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次,我们彼此工作都遇到阻力,心有灵犀的约到一起,我们弄了点白粥,外加两个素包子,一言不发的吃,不知道过了多久,也不知道是谁先开始流泪的,没有谁劝谁,各流各的泪,总之是哭了一场。到了上班的时间,她把包一拎,回头对我笑了笑,说了一句:好了,那一刻我也好了。 在生活中,彼此都会有些事,我们从来都不想麻烦对方,但真的需要时,一个电话,即会全力,连托付这个词都用不上,更不会有相欠的压力。我们就这样,虽然仅十多年,不是很长的时间,可是每当生活与工作中出现重要的转折,我们都会站在对方的身后,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成为彼此踏实的依靠。 于是我开始思索我们的友情,为什么能一直如此的亲密,为什么有些看似比和她热络的多的交往,到后来,淡了下来,越来越陌生,是不是恰好的距离,才是所有情感的保鲜剂?我们没有刻意保持远与近,只是很自然的让这种友情存在于我们之间,所有的不刻意与随意,是因为这份友情从始至终的无所求、不功利。 有一个心理学术名词,叫“刺猬法则”,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运用到实践中,就是“亲密有间”的关系。我不太喜欢这个学术名词,冷冰冰的,没有一点温度,我始终认为西方的人文素养,实在没有办法与我们老祖宗相比,即使同样一个概念,我更喜欢“君子之交淡如水”,比起“刺猬法则”,让人联想到更多更深层的喻意。 每个人都会在不同时期经历不同的感情,爱的时候是真爱了,好的时候是真好了,不管远和近,我永远相信相爱时的痴情,友好时的真诚,不管后面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初心与当下一定是美好的。 时值中秋佳节,我去黄陂的映象桃园,在山上看月亮,明月初起时,各种各样海量群发祝福短信,几乎占满了内存,这时好友的短信跃然而出:“刚出来的月亮,热的,送给你!”配图加说明,我正准备拍一轮山上的明月回敬,耳边很应景的响起了一首歌:天上有个月亮,水中有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水中的月亮,两个月亮,正是一个“朋”字,我被自己的这一发现,打动了。
|
|