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全十二经络穴位养生(值得收藏)

 朱1971 2018-01-16



膀胱经起于内眼角的睛明穴,止于足小趾尖的至阴穴,交于足少阳肾经,循行经过头、颈、背部、褪足部,左右对称,每侧67个穴位,是十四经中穴位最多的一条,共有一条主线、三条分支。

膀胱经是掌握尿液和汗液这两条通道的,所以膀胱经一定不能被堵住;另外,膀胱经是直接连接脏腑的,能够把脏腑的毒通过膀光经后背的俞穴及时排出来,所以膀胱经还是排毒最简单、有效的一个通道。


我们可以采用从上到下的按摩法来疏通这段经络。按摩时穴位有痛感效果好。通常是越接近足部时痛感越小,所以要反复按摩这条经络。当用指甲轻掐小脚趾外侧的至阴穴痛如针刺时,膀胱经就算是打通了。经常按摩,让这条经常保持通畅。

胆经是由头部绕往身体侧面,并达到脚尖的一条非常长的经脉。胆经发生异常时,会出现眼睛带青、缺少活力、手腕、脚踝莫名的疼痛等症状。

人体内的寒气尤以胆囊内的寒气为重,而大腿外侧的经络,就是胆经所经过的路线。寒气常常堆积在这里,敲胆经,是要把寒气敲散,把血气敲足,那么自然而然,你的腿就变瘦了。

足阳明胃经是保护了我们整个前面。从眼睛瞳孔直下,绕过上唇往下走。向下走锁骨的正中线,它会轧着乳头走。向下走的是大腿的正中线,往下走小腿的外侧一横指宽。然后走脚踝的正中线到二脚趾和三脚趾之间。

什么是阳明脉衰于上?

胃经叫足阳明胃经。

女性到了35岁,

阳明经的气血就开始不足了。

如何识别阳明脉是否衰竭?

35岁时女性开始

表现脸上有皱纹,色衰。

如何疏通胃经?

胃经是我们的减肥经、保健经、安眠经,是女性朋友的丰胸经、祛斑经。每天敲打一下胃经,保持气血对面部的供应。有一个观点说:每个季节的最后一个节气都是脾胃之气最强的时候。所以,我们应该抓紧这段时间,好好调节胃经。

敲小腿    

老话讲:“常拍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称足三里为养生长寿第一穴是不为过的。第二个穴位在足三里向下四个横指的,叫上巨虚,它是大肠的合穴,主管大肠的问题。上巨虚向下四个横指是第三个穴位叫下巨虚,它是小肠的合穴,主管小肠的问题。这三个穴位凑到一起,就是再专业不过的肠胃专家组了,各种肠胃的毛病都可以去“挂”它们的号。 喷涂金源秀美姜根舒源液于小腿开启腠理,再涂抹舒缓膏,轻按至吸收后,就可以随时敲打小腿,这样不可以排湿寒,还可调理胃经,达到改善气血不足,痰湿体质的目的。

脾主运化:帮助胃肠吸收,帮助把吸收到的食物给消化掉,然后把脏东西排出去,糟粕的东西排到大肠去,把营养精微的物质吸收进来输送到血液,所以脾主运化有这层含义,运化到全身各处。

脾主统血:脾的运化功能差,血液就循环不到末梢去。血循环到头不畅;经常脚寒,血循环到足不畅;经常手麻,手麻是什么原因,就是血循环到四肢不畅

隐白隐白穴通常用艾灸的方法,可以治疗鼻出血。

大都脾虚大便无力,心中有火不欲食,以及缺钙引起的腰痛、腿抽筋。

太白相当于山药薏米粥。健脾要穴。各种脾虚、腹泻便秘、血糖高低。

公孙八脉交会穴,妇科诸症的要穴(痛经、不孕、崩漏)。

血海出血、淤血、贫血。艾灸止痒。缓解脾胃不调。

三阴交生殖病。

地机糖尿病。

阴陵泉祛湿毒。

商丘消炎。


肝经起于大脚趾的大敦穴,也就是胆经结束的穴位,然后沿脚背向上,然后由小腿内侧一直进入人体会阴部,环生殖器一周,进入小腹,然后从胃旁向上,通过鼻咽,到达头顶百会穴,直接与督脉相交。

肝属木,可称之为人体的将军。将军率领着抵御外敌的军队,肩负排除体内、体外不断拢击的毒素的任务,是一个专司解毒的脏器。

肝主藏血,指的是肝还有疏泄功能,人的生发之机全都仰赖肝的这个功能。如果一个人经常生气或心情郁闷,就会破坏肝的疏泄、生发功能,导致气郁,气郁则血流不畅,必然出现浑身无力、四肢冰冷的症状。长期下去就会影响到其他的脏腑。

刮肝经排毒、瘦腿

先只刮内侧,大腿根部到膝盖段,等过段时间皮下疼痛转移到膝盖内侧了,就主攻膝盖到小腿内侧,坚持四周,会有明显的效果,精神也会变好,肝也得到了疏通,中医的“清肝明目,泻肝火,疏肝利胆”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辅助治疗。大腿内侧的肝经疏导畅通后,不仅会瘦大腿,还会大大改善肝脏对血液的排毒功能,脸上的痘痘和口臭问题都同时迎刃而解了!

大肠经一侧20穴(左右两侧共4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桡侧,5穴在颈、面部。首穴商阳,末穴迎香。

大肠经的作用

中医认为,大肠为“传导之官”,主要功能是传化糟粕,每天通过大便排出体内50%以上的毒素。大肠经主治胃、肠等腹部疾病,神经精神方面病症,某些热性病,眼、耳、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病症。

肠道通畅是长寿的根基

汉代医学家王充提出:“欲得长生、肠中自清”。肠道通畅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也是长寿的根基。


1、合谷穴:止痛、防治感冒

2、曲池穴:清热、泻火、排毒

3、迎香穴:鼻塞、流鼻涕、过敏性鼻炎

《黄帝内经》中记载:“三焦经主一身之气。”百病从气生,三焦经的症状多与情志有关,肝胆郁结的“火气”也常常会由三焦经泄出。

上焦不通:就会造成经络淤堵,气血凝滞,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风湿骨病、颈椎病等

中焦不通:就会造成腰肌劳损、腰部酸痛、椎间盘突出、女性产后风、老寒腰及老胃肠、便秘等症状

下焦不通:肝肾功能受阻,就会造成男性肾虚、前列腺疾病,女性气虚血亏引起更年期综合症以及妇科炎症。


关冲穴:可治心里堵得慌、晕车、咽喉痛、急性咽喉炎。

液门穴:可治眼干、嘴干、咽喉痛、嗓子干、身体发热、疲劳。

中渚穴:可治眼疾、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痛、耳痛、中耳炎、上火引起的突发性耳聋、耳鸣等耳鼻喉症状,肩膀痛、腰后面脊椎痛、膝盖痛、肩周炎、头痛、耳痛、牙痛、胃疼等痛症,手指蜷曲不能伸开。

阳池穴:能激发身体的阳气。

外关穴:缓解坐骨神经痛、腰痛、肋骨痛、肩膀痛、头痛、落枕。

支沟穴:治便秘、肋间神经痛。

天井穴:治淋巴结核。

消泺穴:祛湿化痰。

天牖穴:治耳聋、耳鸣、肩颈痛、落枕

肾经的作用

黄帝内经上讲,肾主藏精,主水液,开窍于耳、司二阴,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在志为恐。

肾主水,它可以保证人体内水液运行通畅,调节体内水液代谢平衡,肾主水的功能就是靠肾阳对水液的气化来实现的,肾的开阖就是对人体水液的平衡,“开”就是输出和排除,“阖”就是关闭。所以,肾功能失调,小便的生成和排泄就会发生障碍,出现水肿,尿少或是尿多,尿频等等。

肾经第一神药:涌泉穴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涌泉穴是一个井穴,即源头。把气血引到脚上,实际就是引到涌泉穴去,这叫引血归源。引血归源有什么好处呢?它使人不容易衰老,这是最大的好处。

金鸡独立:主要目标就是要把气血引到涌泉穴去。

然谷穴:治糖尿病、烦躁口干、咽喉肿痛、遗尿。

大钟穴:排毒和御寒。

小肠在人体中相当于君主的受盛之官,专门接收由胃消化后的食物,进一步提取其中的养分,通过脾的吸收和运化作用,上输于心肺,布散全身。而将剩下的糟粕再转移到大肠,排出体外。这就是《黄帝内经》中所说的“分别清浊”。

《黄帝内经》中认为,“心经之火,移于小肠”,小肠与心有经脉互相络属,心的火较旺,常常会影响小肠的分清泌浊功能,进而影响全身水液的变化。这时会出现小便涩痛、混浊,或尿血,同时有心胸烦闷、口舌生疮、失眠等症状。

1、少泽穴:清火通乳

2.养老穴:老年人的保健药

3.曲垣穴:肩痛要穴

4.小海穴:肘痛要穴

5.肩贞穴:肩痛要穴

6.后溪穴:辅助治疗腰痛、腰间盘突出,还对落枕、肩膀痛

7.天宗穴:保护颈椎

8.听宫穴:耳鸣,并伴有头痛、目眩头昏。

肺经作用

手太阴肺经主要作用是维持肺的功能。因此调理好肺经,对改善呼吸,滋养皮肤有很大的帮助。

肺经主治疾病

主咳喘、心烦、掌中热、心里烦躁、咳喘。主治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五官病:急慢性扁桃体炎、鼻炎、流鼻血。

1、肺经堵塞点一:孔最穴

2、肺经堵塞点二:鱼际穴

心包经作用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心是人的君主。将心脏比作君主,心包就好比宫城。心包络是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是心脏的外围,具有保护心脏的功能。如邪气犯心,先侵犯心包络,因此,心包有“代心受邪的功用。这个主管心脏外围如心包、心血管等的经络,还能反映心脏的早期变化,中医有“救命的心包经”之说。

《灵枢》上说心包经主治“手心发热,心跳不安,胸闷心烦,喜笑不休,臂肘曲伸不利”。现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与心脏、心血管有关的疾患。

内关穴:治疗心、胸、肺、胃等疾患的要穴。

曲泽穴:滋养肝。

大陵穴:健脾要穴。

郄门穴:防治心绞痛疗效神奇。

劳宫穴:治疗神志病。

天池穴:治疗胸胁痛、心肺病为主。

心经的作用

中医的心不同于现代医学认为的心。现代医学的心指的是心脏,位于左侧胸腔内,供应全身血液,是循环系统重要的器官。而中医的心不仅包括肉心,还与“神”相关。中医的心有两方面功能,一是心主血脉,二是心主神。心与神有关,所以我们经常会说“心神不宁”、“心神不定”,神是中医很重要的概念,《内经》有“治病必本于神”之说。



心经异常变动表现为下列病症:咽喉干燥,心口痛,口渴要喝水;还可发为前臂部的气血阻逆,见厥冷、麻木、髎痛等症。本经腧穴主治“心”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眼睛昏黄,胸胁疼痛,上臂内侧后边痛或厥冷,手掌心热。



极泉穴:心痛、咽干烦渴、胁肋疼痛、肩臂疼痛等。

青灵穴:头痛,振寒胁痛,肩臂不举,不能带衣。

少海穴:心痛、肘臂挛痛、瘰疬、头项强痛、胸胁痛。

灵道穴:心痛,干呕,悲恐,相引瘛瘲,肘挛,暴喑不能言。

通里穴:心悸,怔仲,暴喑,舌强不语,腕臂痛。

阴郄穴:惊悸、心区痛、精神衰弱、盗汗。

神门穴: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癫狂痫、胸胁痛等。

少府穴:掌中热、手小指拘挛,心悸、胸痛,善笑、悲恐善惊、癔病,阴痒、阴痛、阴挺、遗尿、小便不利,皮肤瘙痒等。

少冲穴:热病烦满,上气嗌干渴,目黄,臑臂内后廉痛,胸心痛,痰气,悲惊寒热,肘痛不伸。

(点击文字了解更多)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阳胆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舒缓膏

【推荐理由】安全有效,无激素,无化学成分,清香不油腻,携带方便。

【研发人】虞瑞尧教授

【净含量】60克

【零售价】68元/支

【保质期】2年

【药监局备案号】京G妆网备字2016000419

【成分】水、甘油、丙二醇、红花提取物、姜根提取物、卡波姆、三七根粉、当归根提取物、乳香、没药提取物、蜂胶提取物、咪唑烷基脲。

【作用】配合金源秀美通经术涂抹可缓解骨关节、肌肉疼痛。适用于颈椎疼痛、腰椎疼痛、肩周疼痛、网球肘炎、膝关节肿痛、半月板损伤、滑膜炎、腱鞘炎、踝关节扭伤、肌肉拉伤、运动损伤、静脉曲张、寒性胃痛、宫寒导致的痛经等。(八一体工大队运动员使用产品。)

【使用方法】

1、涂抹舒缓膏之前,确保皮肤表面没有水或汗液、孕妇及8岁以下儿童禁用,高度过敏体质慎用。

2、找到疼痛点,在疼痛不适处均匀涂抹舒缓膏,轻揉按摩至吸收。本品经皮涂擦,在姜根渗透的作用下,红花、当归、乳香、没药、蜂胶等中药成分共同作用于不适疼痛处,因个体差异,体感有所不同。

姜根舒源液

【推荐理由】透皮性好,祛风散寒,清爽温热,可起到按摩前开穴目的。

【研发人】虞瑞尧教授

【净含量】100ml

【零售价】168元/支

【保质期】2年

【成分】水、库拉索芦荟提取物、甘油、丙二醇、1,2丁二醇、三七根粉、当归根提取物、姜根提取物、透明质酸钠、EDTA二钠、苯氧乙醇、辛甘醇。

【作用】配合舒缓膏可缓解骨关节、肌肉疼痛。适用于外伤导致的疼痛、风湿寒导致的疼痛、肌肉劳损导致的疼痛,淤堵压迫导致的疼痛。

【使用方法】

找到疼痛点,喷适量本品在手心后,涂抹在需要疏通的部位,轻揉按摩至吸收。本品经皮涂擦,配合舒缓膏使用,运用金源秀美通经术按摩手法可达到安全有效祛痛的目的。

紧致舒缓霜

【净含量】100克

【零售价】98元/支

【保质期】2年

【成分】水,甘油,丙二醇,鲸蜡硬脂醇,丁二醇,马齿苋提取物,红花提取物,姜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牛油果树果脂油,生育酚乙酸酯,透明质酸钠,苯氧乙醇,氯苯甘醚。

【作用】本品有很好的透皮吸收效果,有效成分透皮吸收后,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水平。各成分协同,有增强脂肪代谢酶的作用,达到减脂、紧致肌肤的目的。本品无激素、无副作用,不反弹。

【使用方法】取适量本品均匀涂抹于面部、腹部、手臂、腿部、臀部,用适当手法按摩至吸收,每日可多次使用,半个小时后涂抹舒缓膏效果更佳。


金源秀美足部舒缓膏

【推荐理由】手足干裂当次见效。

【研发人】虞瑞尧教授

【净含量】20克

【零售价】27元/支

【保质期】2年

【药监局备案号】京G妆网备字2017000044

【成分】水、甘油、丙二醇、牛油果树果脂油、聚二甲基硅氧烷、尿囊素、生育酚(维生素E)、DMDM乙内酰脲、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甲基异噻唑啉酮。

【作用】有效解决手足干裂问题,使皮肤细腻润泽,当日见效。

【使用方法】取适量本品均匀涂抹于干燥或干裂的皮肤上,轻按至吸收,每日可多次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