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沙河:郾城漯河的千古故事

 a岳阳 2018-01-16




沙河过了莲花镇,沙河就进入郾城、漯河市区地界。在这里,沙河几千年的文明遗留都在历史的翻页中闪光。


你我不知道的郾字,竟是帝王待遇

漯河的名人之一,是许慎,《说文解字》的作者。《说文解字》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新华字典》,是中国第一部成系统的字典,东汉文学家许慎大概编著与公元100-120年之间,也就是一千九百多年前。现在我们研究和学习古代汉语尤其是很多字的来源来历,《说文解字》是个重要的枢纽工具,能更好的还原上古夏商周秦等时候的文字原意、初衷、演变过程。




郾字是帝王待遇的千古一字

郾,匽 阝。

阝,在古字中多组合其他字,表达国名、人名、地名、姓氏等。如邓、郑、郾、邱、陈、邯、郸等。

                      

匽,一个框框,圈着日、女。男人代表太阳、阳气、日;奴仆、随从、女眷为女;匽可以理解为一个城或宅内,男人为权,领着女眷生活。妟字上面的日,指太阳,是帝王、男性的象征,下面的女是温柔恭顺的女子。一个太阳一样伟大、帝王一样威武的男性,领着恭顺的女妃,过着悠游自在的生活,酒香飘飘,阵阵笙歌。汉字中,直接由妟构成的汉字有两个———宴和匽,它们表示的意义由妟决定,都是美好、平安的。


用一个网友材料中描写的:男性社会文化中,妟是帝王一样的生活,匽是不在位的帝王,偃、郾则是帝王级待遇的人物或封地。

 

喷空了这么多,就是要引出郾城的来历。


 尧舜禹时代有个大法官,叫皋陶,据说公正无私。曾被舜定为过接班人,但最终是禹。传说禹为了补偿和尊重这个大咖,封国在郾。就像前面说的,匽是无冕之王的意思,没有王的名分却有王的待遇、礼遇。 还据说皋陶的媳妇怀孕的时候饿昏了,靠一棵李树的李子救了命,后代多姓李,是李姓的发源先祖。这个有争议,有一说是来自老子李耳。今漯河市召陵区(古属郾)的西皋村,传说就是皋陶儿子封国所在。明嘉靖《郾城县志》称:“县东有遗址”,小小的郾国大概留下这些痕迹。


郾几乎是专用词。在其他地方目前没找到被使用的。(可喷空下,小编见识有限)。郾古代通奄,曾经商朝国王南庚曾短暂迁都到郾城(奄),后来又水患迁都到安阳。古代的郾城 短暂作为商王朝都城,留下很多痕迹故事。比如小商桥(传说商王路过)、商水县(郾城东隔壁,今属周口市)、溵水(古代沙河在郾城区域的称呼)等。


前几篇喷空沙河北舞渡、莲花镇时候,有网友发来了对沙河、汝河变迁的理解,还有图片。我们分享出来参考。殷水(讔水)。元朝之前,沙河是汝河的支流,隐水是沙河漯河段的称呼,还连接了汝河和颍河。

历史资料里记载:

商周时期,漯河小镇就逐渐形成,因临近隐水(今沙河)故称隐阳城,属召陵县管辖。南北朝时期,隐阳城改称奇雒城。隋炀帝大业年间,奇雒城改名殷城,因它紧傍隐水,隐水又名殷水,城随水名。



郾城是漯河的上级,后来漯河逆袭

秦朝设置了郾县、召(shao)陵县,以前<喷空>历史文章,我们喷空过丘陵、丘与陵,陵就是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古人逐水而居,相比当年的郾国、短暂的商朝王都,都没在召陵,而在近水的郾。


漯河原来是沙河在郾城行成的湾,因为水运来往成为了码头 — 螺湾镇,螺河湾。螺湾到漯河的转变,我们<喷空>以前喷过,历史文章可点击:

  

               ☞ ☞       从河南漯河到山东漯河     



郾国是燕国的前身?

郾城所在的古代郾国,据说是后来春秋战国时候北方燕国(北京、辽宁、河北部分)的前身。

 

郾国的图腾是凤凰,凤凰的原型是燕子。燕国在古代也叫郾。

商的遗民、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受到胜利的周王的宽宥优待,也被安置到郾地附近。不甘亡国的武庚,勾结周朝三个王叔叛乱,被周公铲平。平乱后,周朝二次分封,把原来发生问题的重要封国分别迁移,召公的郾,被迁封到今汾水流域的太原附近(今召陵也有一条汾河,疑为山西汾河的前世),不久,又改封到幽州,由召公的大儿子负责管理,这就是后来的燕国。到了战国时期,燕国国富民强、国力昌盛,跻身战国七雄之列,国都发展成后来的燕京现在的北京。      源于郾国的燕国,秦汉之前都写作郾、或者偃、匽、妟,如出土于北京郾王喜铜剑、郾王喜铜矛,就说明郾国可能是燕国的前身。

春秋战国时候的燕国以北京为中心


燕国的说法都是后来汉朝以后的历史。秦始皇灭掉最后一个诸侯国郾(燕)国、统一全国之后,开始了包括地名在内的大一统。河南的郾,是郾地本源,又是秦始皇的赢姓的根源,为避秦讳,显示秦家嬴姓的尊贵,便改河北的郾为燕,保留河南郾城的郾,自此,郾字郾地为郾城专用!


资料有限,郾国---燕国的渊源仅供咱们闲聊喷空。不过现在出土的燕国文物,也多称呼自己为郾、匽,的确没有“燕”。



郾城最让人记住的 是 郾城大战


郾城大战的故事进入了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中学历史课本。现在有没有小编不清楚了。

岳飞北伐,在郾城歼灭了金兀术的主力和王牌军“拐子马”,披着铠甲的五马一连环,堪称当时的小坦克。岳飞专门打造了钩镰枪,上刺人头、下勾马腿。马腿关节处要活动,是铠甲保护不到的。一马倒下,拖累其他人马,古代的联马坦克也成就了岳飞的传奇。

郾城大战与朱仙镇大捷

发掘文物中的类似战马

铁链串联的古代骑兵坦克


郾城大战是没有争议的,有争议的是郾城大战中是不是岳飞首先破的金兀术的拐子马。有一种说法是岳飞只是在郾城打败了金兀术,而实际的拐子马故事是同时期的大将刘琦在其他地方的大捷,后来被说书人搬用到岳飞版块。喷空,就是一种分享态度,很多时候细究不了历史真实,很多时候历史无真相,全靠后人解读。


郾城挂刀营:岳飞军纪的见证

原来郾城南郊有个挂刀营村,现在已经算是市区,长江路漯河市体院馆附近。现在村子已经城改拆迁成了地产项目,据说以前叫吕村,是为纪念岳飞和金兵的郾城之战而改的挂刀营。 《郾城县记》中说,当年岳飞抗金兵于郾城,军营驻扎于此,为严明军纪,不骚扰地方百姓,就在村西一棵大杨树上挂佩刀一把,提出“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违令者此刀斩之。严明的军纪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后勤供给工作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小编想起了共产党的《三大注意八项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