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铃薯种植最实用技术

 谭球公 2018-01-16

老刀注:马铃薯喜欢微酸性和中性土壤。据资料和专家研究以及马铃薯种植大户总结多年经验,认为在PH值5-7.5的土壤种植马铃薯都能正常生长,最适合的PH值在5 -7;PH值在5以下,植株叶色变淡,早衰、减产。

1、马铃薯喜欢什么土壤?

轻质壤土和沙壤土最适合马铃薯生长。这两种土壤疏松透气,富有营养,水分充足,并给块茎生长提供了优越舒适的生长条件。这种土壤还为农艺措施的实施,如中耕,培土.浇水、施肥等提供了方便。

但是,也并不是没有这样的土壤就不能种植马铃薯。因为马铃薯的适应性比较强,同时还可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黏重的土壤,可以用高垄栽培的方法,垄大一些,注意排水,在中耕、培土、除草时要掌握住墒情,及时管理;沙性大的土壤易漏水漏肥,种植马铃薯时要增施农家肥并分期施肥,注意保墒,同时深种深培等。

马铃薯喜欢微酸性和中性土壤。据资料和专家研究以及马铃薯种植大户总结多年经验,认为在PH值5-7.5的土壤种植马铃薯都能正常生长,最适合的PH值在5 -7;PH值在5以下,植株叶色变淡,早衰、减产;旱作条件PH值7.8以上不适宜种植马铃薯,特别不耐碱的品种会因幼芽扎不了根而不能生长或死亡,如果有大型喷浇设备,生育期间不断浇水淋溶,PH值8.2的土地还可以利用,但必须采取耕作措施,如播前起垄、种上垄,或施用石膏,增施酸性肥料,早期根外喷肥(叶面施肥),中后期仍以根外施肥为主等办法,但这样的地块创高产难度很大。

注意,偏碱土壤种植马铃薯易发生放线菌造成的疮痂病,影响块茎质量。

2、马铃薯生产适宜的土壤环境

土壤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地,不同的植物对土壤有不同的要求。马铃薯除了根系和地下茎长在土壤里,它的收获物——块茎也是在土壤里形成和长大的,所以它同土壤的关系比禾谷类作物与土壤的关系更为密切。土壤不仅给马铃薯提供了生长空间,使植株有了落脚扎根之地,同时也为植株提供了肥料、水分等制造有机营养的原料和氧气,使植株健壮成长,并为块茎膨大提供松软、使生长不受限制的环境。轻质壤土和沙壤土最适合马铃薯生长。这两种土壤疏松通气、富有营养,水分充足,并给块茎生长提供了优越舒适的生长条件。这种土壤还为农艺措施的实施,如中耕、培土、浇水、施肥等提供了方便。

但是,也并不是没有这样的土壤就不能种植马铃薯。因为马铃薯的适应性比较强,同时还可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黏重的土壤,可以用高垄栽培的方法,垄大一些,注意排水,在中耕、培土、除草时要掌握住墒情,及时管理;沙性大的土壤易漏水漏肥,种植马铃薯时要增施农家肥并分期施化肥,注意保墒,同时深种深培等,也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收成。

3、粘土和砂土种植马铃薯注意事项?

马铃薯对土壤适应的范围较广,较适合马铃薯生长的粘土和砂土。

粘重的土壤种植马铃薯,最好高垄栽培,有利于排水、透气。由于此类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强,只要排水通畅,马铃薯产量往往很高。这类土壤的管理要点是及时中耕、除草和培土,以保持肥力。

砂质土壤保水、保肥力最差。种植适当深播,防止雨水和风把沙土冲走,很易露出块茎和匍匐茎,不利于马铃薯生长,反而增加管理上的困难。砂质土生长的马铃薯块茎整洁、表皮光滑、薯形正常、淀粉含量高、便于收获。

4、土壤墒情的种类?

汪水(水湿):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以上,特征:捏之成团,搓之成条,手指上有水湿痕,指缝中可挤出水。

黑墒(偏湿):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以上,特征:握之成块不易散,捏之成团成片,但不成细条,手指上有明显湿痕。

黄墒(干湿中等):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 - 75%,特征:散粒状,有潮湿感,握之成块,抛之成小块,并在手指上微见湿痕。

潮干土: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以下,特征:呈粉粒状,以手握之有凉感,无潮湿感,小块压之可碎,但不成团和片。干土:土壤含水量在萎蔫系数以下,特征:呈干土,以手握之无凉湿感,一般块状不易用手压碎。

5、化验土壤养分应在什么时期进行取土?

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施肥前采集,一般在秋后;果园在果品采摘后的第一次施肥前采集。

6、如何进行大田采样?

确定具有代表性的田块,田块面积要1亩以上;

土层采样深度旱田为0 - 20cm,水田为0-15厘米;

采用“X”法或“S”法,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均匀随机采取15 -20个采样点,充分混合后,四分法留取1公斤;

一袋土样填写两张标签,内外各一张。标签填写内容为:样品野外编号、采样深度、采样地点、采样时间、采样人等;

采样工具可用木铲、不锈钢土钻等。

7、改良盐碱土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一是水利措施:有明沟排水、灌溉冲洗、井灌井排、放淤改碱、种稻改良;

二是农艺措施:有沟垄种植、躲盐巧种、轮作绿肥、增施有机肥、粮肥轮作等;

三是化学措施:有施用石膏、硫磺、腐殖酸肥料等改良碱土和碱化土。

8、团粒结构的作用?

(1)土壤团粒结构概念

土壤团粒结构是由若干土壤单粒粘结在一起形成为团聚体的一种土壤结构。因为单粒间形成小孔隙、团聚体间形成大孔隙,所以与单粒结构相比较,其总孔隙度较大。小孔隙能保持水分,大孔隙则保持通气,团粒结构土壤能保证植物根的良好生长,适于作物栽培。

(2)土壤团粒结构的作用

增强土壤的保蓄性;调节土壤的保肥与供肥矛盾;调节土壤的保水与供水矛盾;改善土壤的多种物理性状,如热性质、结构性、耕性。

9、粘土的生产特性?

因粘土中砂粒含量少,粘粒含量多,呈现以下特性:粘土的保蓄性好,通透性差;粘土中施肥后肥效稳定,不易脱肥;粘土的温度状况稳定,属于冷性土,土壤温差小;粘土中发老苗,不发小苗。

10、砂土的生产特性?

砂土的保蓄性差,通透性好;砂土中施肥后肥效不稳定,易脱肥;砂土的温度不稳定,属于热性土,土壤温差大;砂土中发小苗,不发老苗;砂土塑性差,耕性好。

11、马铃薯生长都需要哪些营养?

马铃薯生长对营养(无机盐)的要求,就是对肥料的要求。肥料是植物的粮食,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马铃薯是高产作物,需肥量比较大。如果肥料不足,就如同小孩因为营养不良而导致面黄肌瘦、个头矮小、体力不足一样,马铃薯缺肥也会造成植株弱小、结薯个小数少、产量低下的不良后果。

马铃薯所需肥料中的营养元素种类与其他作物大体一样,主要是氮、磷、钾,通常叫做“三大要素”。另外,还有中量元素钙、镁、硫;微量元素铜、铁、锰、锌、硼、钼、氯等;还要从空气中、水中吸收碳、氢、氧等元素;总共需16种营养元素。马铃薯所吸收的“三大要素”之间的比例,却与其他农作物的大不一样。马铃薯吸收的钾最多,氮次之,吸收量最少的是磷。据资料介绍,每生产1000kg马铃薯块茎,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纯钾(K20) 1lkg.纯氮素(N) 5kg、纯磷(P205)2kg。

12、氮肥的作用?

马铃薯吸收氮素,主要用于植株茎秆的生长和叶片的扩大。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的关键部位。所以,有适量的氮素,就能使马铃薯植株枝叶繁茂、叶面积系数增加、叶片墨绿,为有机营养的制造和积累创造有利的条件。早期有充足的氮素,还能促进根系发育,不仅增加抗旱能力,还增快营养吸收,从而加速茎叶生长。适量的氮素还能增加块茎中的蛋白质含量,提高块茎的产量。因此,氮素是马铃薯植株健壮生长和获得较高产量不可缺少的肥料之一。

缺氮症状:如果氮肥不足,就会使马铃薯植株长得矮,长势弱,叶片小,叶色淡绿发灰,分枝少,开花早,下部叶片提早枯萎和凋落,降低产量。

氮过量症状:如果氮肥过量,则又会引起植株疯长,叶片相互遮掩,光合效率受到严重影响,降低块茎产量和干物质含量。同时,营养分配被打乱,大量营养被茎叶生长所消耗,匍匐茎“窜箭”,降低块茎形成数量,延迟结薯时间,造成块茎晚熟和个小,使块茎的干物质含量降低,淀粉含量减少等。氮肥过多的地块所生产的块茎,不好贮藏,易染病腐烂。另外,氮肥过多还会导致枝叶太嫩,容易感染晚疫病,造成更大的产量损失。同时,一旦出现氮肥施用过多的问题,一般很难采取措施来补救,不像氮肥用量不足的问题可以用追肥的方法来补救。氮肥过量还会污染环境、污染地下水。因此,在施用基肥时一定要注意氮肥不能过量。

施用方法:资料介绍,每生产1000kg鲜块茎,需吸收纯氮素(N) 5kg。据专家测定,马铃薯不同阶段吸收氮肥占总需氮肥比例为:幼苗期18%,发棵期35%,块茎膨大期35%,干物质积累期12%。近年来我国马铃薯种植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同时,需肥量也在增加。

具体全生育期需补充纯氮数量(不包括土壤、农家肥提供的氮),较肥沃的壤土地,每亩要达到10 - 12kg,而较贫瘠的沙土地,每亩为16—18kg(参考量)。

13、氮肥过多时的症状和危害?

供氮过多时,叶绿素大量形成,叶色浓绿。构成细胞壁的纤维素、果胶等物质减少,细胞壁发育不良,变薄,易于倒伏和发生病虫危害,同时营养生长期延长,出现贪青晚熟。

14、铵态氮肥的性质及其施用注意事项?

铵态氮肥均为水溶性速效肥料。铵态氮肥中的氨分子或铵离子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易被氧化成硝态氮,氧化后易被水淋失。为减弱硝化作用,可以配硝化抑制剂施用。铵态氮肥中的铵离子能被土壤胶体吸附,吸附后肥效稳定。铵态氮肥在碱性环境下易挥发,应尽可能避免与碱性肥料混用。

15、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1)铵态氮肥深施;(2)制成长效氮肥施用;(3)氮肥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

16、磷肥的作用?

马铃薯的整个生育过程在不停地吸收磷元素。磷参与马铃薯的整个生命活动,前期存在于根尖、茎尖生长点和幼叶中,所以前期主要用于根系的生长和发育,以及匍匐茎的形成,花芽的分化。由于磷能调节细胞结构的充水度,增加原生质黏度和弹性,从而增加细胞抵抗脱水的能力,所以就提高了抗旱能力;由于磷能提高马铃薯体内可溶性糖和磷脂,降低了冰点和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所以能提高抗寒能力。后期随着生长中心转移至地下块茎,磷向块茎的转移也大量增加,用于干物质积累,促进早熟,增进品质,增强耐热性。总之,哪里生长活跃,哪里就有磷素。因为磷既是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重要组成成分,还是光合、呼吸和物质运转等重要代谢过程的参与者,对马铃薯正常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磷素还能促进对氮的吸收,提高氮的运转率。

 缺磷症状:如果缺磷马铃薯植株生长缓慢,茎秆矮,叶片小,老叶脉带紫红色,严重时叶片呈紫红色,叶片边有半月形坏死斑,下部叶片脱落,块茎内部出现褐色锈斑,煮熟时锈斑发脆,影响食用。若磷素过多,会影响马铃薯对锌、铁、钙等元素的吸收。

施用方法:据资料介绍,每生产1000kg鲜薯块,需吸收纯磷素( P205)2kg,但马铃薯在不同生长阶段,对磷的吸收占总需磷元素的比例不同,幼苗期为14%,发棵期为30%,块茎膨大期为35%,干物质积累期为21%。

磷元素极易被土壤固定成无效磷,利用率极低,只有15% -20%,北方土壤中又缺磷,施用磷肥时要全面考虑,合理安排施用数量,才能保证磷素的供给。按当前马铃薯高产水平,单位面积补充的纯磷(P205)数量(不包括土壤、农家肥提供的磷素),较肥沃的壤土地每亩应达到10 - 11kg;较贫瘠的沙土地每亩则应达到14kg左右(参考量)。

17、钾肥的作用?

马铃薯吸收钾素主要用于茎秆和块茎的生长发育。钾素在马铃薯植株体内特别活跃,对各种酶起活化作用,是激活酶的活化剂。钾能促进呼吸进程、促进核酸及蛋白质的形成。对有机营养的合成和运输都起重要作用。所以,充足的钾肥,可以使马铃薯植株生长健壮,茎秆粗壮坚韧,增强抗倒伏、抗寒和抗病能力,并使薯块变大,蛋白质、淀粉、粗纤维等含量增加,减少空心,从而使产量和质量都得到提高。钾肥在马铃薯体内具有延缓叶片衰老,增加光合作用时间和有机物制造的强度等显著作用。

缺钾症状: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如果缺钾素,早期叶色不正常,叶片暗绿色、蓝绿色,叶片小,聚集到一起,卷曲,较老叶片先变成青铜色,然后从边  开始引起坏死。节间变短,植株矮小,主茎细弱弯曲。生长点受影响,有时会发生顶枯。根系发育受阻,匍匐茎变短,块茎和产量下降。有坏死叶片的植株的块茎脐端也会发展成坏死、褐色的凹陷斑。块茎切开易褐变,煮熟后薯肉呈灰黑色。

施用方法:资料显示,马铃薯整个生长过程吸收“三大要素”中钾素为首,每生产1000kg鲜块茎需纯钾素(K20)11kg。其不同生长阶段吸收比例为:幼苗期占14%,发棵期占2g%,块茎膨大期占4 3%,干物质积累期占14%。

因为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吸收钾素最多,加上产量不断提高,所以从土壤中带走的钾素也最多,即使在土壤含钾量较高的地区种植马铃薯,也需要补充一定数量的钾素,才能满足马铃薯生长需要。按近年马铃薯产量水平,单位面积补充纯钾素数量(不包括土壤、农家肥提供的钾素),每亩要达到19kg左右;而贫瘠的沙土地每亩则要达到22 - 26kg(参考量)。

文章来源:昌邑市益兴马铃薯产销合作社,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