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费力了,有时候跟爸妈不需要沟通。

 寻find 2018-01-16


休了半个多月的假,结果在北海道感冒发烧,生生躺了一周,反而空出很多时间,整理新年的工作、心情,以及跟同伴们聊天,这次旅行的同伴很奇妙,由我妈妈和团队的小伙伴组成。



算算这是第四次带她出行了,我不是一个那么懂得跟父母相处的人,永远在学习的路上,这道题太难解,需要时间空间和阅历完成。想必大多数跟我同龄的读者,现阶段除了提及“事业”“爱情”以外,可能“父母”都正中雷区。90初一代人大体是不够幸运的,赶上了很多新政策的试运行,在大浪淘沙的社会里拼命自保,还得活得必须有自己,要特色,要跟别人不一样,照顾自己都犯难,还有父母等着唯一的你来照顾,未来也许你还要照顾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你伴侣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但其实最辛苦的不是身体,而是心理,跟父母情感和三观的斡旋。以前的我一直都盲目自信,觉得即便现在跟他们三观不同,但仍能保持沟通,最后发现,简直是蜉蝣撼树,太难。在他们五六十年的人生智慧里,铸就的三观强硬如坚果,又怎是我们这等半灌水的小僵尸晃悠悠能逼近得了的。那些我自以为是的沟通最后都变成了说服,而后伴着此起彼伏的声调,由争吵收尾,吵过了再后悔,恨浪费时间,如此循环往复。也是在这小半年,在理智和冲动的学习里,越发觉得,跟父母的关系不能靠沟通,而是各自待在自己心理舒适区的聊天,他们说什么应声附和,自己心里三观不改。


我会选择跟他们旅行,这是比较有效的调剂关系的方式,这次带妈妈和团队住进了北海道的Airbnb爱彼迎,很幸运的在札幌找到了性价比非常高的房子,一行八人都能塞下,日式榻榻米和房间的床铺任选,大家住在一起,烧水做饭,因为妈妈的存在,我们众星捧月,把她逗得成日乐呵,恍惚间像在录制某档旅行真人秀。


也是在这间日式住宅里,我发烧到39°,那晚我妈留在我房间照顾我,我性子倔,实则是害羞,非要坐起身,佯装自己没那么脆弱,我们天南海北地瞎侃。跟父母在一起的旅行,就默认增加了很多话题的选项,由工作顺不顺利、朋友找没找到、三姑六婆近来可好进化到城市人文,哪家的餐厅好吃,哪里拍照好看,借着头晕脑胀的劲,发现彼此不需要碰撞三观,也能聊得很舒服。

我们住的房子里,有一个很宽敞的餐厅,我给她泡茶煮咖啡,做了好多即食便当。感冒收尾后,又带她去札幌最好吃的蟹店,晚上再在薄野街抓娃娃,抱着我们的战利品排队吃拉面。去小樽那天,路面下雪打滑,我就让她挽着我,迎着雪一路走了好久。我问她,如果我们走散了,你手机又没电关机,你怎么找到我。她想了好久,最后撂下一句,你才不会把我丢了呢。


我当时挺感动的,这种“被需要”,一定程度上,是我能让她放下母亲的铠甲和身段,在我身上寻求到一点安全。



有时候你赚了钱,生活富余,也只能改善他们的生活,却改变不了他们的习惯。你的所见所闻,不是靠沟通就能让他们全部理解,在他们眼里,你聊工作就是在玩手机,超过早上十点就是在睡懒觉,举手投足就连轻微的一眨眼,仍然是那个熟悉的孩子。你可以在所有人面前宣告自己成了世故的大人,但只会在他们眼里显出原形。为什么要带妈妈出远门,一个是让她看看我看过的世界,让她看见我心心念念的美好,以及让她直观地看见我的能力,也许在她看来,我仍是个孩子,但那个我,举着玩具枪,在雪地里摔倒后,可以爬起来,扫去身上的雪,然后回头朝她挥手说,报告长官,这边安全啦!


看过的电影里,那句台词很伤人:“我们花一辈子时间,等父母跟我们道歉,而他们花一辈子时间,等我们说谢谢,而我们都得不到想要的。”你以为每次跟父母的争吵,你占了上风,他们永远都不懂你。他们以为你每次趾高气昂地放狠话,像在谈判桌上撂下铿锵的观点,不过只是别扭的小孩子脾气,你还是爱他们的。结果呢,互相找日子麻烦,最后不欢而散。


有时候,在他们前面,降低期望,或许心里才会太平,有时候,你愿意去听一个人的话,并不是一定认同他说的就是对的,而是相信他不会伤害你,毕竟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创造你以及唯一无条件爱你的人。别再用你的成人智慧考虑他们了,每次加倍努力,不光是为了让自己看见更大的世界,而是也要停下来,拽上身后的他们。


不要重复沟通了,选一个轻巧的方式,带他们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吧。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