循风貌协调、尺度相宜,色彩相近、材质相仿的原则。


3
重建:对历史和文化的延续

  

哪些历史遗存有必要重建?一是有纪念性意义的对象的重建;二是因建筑名称的延续而重建;三是因古树名木等活态遗产病缺或死亡,而进行的重建。


历史遗存的重建,首先应评估其文物价值,尤其是复建建筑的价值,并深入对原址现状及周边环境的了解,提供必要的重建设计依据,如历史照片、图纸、考古调查、文献等相关资料。





来源:重庆晨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